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408期 >> 第03版:人物
初心不改 笃志前行
——记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
作者:张晓航

卞建华参加学术研讨会


  □本报记者张晓航
个人简历
  卞建华,1969年生于临邑县,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席。兼任联合国语言人才培训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教研科研课题11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及教参12部,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
  4月的第一天,记者抵达青岛,此行目的地是位于黄海之滨、浮山之麓的青岛大学。刚步入校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学习气氛,往来学子行色匆匆、充满活力。
  在“博文楼”的一间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本期“德行天下”采访嘉宾——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卞建华女士,眼前的她气质儒雅,干练而又亲切。
  翻看卞建华的履历,是一场不断拾阶而上的励志之旅——从专科到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足迹遍布4个城市,围绕英语这一中心,她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如今的卞建华,是联合国语言人才培训体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山东省国外语言学学常务理事、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在学界颇有影响。
  利用这个明媚的下午,卞建华向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
拾阶而上求学路
“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努力的态度最为重要,辅以兴趣和一点点天分。 ”被问及取得现有成绩的原因,卞建华如是总结。
  1969年11月,卞建华出生在临邑县,小学、中学分别在前进小学(今临邑县实验小学)和临邑一中就读。“我有一颗文科脑子。 ”卞建华对记者说,上中学时她语文、英语、历史等科目的成绩一直是拔尖的,数理化成绩则黯淡了许多。
  “谈不上有多大天分,但我的确从小对语言和音乐有种特殊的敏感,幼时开始会说话比别的孩子早一些。 ”卞建华说,“家人告诉我,在我10个月大时就能听着收音机上播放的《东方红》跟着哼唱几句。 ”等后来上了学,她的语言、文艺特长被充分发掘,在运动会上的讲解台边、校园歌手比赛的舞台上和普通话及演讲比赛赛场里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在求学之路上,卞建华说她要感谢很多人,母亲,3位哥哥及嫂子,还有邱秀玲、张兰芳、孟广训、初晓、戚高升等几位恩师。“父亲是一名革命干部,因文革期间受尽摧残而英年早逝,他去世那年,我还不到4岁。之后是母亲把我们兄弟姊妹4人拉扯大,她对我们学习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对我们精神、品格的成长更是关注,一直教育我们要自立自强、诚实宽厚。 ”卞建华说,“几位哥哥都年长我好几岁,和嫂子们一起非常照顾我。我读小学时,大哥、大嫂、二哥就已考上大学了,他们经常给我写信、邮寄资料,给我讲学校里的事,让我对大学生活产生了无限向往。几位恩师则是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教导与鼓励。 ”
  1986年,卞建华考入德州师专(今德州学院),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外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一进大学校门我就找到了感觉。”卞建华笑道,“这个专业不用学数理化,我的文科特长被放大,成绩一下升级到拔尖行列了,自信也得到提升。 ”
  与此同时,一个更高的目标在卞建华脑中浮现——升本。经过辛勤筹备,大三那年,她以全省第九名的成绩考入曲阜师范大学外文系。到了曲师大后卞建华发现,升本生要插班上课,她的第二外语法语的学习进度已落后其他学生将近半年。于是,在翠华园,在孔子广场,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经常能看到卞建华苦读外语原版图书的身影,她还主动到“三孔”景区担任志愿者,为外国游客讲解。令同学们惊讶的是,到第一学年期末考试时,她居然考了前几名。
  1990年7月从曲师大毕业后,卞建华回到德州师专外语系,不过这次是以教师的身份,刚毕业的她就被任命教授大二年级主干课英语精读,这也足见其成绩之优异。
  从业几年后,卞建华再次“不安分”起来,用她的话说是“知识恐慌”,“感觉欠缺的太多,要学的还有太多”。
  在家人的支持下,卞建华再次踏上充满艰辛的求学路,“1992年我就结婚了,那段时间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孩子,一边备考,日子过得非常累。不过让我很感动的是,丈夫、公婆、单位领导与同事都非常支持我,这些温暖的情谊给了我很大动力。 ”
  功夫不负有心人,卞建华于1997年、2002年分别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研究生及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完成求学生涯中的“多级跳”。
三副重担一肩挑
  多年的连续深造让卞建华的视野愈发开阔,从南开毕业后的她意识到:是时候选择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了。经过深思熟虑,她把目光锁定在海滨城市青岛。
  这是个冒险的选择,很多朋友劝她要慎重。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离开自己耕耘多年的地方去往一个新学校,一切又得重新开始。不过卞建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正在大力进行学科建设的青岛大学也向她伸出橄榄枝。2006年7月,卞建华正式到青岛大学外语学院任教。
  适应新环境和被新环境接纳都需要一个过程。 2007年,卞建华策划、促成并全程陪同国际翻译界知名学者、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教授首次到中国内地7所重点高校举办系列学术讲座;2008年,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筹备翻译硕士点申报工作,作为学院中唯一的翻译学博士,卞建华被任命为牵头人,面对压力,她表现出强大的拼搏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连续数月加班加点,最终顺利完成工作。回忆上述经历,卞建华表示,虽然很辛苦,却拓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让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领导及同事则给予卞建华高度评价,称她为“真正能干事的人”。
  伴随其学术功底、管理能力及责任感事业心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卞建华也被赋予越来越重的责任。历任英语系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后,2012年,卞建华成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并于2014年初被任命为院长。
  在卞建华的带领下,近年来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她带头进行科研攻关,多途径营造科研氛围,自2012年实现“零的突破”后,截至去年底,学院已完成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她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仅去年便引进博士生5名,外聘6位知名学者、教授、专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导师,先后选派近20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培训、交流活动;她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师资培训、论文竞赛及演讲比赛;她积极投身学院学科建设,去年以来,带领相关教师不分上班和节假日,努力拼搏、相互协作,做好迎接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合格评估、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及重点学科中期验收等工作,评估结果良好、验收顺利。外语学院于去年成为“外语学科发展合作论坛”理事单位,并在今年成为“语言大数据联盟”理事单位。
  今年之前,卞建华一直担任笔译、西方译论及译作评析、翻译概论、非文学翻译、商务笔译等5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周要上8节课,另外还要带十几名硕士研究生。她对学生真诚负责,不但教授他们知识,更会教他们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尽管教学、科研、管理事务繁忙,卞建华坚持每两周与硕士生座谈一次,并让硕士生每个月给她写一份个人总结和感悟,用这种方式关心他们的成长。卞建华说:“做教师的幸福,就是每年都能接触到这些年轻的、鲜活的生命,跟他们交流、互动,与他们共同成长。”
  学术研究方面,卞建华成绩显著。 2014年,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林语堂作品中的文化变译策略研究”。近年来,她先后主持国家级、省级教研科研课题11项,出版了专著《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出版译著、教材及教参11部,发表论文、译文30余篇。
  管理、教学、科研一肩挑,卞建华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扛起沉甸甸的责任,先后荣获山东省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青春立功”活动一等功、三等功等。面对荣誉,她却不以为意:“这个领域中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去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等着我去走,而我也会一直走下去。 ”
“翻译不只是工具”
  近年来,卞建华致力于翻译学方面的研究,对“翻译”这一现象有着深刻的理解。“翻译可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其中语际翻译发生于不同的语言(如中文和外文)之间,这也是多数人理解的翻译;语内翻译则发生在同一种语言中的不同方言之间;符际翻译则存在于不同形式的‘语言’之间,比如把音乐‘翻译’成舞蹈,把剧本‘翻译’成电影等。 ”
  “翻译这个现象自古就有,长期以来,大多数人对它的理解停留在‘工具’这一层次,认为学外语的人拿本字典就能做好这件事。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观点。 ”卞建华说,“没有翻译就没法完成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甚至可以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历史。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当时没有翻译,梵文的经书就不会在中国流传,佛教就不会传播到中国,试想一下这会对历史产生怎样的影响? ”
  经济需要全球化,而文化要多样化,语言是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卞建华认为,推动文化多样化,翻译的力量不可或缺,“中国少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有一种观点认为存在翻译不给力的问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需要做好翻译工作,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
  针对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冯唐版《飞鸟集》,卞建华认为,其中的个别字句的确露骨,不适合青少年阅读,但就翻译本身而言,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还是要用包容的态度看待别人的翻译作品,不能只看消极的方面,也要看到积极的方面。不能只纠结于译作失去了什么,也要着眼于译作给我们读者带来了什么。 ”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初心不改 笃志前行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人物】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