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玉剧照
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节目单
手刻唱片《小黑驴》
中国曲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合影
获奖者名单上第一个就是谢大玉
1958年8月1日至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43名曲艺艺人共赴盛会,共演出95场,167个曲目,200多个节目,这其中,有两名德州人,他们是谢大玉和王长志。
名列“四大玉”之首的谢大玉
谢大玉(1891-1978),武城人。会演中,她表演的梨花大鼓《草船借箭》,赢得好评如潮。
梨花大鼓,又称山东大鼓,产于明朝的鲁西北农村,因最初的伴奏乐器为农具犁铧碎片,所以原名犁铧大鼓。表演的时候,演员左手执鼓槌,右手执梨花片,边敲边唱,两三人伴奏。光绪年间,犁铧大鼓由农村传到济南等城市,为迎合城市听众情趣,利用谐音,改名为梨花大鼓。而另一项最大的变化是,主角由男性全部换成女性,专职伴奏者仍为男性,并逐渐形成了缠绵婉转的演唱特色,声乐、器乐都很动人。
梨花大鼓发展的黄金时期,成名成家的代表性人物全是女艺人,她们的芳名多带“玉”字。其中较早的一位名叫王小玉,她的另一艺名“白妞”,似乎更为人们所熟知。白妞之后,接连涌现的表演名家有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孙大玉,时称“四大玉”,她们的表演各有千秋,进一步扩大了梨花大鼓在全国的影响。
谢大玉为“四大玉”之首,其父谢其荣是名家范其凤的师弟,因其三弦演奏技艺精湛独到,被人们誉称为“神手谢老化”。《老残游记》中,最精彩的莫过于黑妞白妞说唱山东梨花大鼓那一段。为其操琴的,就是谢其荣。谢老化深悟白妞演唱技艺的精髓,并将其传授给跟自己学艺的女儿谢大玉,故大玉演唱风格甚有王小玉的遗风。 1903年, 13岁的谢大玉初次在泰山东岳庙会登台演唱,赢得了满堂喝彩,名动一时,人们给她取了个“十三红”的爱称。崭露头角的谢大玉开始登台表演,她先在济南大明湖的“鹊华居”演唱,后又迁至趵突泉的“望鹤亭”,擅长金戈铁马的《单刀会》、《古城会》、《华容道》等,她的说唱吐字清晰,嗓音高亢圆润,腔调婉转,表情传神。之后,她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演唱多年。
1927年,谢大玉在北京“新世界”曲艺厅三楼,与二楼的鼓界泰斗刘宝全“唱对台”,旗鼓相当,难分高低,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谢、刘两家的演出场场满座。 20世纪30年代,百代公司曾为她录制过《草船借箭》、《小黑驴》等唱片。抗战期间,谢大玉在四川积极参加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题的曲艺活动。后由于战乱,民不聊生,女艺人倍受欺辱,谢大玉离开了舞台。
解放后,时任山东省曲艺改进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的陶钝,数次登门拜访谢大玉、孙大玉等知名老艺人,请她们复出,使得时已绝迹的山东大鼓重现济南曲坛。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谢大玉连续在济南义演10天,和13位艺人共同捐献了一架飞机。 1957年6月,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为抢救挖掘曲艺遗产,谢大玉、关丽芳等山东大鼓老艺人积极参加。
木板大鼓传人王长志
王长志(1900-1964),原名王清林,夏津人。当时,他是夏津人民曲艺队的主力队员,绰号“王二快嘴”。在全国的会演中,王长志演出的木板大鼓新段《降龙记》,获得各方面的好评。
木板大鼓与山东大鼓一脉相承,盛行于鲁西北地区,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据考证,木板大鼓是由明朝年间的鼓词、运河号子、民间小调演变而来,并随运河而名扬天下。清光绪年间,夏津县民间艺人吕廉山自幼聪慧过人,喜欢在乡村唱些民间小调及演讲传奇故事,又请教当地老艺人,形成了德州木板大鼓的雏形,并在各地演出,在济南一带很有名气。其弟子范其凤,夏津县范楼人,为南口犁铧调一代宗师。 1924年,王长志师从范其凤学习大鼓,首场演出《丝绒记》赢得满堂彩,自此开始艺术生涯,主要活动在夏津、高唐和临清一带。上世纪30年代初,王长志对大鼓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使这一曲种得到发展。1943年前后,王长志一家倍受汉奸、土匪欺凌,演出时断时续。
新中国成立后,王长志演唱了许多新曲目,如《马大娘学文化》、《刚强参军》、《降龙记》等。 1951年元月,县里曲艺队建立,王长志和妻子王春婷积极参加。当时,全队只有28个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57年,曲艺队在县城中山大街8号修建起108平米、300个座位的夏津县曲艺厅,这一年,王长志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曲艺会演,拿了一等奖。
1960年,王长志患了偏瘫,一次病情好转,上场演出后便告别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