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1106期 >> 第05版:往事
邓公墓表与捻军邓庄之战
□孙玉海牟书会

平原县王凤楼镇邓庄村南田间的邓公墓表碑


《邓门墓表》细部


  在平原县王凤楼镇邓庄村南300米处,有一通邓公墓表石碑。墓表内容涉及平原望族邓氏家族的事迹,以及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六月,西路捻军同官府清军及署任平原县知县蒋树屏招募的乡绅民团、文武生员等封建地主武装势力作战的一幕。

  邓公墓表碑,通高1.8米、宽0.6米。正面碑文题为“授奉政大夫五品衔贡生翼廷邓门墓表”。查《邓氏宗谱》及阅《邓公墓表》背面碑文可知:邓干,字翼廷,祖先乐安人。明永乐年间其家族迁居平原县东部,十余辈后传至邓敬修,即邓干的父亲。邓敬修为人笃厚纯朴,能治其家,纳粟成为国子监生,家族在当地颇有声望。邓敬修生邓佐廷、邓干兄弟两个。佐廷勤俭自守,也是监生。邓干聪颖有悟性,20多岁就考取秀才,很快成为贡生。他为人慷慨、正直,天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深得父母欢心,被乡里奉为楷模,深受敬重。邓干生有两个儿子:邓书琴,县学廪生(秀才),过继给邓佐廷为后;邓书言,秀才。 1868年,捻军打到平原县,邓干受平原知县的委派,不分昼夜地沿村修筑围墙,废寝忘食地训练兵勇。邓庄大战后,邓书琴、邓书言兄弟一同战死。其事迹上奏朝廷,朝廷以军功进行抚恤,授给邓干“奉政大夫”(正五品)职衔。书琴、书言各自的儿子也被授予“世袭云骑尉”(正五品)爵位。书琴的儿子邓家猷、书言的儿子邓家谟,当时还都是读私塾的孩童。邓干于光绪元年(1875)二月初七去世,享年85岁,于当年十月初一葬在其父墓旁。同年三月,候选训导、廪贡生祁大成(平原县王凤楼镇祁庄村人),为邓干撰写了这篇碑文;候选教谕、辛酉科拔贡刘宝鼎书写了碑文。墓碑立于邓干的新坟处。

  捻军何以有邓庄之战?据史料记载:捻军自咸丰11年(公元1861年),至同治7年(公元1868年)的七八年间,往返平原境内作战多次,先后毙亡官府清军2000多人;地方乡绅民团、地主武装也丧命900多人。王凤楼镇邓庄村,自明永乐年间邓氏家族从乐安(今山东广饶)迁居平原后,凭借依河傍水、南北为通衢的便利环境,繁衍生息,人烟日渐稠密,村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上百户人家的大村。晚清时期,邓庄的邓干家族是平原城东的名门望族。咸丰十年,时任平原知县并钦加知府衔的刘承枫离任时,曾为邓氏家族树《万古流芳》功德碑。从晚清到民国,在这个村的影响下,方圆百里的村庄都筑围设场、摆台打擂、操拳练勇。那时邓庄村围墙高有丈余,宽过4匹马驾的马车,掩村护院的团勇每日练武的声音响震遐迩。
  邓氏望族的邓干(字翼廷)是当地赫赫有名的拳房首领。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发展拳民及武林生员上千人。在他的带领下,乡绅民团、文武生员、拳民壮丁,三五成群,十帮八伙,白天劳作,晚上聚众习武。平禹临陵四县交界处方圆几十里上百个村庄都设立了拳房,天天操拳练勇。
  清同治年间,知县蒋树屏在平原任职时,大修城池,构筑村寨。下令辖县内所有村庄都要挖壕取土筑围,修造寨栅,并让家家习武,人人操拳。邓庄习武场乃官方准办,修筑了方圆几十丈的围场训练马兵,训练时留一甬道,让马匹猛窜甬道,以训练骁勇猛志。敦促弓箭手进行射马训练,往来飞速奔驰。那时的邓庄拳场及马兵训练场,远近闻名,无人不晓。故当时有“宁射平原县,不射邓庄的跑马圈”一说。
  据《禹城文史资料》载:同治七年(1868年) 六月,捻军张宗禹部进入禹城境,在黎吉寨遭到官府清军、乡绅民团的阻击。捻军激战受挫,不敢恋战,急向高唐、茬平方向撤退。随后由禹城徒骇河下游,自临邑迂回入平原境,捻军首领张宗禹率领的5000余名捻军全系精锐马队,进驻平原二十里铺、鸣鸡店、杨柳寺,过水坞朱家河直逼邓庄。由于马队遇壕难过、遇圩难越,知县蒋树屏早就下令修筑墙圩、挖掘深壕。清军刘松山和陈国瑞部,也同恩县知县梅缵高联合起来,兵民一起在恩城境内马颊河岸筑河墙二十余里堵截捻军,双方相持数月之久。这时邓庄及周围多数村庄的围墙已修筑起来。尤其是邓庄围墙,修筑得最为坚固:环村皆是围墙,俨然一座城堡。此时官府清军和地方乡绅地主武装势力,正令云集邓庄及水坞周边村庄的官民兵勇,凭借朱家河横亘县界的天然优势,希图一举消灭过境捻军。
  知县蒋树屏得知捻军过境消息后,十余天前就下令把周围数十里的硬杂树伐掉,在朱家河岸上建窑烧木炭。令各家各户清晨起来到盐碱地、胡同旮旯、房檐屋下等处,打扫、收集碱土,让家家户户支起大锅熬制硭硝,用石碾碾轧木炭,配制火药。时值三夏大忙季节,数以万计的百姓舍弃农耕,披星戴月、肩挑人抬地开沟挖壕,运土筑围,炮制火药;夜幕降临时,便又刀光剑影地操拳练武。

  同治七年六月底,官府清军及地方乡绅、地主武装以数千人之多,云集邓庄围墙内,凭借朱家河天然屏障,以及火药、火铳、大刀、弓箭、长矛等,对抗阻止捻军。张宗禹、张宗道、张正邦数股捻军共三四千人,同邓庄一带的清军、民团展开了激战。由于捻军兵强马壮、人多势众,兵临城下后愈战愈勇,官军渐渐不支。围墙内的官军令百姓用簸箕端火药,用接力的办法传递弓箭,不少拳房武术高手在官府清军头领的命令下,冲出围墙截杀捻军。战至下午,夕阳西下,周围多数村庄围墙被捻军攻破,百姓纷纷囤集邓庄逃难。由于官府清军、乡绅民团及平民百姓兵众混杂,秩序混乱,加之清兵元气大伤,不少士兵混在百姓中妥协不抵抗,因寡不抵众,眼看药尽箭绝,围墙即将陷落,拳房首领邓翼廷和官军头领令人再拿火药,不知谁说了声“火药没有了”。此时捻军见久攻难下,正准备撤退,碰巧听见这一句,于是开始纠集大队人马拼全力猛攻,最终攻破了邓庄圩子。捻军愤怒之下,对邓庄圩子内的抵抗者进行了屠杀报复,很多官兵、团勇、平民投井自杀,井为之满。
  征战此时,官军周新如、潘子美等大队清剿人马,正由东往西追剿而来。时天色已晚,捻军此时也代价惨重,深感异地作战,地形不熟,加之整日食水未进,伤亡严重,于是紧急撤退。张宗禹、张宗道、张正邦部数股捻军遂连夜向高唐、茬平方向转移,撤退至魏家湾(今临清市)时,再次与追赶的清军展开激战,张宗禹战斗失利,最后只剩数十人四散溃遁,下落不明。捻军以失败告终。地方文武生员、乡绅民团、拳房拳民以及百姓民众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邓庄一战中,整个围墙外尸横遍野,围墙内血流成河、死伤惨重,数百人阵亡,自杀者不计其数。拳房首领邓翼廷之兄邓佐廷,及其子书琴、书言,以及妻妾牟、杨二氏,全家十余口一同战殁。

  光绪元年,清廷念及邓氏一门抵抗捻军、保护一方有功,授予邓翼廷“五品衔附贡生”“奉政大夫”,其孙为“世袭云骑尉”。
附:
诰授奉政大夫五品衔贡生翼廷邓公墓表
  公姓邓氏,讳干,字翼廷,其先乐安人,明永乐间迁居邑东偏,十余传至敬修公,公之考也。为人笃厚纯朴,能治其家,纳粟入国学,□□林宗之望。生佐廷公及公。公勤俭自守,有若考风,补国子监诸生。公颖悟嗜读,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旋入贡成均。天性孝友,事父母深得欢心。兄弟相处,怡怡如也。由是式化乡里,缙绅家奉为楷范。而又慷慨正直,相邻有斗者,一言而解。人有患难,必与之分忧;有所需,倾囊助之无少吝。遐迩闻风,无不感佩。而不肖之行,耻为所知,其见重于世如此!子二:书琴,邑茂才,食廪饩,承嗣佐廷公;书言,补国学生员。同治戊辰,逆匪窜扰,蒙邑尊派委,筑围练勇,保护一方,日夜督率,不遑寝食。书琴兄弟,同以战殁。事闻于朝,以功授奉政大夫。书琴、书言各以其子世袭云骑尉。书言夫人牟氏并侧室杨氏,同于是日殉难。忠节萃于一门,呜呼,盛矣!书琴子家猷、书言子家谟,方延师授读,正未可量。公以光绪元年(1875)二月初七卒,年八十五岁。以是年十月初一日葬敬修公墓侧。其□□□贤,□来乞余言,以表其墓,并誌新阡世系于碑阴。新阡自敬修公始,不及远云。
  候选训导、廪贡生祁大成 撰
  候选教谕、辛酉科拔贡刘宝鼎 书
  大清光绪元年乙亥孟冬三月甲子朔有六日建 系在新阡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邓公墓表与捻军邓庄之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