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明星飞过曳光彩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办学始末
□德州市老教协
作者:线装书局2015年版
  (接上期)在学院欣欣向荣、改革开放气氛的感召下,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在校期间,他们不但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素质也有很大提高。学院要求,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有一副好口才、练一手好字、写一手好文章。绝大部分学生能在毕业时达到这一要求。 84级学生张俊梅《论世界文字改革的方向》的论文,得到省语言学会教授们的高度评价;范秀娥《也谈交叉科学》的论文,发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6年第6期)杂志上,令学界专家刮目相看。 85级学生张兰双介绍范秀娥事迹的散文《雏燕展翅》,获《山东青年报》一等奖。 85级学生张书生、罗朝彦的毛笔书法,深得国外专家学者的喜爱,日本的藤原建树先生,每次讲学结束后,总要带一些他们的作品回国。 86级学生张小童在1987年的全国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梁有超、李爱军获优秀奖,受到全国知名人士曲啸等评委的赞赏。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学生毕业后,带着学院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走向社会。他们埋头苦干,积极进取,成绩显著,成了社会各界的骨干力量。山东省政府扶贫办副主任邵国君,德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张德生,曾支边援藏的德州市农机局局长王洪春,乐陵市人大原主任张书生,德城区政协主席阎书德,德州电视台原台长王军等近20名厅、处级干部,都是学院的毕业生。还有更多的学生工作在基层,担任乡镇长、科局长。
  在本地和外地创业的有,山东兆光集团德州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振国(德州形象工程董子文化街,由该公司承建、管理),山东鸿正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秀鸿(全国党员律师标兵),日新集团董事长金朝生,新华建钢结构公司董事长李博林,德州富遨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春华,北京市昊天速记技术培训中心主任魏红军,全国数字电视“收藏天下”频道制片人张秀华,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锦善,等等,他们都成了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企业家。
  广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出色表现,完全实现了学院的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为德州及周边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事实证明,德州农村发展学院的创办,是非常及时的、完全必要的。
学院停办与教师去向
  随着学院的发展,困难也凸显出来。因为学院是成人高校,没有干部派遣指标,1986年首届毕业生(城乡社会青年部分)的安置便成了难题。王殿臣、李荣振等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在计划安置起决定作用的情况下,用“不包分配,推荐就业”的办法,是不能保证我们自己的毕业生就业的,于是,他们想用干部自然减员的指标安置毕业生,但是行不通,只好用工人指标安排学生就业。这一年,集资款也基本用完。王殿臣感到了学院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危机。他迎难而上,在积极为学院筹措运转资金的同时,还与李荣振、陆学艺、孙越生等研究探讨走出困境的办法。地委很快作出决策,把学院改建为普通高校并从陵县迁到德州。 10月23日,地委向省委报送了《关于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德发[1986]31号文),同一天,地委、行署还向省编委报送了《关于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定级定编的请示报告》(德发[1986]32号文)。同时,地委还派李荣振专员向省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地委的决策。 11月5日,学院在胡耀邦总书记题写校名两周年之际,发出了《致胡耀邦总书记的信》,汇报了学院两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在招生、分配、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仿照烟台大学、青岛大学的办法,把学院改建为普通高校的请求。
  1986年底,在地委的两个《报告》和学院《致胡耀邦总书记的信》还没有回音的情况下,王殿臣因年龄原因被免去地委书记职务,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荣振调省直高校任职。也就是在这一年,陆学艺、孙越生、冉隆清等完成了在陵县的调研任务,回到社科院从事新的工作;从北京聘来的宁森、陈可贞(原北京某重点中学校长)、荣若圣(原解放军某基地参谋长)等重要管理人员也离任回京。
  新一届地委对发展学院很重视。 1987年夏,地委调陵县人大副主任石连芳担任学院专职党委书记,调齐河县委副书记张德胜担任学院专职院长,展荣章任副院长(曾为部队团级干部)。地委书记马仲才、专员赵林山,还亲自来学院现场办公,在听取了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发言后,马仲才同志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难,想尽千方百计,把学院办下去。但遗憾的是,1987年学院仅文秘专业招收了12名成人学生,与山东大学联合招收的79名学生入学不久也迁往山大学习(他们最后颁发的是山东大学的毕业证书)。 1988年,招生为零,毕业生安置更加困难,学院也因经费紧张辞退了教师家属的临时工,取消了教师的浮动工资。学院在下坡路上急速下滑,跌入低谷。老师们感到前途渺茫,思想浮动起来,有部分教师要求调离。
  1989年初,学院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这时,马仲才调任山东省委常委兼省委秘书长,赵林山接任地委书记。 3月9日,地委讨论并同意了行署《关于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办学问题的请示报告》。这个《报告》在肯定了发展学院6年办学成绩的基础上,以“校址设在陵县,学生来源严重不足,办学经费无渠道、地区无力承担”为由,对农村发展学院今后的办学问题提出了3条建议:一、把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划归省直属管理,列入国家计划,依附于省属大学,将其办成分校。二、利用学校校址办一所中专,由省和地区共同投资,实行省、地共管。三、保留“农村发展学院”的牌子,将地区在陵县的幼儿师范学校迁入,近期以办幼师为主。 3月14日,行署向省政府报送了以上《报告》(德行发[1989]28号文)。5月29日,省政府下发[89]鲁政办函43号文件批复,同意了《报告》中的第三条建议。
  1989年8月26日,地委召开会议,决定按照省政府的批复意见,着手发展学院向陵县幼儿师范学校的移交工作,并成立地区监督交接领导小组,由地委副书记袁文光任组长,副专员许红峰任副组长,地委、行署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在地区监督交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11月29日,地委办公室、行署办公室联合行文对学院的155名教职工进行了安置。学院暂停后,设立了10 多名干部职工组成的学院留守处,原党委书记石连芳,副院长王凤林、党明德、展荣章也在其中,以处理有关事宜。后来,这些同志有的调离,有的退休,其余在职人员于1999年5月划归陵县幼儿师范学校。
  老师们在学院兢兢业业工作6年后,又走向了四面八方。一部分教师继续到高等院校任教,基本上都获得了教授、副教授职称,如济南大学原副校长党明德、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新军、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徐泗河、德州学院教授李善祯、德州市委党校教授刘长河等。还有一部分教师进入了党政机关,如公安部法制局局长孙茂利(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莱芜市政法委原副书记兼维稳办主任刘秀山、德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宋小美、德州市劳动局原副局长兼劳动保险处主任孙清禄等。另有郑爱玲等多名教师,敢于下海创业,成了民营企业家。大家豪情满怀,大显身手,在各个岗位上依然是英才。
  在改革大潮中诞生的德州农村发展学院,虽然办学时间短,但她曾像夜空中的一颗明星,迸发出耀眼的光辉,她对德州地区的人才培养是有贡献的。她的停办,令人惋惜,其经验教训更值得后人借鉴与深思。
(全文完)
  注释:
  本文由张有文执笔、高立泉审定,所用照片均为徐洪铎摄。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供资料的有:德州市人大原主任李荣振、市人大原副主任马恩岭、教育局高级教师赵长木、作家刘金忠等,在此一并致谢。
  本文作者张有文近期出版了《一所大学的办学始末》(线装书局2015年版),这本书详细记载了德州农村发展学院的来龙去脉,提出了如何恢复重建的设想。今年5月15日,德州市教育局为发展学院校史资料编写和恢复重建问题召开座谈会。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办学始末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