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莹
张子健,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科研所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勤学善思、敢于创新,以小楷功深立足书坛,兼习行草、隶书。他的书法作品神采纵逸、笔致清雅,蕴含了真诚儒雅、沉静自然的个人气质。
拜师求学潜心书艺
张子健1975年出生于德城区。他幼承家学,从8岁起学习书法,在祖父和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以中楷为主,临习虞世南、欧阳询的楷书。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张子健的每一天都有笔墨书香作伴。
1993年,张子健参加工作。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书法界老前辈时,这位前辈问了他一句:“一个月能写一刀宣纸吗? ”一刀宣纸就是100张,这令张子健倍感惭愧:原来自己还远远称不上勤奋。
此后,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晚上,张子健都坚持练字2个小时以上,苦练了一年之后,他拿着书法作品又来到老前辈家中。这一次,老前辈对张子健刮目相看,用心指点,并鼓励他外出求学。
张子健回忆道,这次经历点燃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渴求。书法不再单单只是写着玩的兴趣,而是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4年,张子健进入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师从欧阳中石先生,由中楷转入研习小楷,在钟繇、王羲之的小楷上用功颇多,从唐书转往探寻魏晋风度。“钟繇小楷高古简远,随心而发,写起来不像唐楷法度森严颇受约束,可以直抒胸臆。 ”张子健说,通过研习钟繇、“二王”、王宠、八大山人等人的经典法帖,上至魏晋,下至明清,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小楷名家多有涉猎,为书法功底打下坚实基础。
2007年,张子健考入市文联,转向专业书法创作。有了更多时间习书,他对书法的认识愈加深刻,书法水平也逐步提高。
2011年,张子健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的作品入展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这是全国书法界四年一度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2014年,张子健的作品再次入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在近5万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备受书坛瞩目。
博涉诸体勤奋探索
在学习小楷的同时,张子健还兼习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在各个书体间融会贯通、互相借鉴。
他的习书脉络是以楷书作为主线,旁通诸体。由楷入草,由草入行,由行而隶、篆,所有书体均有涉及。“古人讲,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广泛取法学习,在古人的技法宝库中,提炼精髓,将它们有机融合。 ”张子健说。
他循着自己的兴趣指向,研习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以及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等等,不惜时间精力,体悟用笔的纵敛,拓展笔意的丰富内涵。有时仅仅是为了把一个笔画写到位,也一百遍一千遍地练习。
凭借自身的灵气悟性,以及多年不知懈怠的打磨积累,张子健的书法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法度和意境。他说:“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古人的优秀基因和经验继承下来,为己所用,师古出新。 ”
酣畅写意遣兴抒怀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张子健就来到书案旁,安安静静地写字、读书,多年来的习惯从未改变。他偏爱历史、文哲方面的书籍,每每有心得体会,就在读书随笔中记录下来。“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深浅,往往决定了其书法品位的高低。书法的本质是写修养、写性情、写格调,所以文化积淀非常关键。 ”张子健说。
2014年,张子健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研修班进修,在浙江,他广交书友,拜访名师,在书法理念和用笔技法上汲取营养。“南方书法风格偏向精巧细腻,北方则大开大合、粗犷豪放。我力求在南北书风间找到一个平衡,让作品古朴灵动不乏细腻,充满书卷气。 ”张子健说。
数十年来,沉浸于翰墨之间,陶然于挥毫之际,张子健始终抱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赤诚之心,从未汲汲于入展获奖、收名纳利。他的作品多是遣兴抒怀之作,书写酣畅写意,他的悲喜情绪、学养情操,一寓于此。
在漫漫书道中求索,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向着艺术之巅不停跋涉,苦闷寂寞是不可避免的。所幸的是,创作早已融入了张子健的生命,书法成为他的生活情趣和乐趣所在,人也好,字也罢,一切都变得轻松自如了。“挥毫染素,翰墨结缘,开心最好。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