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60401期 >> 第07版:柳湖
父亲,我们心中的“党代表”
□陈建平

父亲(中)生前写下自己的心声


  清明将至,又勾起对父亲的哀思!对父亲生前培养教育的感恩,冥冥之中的伤感,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他生前,拉回到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年代……
  转眼父亲去世已经8年了,但是在我们家庭中,他好像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淡出过我们的视线。每每一家人交谈时,总会提起有关于他的一些话题,追思着他生前的音容笑貌。
  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
  他是以教书先生身份做掩护,建国前夕组织就发展的党员。当时,这个秘密爷爷、奶奶全都不知道。父亲是建国后才公开的我们村3个党员之一。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父亲对党坚贞不渝的情感,一直影响着我们这个家。在不算第四代的15口人当中,有11个人是共产党员,最小的党员是侄女,她在上大学时就入党了。这个家可算是个不小的党小组,基于此,我们都亲切地称呼父亲为“党代表”。
  父亲对党忠诚,有立场!
  文革期间,在领导岗位上的他自然也受到了冲击,经历了“隔离审查”“游街批斗”“下放劳动”的政治迫害。但是,这些经历从未改变他对党的信仰与忠诚。父亲工作忙,没有专门的时间来教育我们,可我们却从来没有缺少过他的教育,这种教育环境就是一家人吃饭时的“饭桌课堂”。
  父亲小时候上过一段私塾。解放后又被组织作为重点培养的干部,送到当时的恩城师范深造学习,因而有些毛笔字的功底,离休后他一直坚持习练书法。 2007年7月日这天,恰逢周末,一家人都回家吃团圆饭。席间,大家又提到了庆祝党86岁生日的话题。饭后,看到心情愉快的父亲,大家一致恳求父亲以党的生日为题写幅字。父亲起身兴致勃勃地来到桌案前,毫不犹豫地挥笔写下“永远跟党走”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表达了年逾80岁、有着60年党龄的一个老党员对党的无限敬仰和忠诚。
  父亲心地善良,做人大度!
  记得儿时我们调皮犯错误时,父亲也只是起手高、落手轻,温柔地“教训”一下。在3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涨工资是随着涨行政级别的。有一个百分之一的涨工资机会。论年龄、论资格他是不二人选,他却让给了比他小、学历高的副职,他说“我工资不低了,这才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实他让出去的不只是一级工资,还失去了高干的行政级别,他自己内心很清楚,却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父亲很坚强、很理智!
  生命有时很顽强,有时也很脆弱。那年,父亲得了绝症,从病到去世只有短短50天的时间。在他最后的那段日子,我与家人感到更多的是无奈,我亲眼目睹了父亲与病魔抗争所表现出的坚强。由于父亲从病到离开我们之前神志一直是清醒的,所以他承受了难以忍受的病痛,但却从未惧怕过。那一次次比缝衣服针还要粗的钢针刺入父亲后背取骨髓,那一次次化疗后父亲四肢无力的痛苦,都被他一声没吭地忍了过去!就在父亲离去的那天深夜里,还让亲人扶他起来,说要看看电视,其实这个时候他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父亲走了,他走得很安详,走得也很坚强。如今8年过去了,我们做子女的从没忘记对他的怀念,从没忘记他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也从没忘记我们自己是共产党员!
  清明将至,好想告诉时空那方的父亲、我们家的“党代表”——我们永远怀念您!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父亲,我们心中的“党代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柳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