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姓名:
白连升
年龄:
90岁
民族:
回族
籍贯:
济阳县济阳镇粮食口村
所在部队:
济阳县大队
担任职务:
警卫员
9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陵城区陵城镇路家寨白连升老人的家,听老人讲述他的抗战故事。得知有人来拜访,老人一早便在路口等候。虽然已有90岁高龄,但老人身体康健,讲起当年的抗战经历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1925年,白连升出生在济阳县,家里家里不算富裕,但也能勉强解决温饱。自从日本鬼子入侵后,乡亲们受尽了他们的折磨。 1943年,白连升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他的抗战生涯。
两年的抗日战争,白连升曾与战友一起劫过伪军的三辆卡车,参加过解放陵县与德平的战役。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白连升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48年,白连升因眼疾退伍。养好伤后,他在村里当了多年会计。
如今,老人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安享晚年。老人说,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常会想起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
我出生在济阳县城关镇粮食口村(现济阳镇粮食口村)。日本鬼子的入侵后,经常来村里抢粮,老百姓听不懂日本话就被暴打一顿。
战友当兵第一天牺牲
1943年,村里有人动员大家参加八路军,搭了一个台子,谁参军就上台,我当时想也没想就上去了。当时,我感觉参军是件特别光荣的事,但当八路是很危险的,会连累家人,经常有“保长”来找事。
当时我参加的是济阳县大队,给王其元县长当警卫员。王县长以英勇善战闻名,号称“双枪王大胆”。
到了部队,我分到了一把匣子枪,心里高兴极了。王县长的枪法能百步穿杨,让人十分佩服。我跟着他苦练枪法,一有时间就练习。
一次,我们在一个村子里出操,听到了附近村子有枪响,鬼子又来抢粮了。于是我们集合队伍,向那个村子赶去。这天是农历二月二,有一个战友刚刚加入队伍,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当场牺牲。
截获敌军三辆卡车
有一次,我们得到消息,清晨会有鬼子的“三角部队”从刘家营经过。于是,我们一个连100多人趁天不亮埋伏到那里,等待突袭鬼子。等了多半天,终于有三辆鬼子汽车进了埋伏圈。连长一声令下,我们就开打了。由于早就做了周全的部署,加上地理优势,我们在与敌人激战两个小时后,将其全部消灭。
但是,等打完一看,才发现我们上了鬼子的当,因为死的全是伪军。我们恨鬼子,但是伪军再可恨也是中国人,每次遇到,我们总会先劝降。
这次战斗中,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截获了敌人的三辆卡车。最后,县长命令把这三辆卡车全部送往了大李庄的部队。
队长用血肉之躯撞开城门
我参加的第一次战斗是攻打白桥。当时白桥是鬼子的一个据点,聚集了鬼子和伪军几百人。我们战士一人一把匣子枪,只有七八个手榴弹,子弹是自己造的,经常打不响。而鬼子有两挺机关枪守着,人手一把三八大盖,武器先进,火力凶猛,我们根本无法向前靠近。
就在这时,在大家的掩护下,一个姓马的回民队长冲了上去,靠血肉之躯硬是把据点的门给撞开,为我们打开了前进的大门。
第一次经历这么激烈的战斗场面,我的心跳得扑通扑通的,手心紧张得冒汗。但随着冲锋号的响起,我紧张的情绪全无,一心只想着往前冲打鬼子。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鬼子和伪军死的死,逃的逃,最终,我们赢得了胜利,成功端掉了鬼子在白桥的据点。
炸弹在我身边爆炸
陵县是我参军后攻打的第一个县城。为了攻下陵县县城,我们部队做了严密的部署。
但是鬼子得到了风声,集结了百十人向南门靠近,从外围把守在那里的一大队团团围住。无奈之下,一大队用炸药把城门炸碎。经过激战,一大队几乎全军覆没。南门被炸开后,王县长命令我们队的一个班留守西门,其余人员全部支援南门,攻进了陵县县城。
记得在一次战斗中,我和一个战友一南一北两米远站着,一个炮弹在我们中间爆炸。炸弹的冲击波把我和战友当场掀翻,战友被溅起的石子划伤了脸,我侥幸安然无恙。
□本报记者 刘平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王砚才 任晓敏 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