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许焕新(左一)陪同时任国家轻工部副部长王毅之视察齐河造纸厂项目。
1994年,许焕新(右一)与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左二)在一起。
1956年,许焕新在当时的德州市委办公室。
□本报记者王倩倩
个人简历
许焕新,1930年生,陵城区人。历任渤海干校文书、秘书,德州(县级)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德州地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德州行署办公室副主任,齐河县委书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宗教事务局局长。曾当选第六届省人大代表、第七届省政协委员。离休后曾担任山东省宗教研究会会长、省社科联委员、省民族书画协会会长和省反邪教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济南玉函路上一个住宅小区,普通高层民房中的一户,进门去别有韵味:客厅最里面是一张雕花八仙桌,桌旁两把木椅,简朴中透着沧桑与厚重。这就是本期采访嘉宾许焕新老人的家。
10月19日一大早,许焕新老人就在老伴马玉梅和儿子许晨的陪伴下,等待记者的到访。今年85岁的许焕新依然腰杆笔直,双目炯炯有神,思维清晰敏捷,看到家乡来人,他热情地张罗着让座、看茶。
战火中学习成长
1930年,许焕新出生在陵县(今陵城区)滋镇南许村,祖父许洪信勤俭持家,一家人生活无忧。粗通文墨的祖父,常常教小焕新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到上学时,许焕新已识得不少字。进了学堂,许焕新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同学们课间做游戏的时间,他也要偷偷回教室看会儿书,上学一年,识的字就比二三年级的学生还多了。
然而当时正值抗战时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学校在战火中时办时停,许焕新的求学路也时断时续,13岁时一度到医所学徒,读书之路差点就此戛然而止。
命运垂怜了这个爱读书的孩子。1944年秋,抗日政府在大辛庄办了一所抗日高小,许焕新极想去学习,但心里又紧张,考试那天围着校园转了三圈,没敢进去。最后,他跺一跺脚,硬着头皮上了考场。主持考试的郑玉和校长和蔼可亲,笑着说:“你来晚了,不要紧,补考吧。 ”
在抗日高小,抗日读本是主要教材。“拆城毁寨,鬼子来了难存在”“破路、破路,汽车行不通,气死日本兵”等课文,许焕新至今倒背如流。他深知机会难得,学习刻苦,年终考了第三名。
抗日高小毕业后,许焕新当了教员,一年半后,调任马集中心小学校长,那一年,他才17岁。
1948年6月,许焕新又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时渤海行署在惠民创办了渤海区干部学校,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被分配到青年队,政治课学毛泽东著作、时事政策,语文课学鲁迅、郭沫若、丁玲的进步文章和报刊上的战地通讯,音乐课学唱《延安颂》《国际歌》《解放区的天》等革命歌曲。
那时候,学习条件艰苦,上课、开会的地点经常设在小树林里,膝盖就是课桌。课下,学员们帮村里的老乡打水、扫地、干农活。在这里,许焕新聆听过中共渤海区党委领导人王卓如、李广文等人的报告,还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毁灭》《上饶集中营》等进步书籍。由于学习积极、思想进步,不到半年,许焕新就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并于1949年9月9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许焕新来说是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段时间,他由一个知识青年被锻造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1949年春,从渤海区干部学校毕业的许焕新留在校部秘书处做文书,直到1950年9月5日学校被撤销,他同十几位同学一起坐上前往德州地区工作的卡车。
许焕新被分配到临邑县委办公室,担任收音员,负责收听记录广播中的要闻。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将志愿军胜利的消息,用铁叶卷起的话筒在集市上广播,嗓子都喊哑了。 1954年6月,中共德州地委在陵县曹村设立基点区,从各县抽调十几人挂职,许焕新被任命为区委秘书。 1956年,德州专区被撤销,并入聊城专区,许焕新被调到当时的德州市委担任办公室主任,1958年被选为市委常委,一直到1962年。
1962年,省委党校开办第二期理论班,看到文件后,许焕新欣喜不已,“35岁以下,初中以上学历,身体健康,能坚持长期学习,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要求,他完全符合,面对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他立即向领导打了报告。虽然不舍得这位能干的年轻人,但更不愿耽误他的前程,领导同意了许焕新的请求。
3年的学习让许焕新受益匪浅:“收获太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是世界观、方法论,给我后半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许焕新在德州地委党校担任教研室主任。
“信得过的领路人”
许焕新对齐河有着很深的感情,1983年至1987年,他当了4年的齐河县委书记。他说这是一生中最充实的时光。
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虽说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少群众想富不敢富。齐河县大夫营乡的农民李吉举,办了个养鸡场,日子刚好过一点,就表示要办敬老院、托儿所。许焕新听说后赶去劝阻:“先不要急着办公益事业,希望你大胆致富,带个头,消除人们不敢富的思想顾虑,这就是贡献了。 ”听了县委书记的话,李吉举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他大胆地植树,搞其它副业,日子越过越好,带动了大夫营乡乃至整个齐河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
为发展工业,许焕新和班子成员一起多方考察、调研,在齐河建成了采用连续蒸煮等先进工艺的纸板箱厂,并与寿光晨鸣造纸集团合作,从设计年产3.4万吨,发展到50多万吨,年实现利税2亿多元。
种植棉花比粮食经济效益好,齐河的土质也适宜种棉花,许焕新提出了“粮棉一起上”的农业发展路子。到1984年,齐河全县棉花种植由1978年的1.7万担发展到102万担。
从荒洼地、水面多的实际情况出发,齐河县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承包政策,开发荒闲水面3.5万亩,种浅水藕1.7万亩,植苇蒲2.1万亩,养鱼1万亩。华店乡1000户农民承包7000亩荒地,两年增收粮食350万公斤,棉花35万公斤。
……
1985年,齐河县工农业总产值实现了第一个翻番,“六五”期间年递增率达16%,其中工业产值递增27.3%,人均收入年递增率达132%。
许焕新始终相信那句老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每天的各种文件、报纸中,他首先看的一定是群众来信,把这当成联系群众、了解情况,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方式和渠道之一。“一封群众来信,掂起来轻如鸿毛,实际上重似千斤,里面既有关于改革的好建议,也有对我们工作的批评,说不准还会有人命关天的大事,推迟一小时,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许焕新说。“有来访者必见,有群众来信必看”是许焕新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如果赶上外出开会或下乡调研,看不完群众来信,觉都睡不踏实。担任齐河县委书记期间,他每年批阅的群众来信都在250件次以上,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
许焕新任县委书记的4年里,深受群众拥护,被称为“信得过的领路人”。这期间,齐河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大众日报》曾发文介绍其经验。
“半路出家”的宗教研究专家
1987年,许焕新调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分管宗教工作,后任山东省宗教事务局局长。
当时,宗教管理部门的人才配备、办公条件并不理想,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工作的需要。从事了大半辈子党政工作的许焕新,作为“新兵”,开始着手研究宗教管理工作。
许焕新认为,应该主动团结、理解各宗教团体,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相互合作,切实帮助其加强自身建设,培训教职人员。
1988年,许焕新拜访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还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并长期担任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虽然一个是宗教工作的“新兵”,一个是声名远播的佛教领袖,但两人相谈甚欢,许焕新的许多见解,赵朴初都颇为认可。临别前,许焕新向作为著名书法家的赵朴初求字,赵老欣然答应,第二天将一首新作的小令写了条幅赠与他。
之所以能跟赵朴初老先生谈得来,许焕新认为是得益于自己所读的佛教经典,也正是靠着这样的勤学善思,“半路出家”的他逐渐成了宗教研究方面的专家。1991年离休后,许焕新参与筹备了山东省宗教研究会,并担任了10年会长。
桑梓情深不忘根
在许焕新的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面照片墙,上面的许多老照片,都与德州有关:有1949年在渤海区干部学校读书时的朝气蓬勃,有1953年在临邑县委院内和同事们的相互扶持,有1956年在德州市委办公室挑灯夜战的坚毅身影,也有1986年跟随时任国家轻工业部副部长王毅之视察齐河造纸厂项目时的会心微笑,还有与老伴马玉梅多年的良好家风,培养教导四个子女及孙辈成才的欣慰与自豪。
如今虽已在济南定居多年,许焕新说他每年总要抽时间回几趟德州,这里是他出生、成长、工作半生的地方,有他的亲戚乡邻、知己旧交。他在自己的文集《往事不尽如烟》中,深情回忆他在德州工作、奋斗的日子,表达了对自己的老同事、老朋友,以及贤内助老伴的深厚感情。
采访的最后,记者请许焕新老人给家乡人民捎几句话,他欣然提笔写下:“人生三件宝,良知、勤俭、脾气好。 ”他说这是从祖辈那里继承而来的美德,是家训,是自己一生做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