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季桂起:运河水韵唱德风
作者:张莹

2010年季桂起在香港理工大学考察时留影



  □本报记者 张莹
  3月21日,记者在德州学院综合楼见到了季桂起教授,他平易宽厚、睿智达观,对于人生经历和感悟的叙说,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娓娓道来,从容自然、言辞恳切。
  季桂起是德州学院文学院教授、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除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教育管理之外,在文学创作和地域文化研究方面,也有诸多努力和建树。
“年纪尚轻,已接触到人生的坎坷”
  季桂起1957年夏天出生于德城区,他的小学、中学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初次接触文学是在初中阶段,一个偶然的机会引发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当时有位同学从一个挨批斗的老师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木板箱,打开一看,竟然是满满一箱子的书,有小说也有诗歌,都是当时的禁书。这些书被偷出来以后,在同学之间传看,由此,季桂起读到了《漱玉集》《三言二拍》等古典文学,还有前苏联的一批小说,他的心灵一下子就被文学吸引了。
  1971年冬天,初中毕业的季桂起到德州一中读高中。那时候的德州一中,刚刚经历了“文革”前期的浩劫,元气还未恢复,但是已经能够正常上课。在这里,季桂起遇到了对他人生道路影响深远的张启庄老师。“本来我一度对物理和化学很感兴趣,可以说是张老师的课把我带上了文学的道路,她的课初次听,并无特别之处,但时间长了,就感觉到有一种特殊的东西能够抓住你,好像丝丝春雨渗透到你的心灵深处。 ”季桂起告诉记者,正是张老师的不断鼓励,激发了他的写作兴趣,也为后来攻读文学专业积累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1974年高中毕业后,季桂起在于官屯公社林庄生产大队开始了知青生活。正如一句顺口溜“早起四点半,一天三顿饭,晚上干到看不见”所言,当时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很大。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季桂起也坚持学习。为了赢得学习机会,他特意向生产队长申请去挖猪圈,只是因为挖猪圈一挖就是一天,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多看会儿书。在劳作间隙,他看了很多小说、历史书籍,也尝试着写诗歌。
  “那时年纪尚轻,但已接触到人生的坎坷。 ”季桂起回忆道,当时父亲被打成“三反分子”,他自然是“黑五类”子弟,在知青点备受冷落。有一次,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他被安排到治河工地守夜。晚上收工后,偌大的工地上,只剩下他一人。他裹着破旧的军大衣,蜷缩在窝棚里,借助于手电筒的灯光读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读得累了,于是放下书,走出窝棚,踏着落叶在大堤上踱步,白天的一切劳累,生活的一切不幸,都被抹去,一瞬间觉得自己好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是一种精神上的洞明和升华。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波折,季桂起都会想起这段经历,也就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
  两年的知青生活快要结束时,季桂起收到了招工返乡的通知,去了国棉厂当工人。又过了不到两年,听说国家要恢复高考,季桂起无比兴奋,被压抑多年的求知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对历史也颇感兴趣的季桂起报考了复旦大学历史系,虽然成绩不错,但第一批未被录取,原因是父亲还未获平反,他也就没有通过政审。不久,他接到德州师专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于是,作为恢复高考后德州师专中文系第一批大学生,季桂起开始了大学生活。“大家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唯一的信念就是好好学习、使劲学习。 ”季桂起说。
  毕业后,季桂起留校当了教师,1985年,他考取了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师从田仲济先生,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涯,给季桂起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田仲济、朱德发、宋遂良等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丰富渊博的学识,让他受益终生。毕业后,他回到了母校任教,一直到今天。
研究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2005年,季桂起又取得了博士学位。就专业来讲,他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主要方向是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他的硕士论文出了一本书,叫做《文学的调整与再生》,讨论的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变革机制。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转型。 2011年,出版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历史源流》,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的转换,探寻文化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在忙碌的教学与科研之外,季桂起一直没有放下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他时常写些散文随笔、文学短评、社会杂论,发表在报刊上。借助写文章这一方式,他从平凡中寻求和体味生命意义,以此来保留个人思考的一块天地,舒展思想和精神,享受审美人生。
  2008年,这些文章结集为《往事如烟觅旧踪》,由长征出版社出版。
创作《长河谣》的心路历程
  随着年岁的增长,季桂起对德州抗战历史的积累也愈来愈深。“抗日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社会历史进程与民族命运的战争,今天它所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依然是那么强烈而震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有关这场战争的鲜活的感性内容,那些具体的细微的战争生活的细节,那些涉及了无数人命运的真实的故事,还能否被我们继续感受和讲述下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的文学将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 ”基于这一想法,季桂起动笔写下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长河谣》。
  这部小说有意继承中国小说“补史之阙”的传统,尽量还原历史的真貌。“我想写出的历史真实首先是德州这个局部区域所曾经发生过的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德州抗战的一些史实很少有人发掘,德州人民浴血抗战的故事很少有人讲述。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那些鲜活的抗日斗争的故事不应被文学遗忘,我有责任把它们书写下来,以告慰前辈和激励后人。 ”季桂起说。
  季桂起还原历史的努力还集中在对民间抗日历史真相的揭示上。“以往写民间抗战题材的小说,大多形成了一个固定叙事模式,那就是把阶级斗争的意识强加给了民族斗争。大多数乡绅阶层不是自愿或不自愿地充当汉奸角色,就是胆小怕事只顾保住自家利益的庸人。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一下抗战史实就会知道,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乡绅阶层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 ”他说。
  在这部小说中,季桂起把乡绅阶层抗日以及他们与抗日斗争之间的正常关系还原出来。小说着重描写了张家所代表的乡绅阶层的抗战故事,并将其作为德州地区人民抗战的一个主要线索。
  与此同时,除了描写战争本身的残酷性以及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外,季桂起还将大量笔墨用于对人与战争的关系、战争与人的命运的叙述,并深刻挖掘了支撑抗战的民族精神。小说一经出版,立即获得广泛赞誉。
  珍视和传承独属于德州人的文化遗产
  季桂起怀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情结,也一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和著名作家刘金忠老师早年便是挚友,一起为德州地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2007年,德州学院成立了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从2008年开始,《德州地域文化研究丛书》陆续编写出版了三辑,这套丛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文化特性;世家名人;运河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交通文化。
  除担任总编之外,季桂起自己也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德州地域文化概论》,一本是《德州地域文化纵横谈》。后一本书的结构别具匠心、新颖独特,它以德州的几条河流作为线索,把整个德州地域的文化内容串联起来,既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又有文学气息十足的艺术品位。
  最近,季桂起的主要研究方向放在了董仲舒研究和德文化研究两个方面。他撰写的《历史大转折中的文化调适——论董仲舒对儒家文化的整合与发展》等论文,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我自当终生为挖掘、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尽心尽力,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珍视和传承独属于我们德州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建立起我们理性而积极的文化自信。 ”采访的最后,季桂起如是说。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季桂起:运河水韵唱德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