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沙发上的宋金涛,面带微笑用手势招呼记者入座,一身笔挺的警服让他看上去非常精神。很难相信,就在10个月前,宋金涛曾被医生断定“苏醒的几率只有1%,即使醒来也有极大可能成为植物人”。
陪着宋金涛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他的妻子李春静。正是这位看上去有点瘦弱的女人,用自己的不离不弃和悉心照料,帮助丈夫闯过了一道道鬼门关,重新站了起来。李春静忠贞不渝的美德感动了无数人,10月8日,在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举行“好警嫂”推选揭晓仪式上,李春静与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位警嫂一起,受到隆重表彰。
10月16日,记者走进李春静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的家,倾听她和丈夫的故事。
“我相信,他总有一天能够好起来。从认识他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宋金涛就是能创造奇迹的那个人”
这本是一个不算富裕但足够温馨的家庭。丈夫是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治安大队的一名警察,性格淳朴、工作扎实,在单位是公认的好同事;妻子所在企业破产后,在小区附近支了个煎饼摊,因用料实诚、价格公道而小有名气,人称“煎饼警嫂”;孩子正读初中,成绩不错又听话懂事。
一家三口的生活平静又幸福,直到去年12月1日凌晨。睡梦中的李春静被重重的“噗嗵”声惊醒,开灯一看,丈夫宋金涛躺在床下已经不能动弹。
送到医院后,宋金涛被诊断为脑出血,需要马上接受开颅手术。手术持续了7个小时,被推出手术室的宋金涛依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苏醒的几率只有1%,即使醒过来,也有极大的可能成为植物人。 ”
“你是家庭的依靠,你怎么会倒下呢?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啊?你一定要醒过来啊! ”李春静攥着丈夫的手,心里在一遍遍呐喊。
由于病情严重,宋金涛住进重症监护室(ICU),这期间,家属每天只有半小时探视时间。那时候李春静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她每天坐在ICU外面,心里一秒一秒地数着时间,只盼着探视时间的到来,只盼着自己进去的那瞬间,看到丈夫睁开的双眼。
或许是感受到了妻子的呼唤,昏迷第19天,宋金涛醒了!在医生“真是个奇迹”的赞叹声中,李春静再度泪流满面。
虽然苏醒,但宋金涛的状况仍不乐观:他的语言和行动能力丧失,右半身失去知觉,面临瘫痪。对此,李春静心中并无绝望:“我相信,他总有一天能够好起来。从认识他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宋金涛就是能创造奇迹的那个人。 ”宋金涛在医院度过了近半年时间。这期间,陪护床位紧张,晚上李春静就趴在丈夫的病床边休息;丈夫食欲不振、一吃就吐,她一边耐心劝说,一边手把手喂饭;为防止丈夫皮肤组织受压坏死,她每隔两小时就要起来帮丈夫翻身。
宋金涛的右腿由于静脉栓塞,肿得像水桶,医生说,这条腿,废了。李春静不信,她每天鼓励丈夫锻炼,还自学了针灸、按摩、理疗,只要有可能帮助丈夫恢复健康的治疗手段,她都去认真学习。 4个月后,被医生宣判“死刑”的右腿,居然能够自己抬起一点点了。
为了帮助丈夫康复,李春静找人焊制了简易双杠,自己动手钉上用来踩踏的斜板,缝制了刺激知觉并能提升臂力的海绵滚筒,每天带他锻炼;为了让丈夫有个好心情,李春静还学会了下军棋,锻炼之余陪丈夫下棋,给他唱歌。
李春静的努力没有白费:发病200天后,宋金涛站了起来;10个月后,宋金涛已经可以自己拄着拐杖走一段路了。
“站在街头卖鸡蛋煎饼,虽然起早贪黑,收入微薄,但自食其力的感觉真好”
在李春静家卧室里,是一张婚纱照,照片上的宋金涛身着军装;客厅里则挂着一张全家福,上面的宋金涛一身警服。
两人老家位于平原县恩城镇大庄村,自小就在一个村里长大。1993年,李春静与已经当兵的宋金涛订婚,但直到1999年才结婚。“他不想因为结婚让家人破费,说等自己有能力以后才结婚。 ”李春静一等就是6年,从20岁等到了26岁,当时在村里已经属于大龄姑娘。但她支持宋金涛,从没抱怨过一次。
结婚以后,“军嫂”李春静开始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部队上特别忙,所以家里什么事我都不指望他,孩子半夜发高烧都是我一个人背着往医院跑。 ”
2008年,宋金涛从部队转业到德州运河公安分局,李春静成了一名“警嫂”。虽然称呼变了,但牺牲和奉献却没有变。
她常常一个人买菜做饭,然后等丈夫回家,但是等到的却往往是“需要加班”的电话;家里有急事,也不能给丈夫打电话,最多发个短信,若没回复,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2013年冬天,丈夫因为办案连续一周没有回家,母亲心脏病复发需要做瓣膜手术,她只得一个人昼夜陪床,刚上初二的孩子被舍在家里自己做饭,老师还打电话责问为什么作业没有家长签字、明天的家长会能不能来?李春静分身乏术,急得嘴唇起满了水泡。
生活中所有困难一个人扛,这被李春静解释为“不给丈夫拖后腿”。对警察丈夫的理解,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然而李春静是个坚强的女人,结婚16年来,再苦再累都没有垮掉。 2008年,她所在的针织厂破产倒闭。宋金涛身为民警,在辖区企业给妻子找个工作应该说不难,但是李春静不让,她担心影响丈夫的工作。于是,李春静找人定做了一架煎饼车,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手艺后,便推着车沿街卖起了鸡蛋煎饼。虽然起早贪黑,收入微薄,但李春静却说,自食其力的感觉真好。
别的地方卖4元一份的鸡蛋煎饼,她卖3.5元,别人夹五毛钱一根的香肠,她夹八毛的,回头客越来越多,“煎饼警嫂”很快得到公认。七八年下来,竟成了运河岸边的一道风景。摊煎饼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李春静乐观而知足,热心的她经常接济有困难的人。在德州古玩城门口有个乞讨的老人,每次经过那里,她都会专门给老人摊一张煎饼,还特意多加一个鸡蛋。55岁的环卫工刘大姐无儿无女,李春静不但经常免费送给她煎饼吃,还时常塞给她一些零花钱。
李春静通过卖煎饼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还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因为“自已出摊时间很灵活”,家务活基本用不到丈夫去做。“咱没有其他技术,这个活比较自由,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照顾老人,啥都不耽搁,还是挺不错的。 ”
付出与奉献,在李春静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都是自己家里人,还能瞎计较啥? ”
为了方便丈夫进行康复训练,宋金涛出院后,李春静就带着他回到了平原恩城的老家。每天早饭后,李春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体重近100公斤的丈夫收拾齐整,把他抱上轮椅,推着他去门口锻炼。记者很难想象,体重只有50公斤的李春静,是如何一次次挪动100公斤的丈夫的,只知道,她从没在人前说过一次苦,喊过一次累。相反,与她聊起来,听到的竟然总是对家人的“愧疚”。“我们金涛不容易,从当兵提干到这几年做警察,一步一步全是靠自己实干走过来的,吃了不少苦。现在工作、生活条件都好了,如果现在就倒下去,对他太不公平了。 ”采访的过程中,李春静一个劲地称赞丈夫,“他性格很要强,从来都不服输,想干的事一定能干成。他昏迷着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这么点小病肯定也难不倒他。 ”
李春静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是儿子。宋金涛生病时,儿子正读初三,中考前关键的半年,儿子都是一个人在家度过的。还好孩子懂事,自己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学习,功课一点都没落下,最后顺利地考入了德州一中。“毕竟是小男孩,有时候吃完饭不刷碗,我有一次回家正好看见,灶台上爬满了蚂蚁。 ”那一次,坚强的李春静哭了。
付出与奉献,在李春静看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都是自己家里人,还能瞎计较啥? ”对丈夫、儿子如此,对公公婆婆也是一样。“俺没文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就一句话:这儿媳妇挑不出不是。 ”李春静的婆婆说,自己没有闺女,可是儿媳妇比亲闺女还要好。公公患有脑血栓和心梗,宋金涛工作忙,每次病重时都是李春静住在老家打理老人的一日三餐,擦擦洗洗也是非常周到。“在孝顺老人方面没得说,全村公认的。 ”村民李荷叶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
李春静最大的心愿,就是丈夫身体康复,重回工作岗位。“是吧,金涛?咱好好养病,等好了得继续上班啊! ”李春静扬着嘴角对着丈夫笑,眼神中满是爱意,宋金涛也以爽朗的笑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