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喝汤”哪如“吃肉”





  近日,与一位喜欢文字、初出茅庐的写作者小李交流。小李坦言,他特别喜欢微信、QQ空间、文摘杂志上的心灵鸡汤式的文字,认为这些文字有道理、很温情,并自己尝试写了一些诗歌、小散文。由于品味了太多的心灵鸡汤,他的文字也充满了“鸡汤”味儿,由此他自我感觉很不错,颇为自负。我仔细看了他的文字后,不忍给他泼冷水,委婉地告诉他:你若要搞好写作,最好还是多读点经典作品,如古诗词之类,要多读多思多写多练,不要急于发表。他称:我不喜欢古诗词,只喜欢流行文章,况且,这类文章不也是从报上、杂志上发表了吗?
  对他的话,我无语。人各有志,不可强劝。但我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不可否认,心灵鸡汤文字,如今非常风行。看看微信、微博、QQ空间,以及一些生活类报纸的副刊,到处充斥着这类看似颇有哲理,充满温情、质感的文字、短章。这类文字、段子,
  切合了当前社会生活中,面对工作
  压力、情感纠结、生活烦恼,人们渴
  求指点迷津、纾解困惑的心理需求。由此,段子的写作者们给出了种种心灵鸡汤、精神药方。这些“鸡汤”“药方”,往往看似颇有营养和疗效,其文字似乎颇有哲理、深度、温度,但实际上,这些文字思想观念非常驳杂,人生观、世界观不见得正确,有些不过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粗浅总结,不足为训。其中,不少文字来自于东拼西凑,全是些“车轱辘话”,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实际上却经不住推敲,不过是些似是而非的伪真理。不客气地说,这类由生活中的鸡零狗碎熬制的 “鸡汤”文字,没多少营养;这样的由各类 “江湖郎中”开列的“药方”,非但不能对症下药,反倒容易使一些人服用后走火入魔——因为对于广大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而言,他们缺乏一定的辨析、反思能力,往往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认同了这些思想驳杂的伪真理,进而将其奉为圭臬,亦步亦趋地付诸实践。长此以往,人生如同盲人骑瞎马,后果可想而知。
  记得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他的阅读宗旨,就是几乎不读当代的文学作品。他认为,这些作品尚未经过时间的检验,其中的许多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淘汰。读这些,难免会浪费生命,甚至走入误区。唯一可靠的,是去读前人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这些作品是历史大浪淘沙过后留下来的真金。比如诸子百家,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四大名著,等等。俗话说得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书山巍峨、学海无涯,即便穷尽一生,也难遍阅古今中外经典,更何况那些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鸡汤”文字呢。做人要做一等人,读书要读一流书。满足于一些品位不高、见解寻常、思想驳杂的“鸡汤”文字,久而久之,就会使得自己的思想观念、审美水平、人生趣味变得日益世俗、肤浅和平庸,自己也变成一个善于趋避、不敢担当、不思进取、不明大义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变成患有精神、灵魂疾病的怪胎。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鸡汤”文字,算不上是“绿色”“有机”文字。熬制这种鸡汤的原料、食材,不少是被时代、世俗中某些不健康的精神激素催熟的 “肉食鸡”“速成鸡”。不惟无多少营养,还可能使人的精神、思想、意志力、明辨是非能力等出现早衰。
  而要使人的精神、才智健康成长,最好还是要看那些经典。要知道,经过传统文化滋养的古人,其生活方式是淳朴的,精神世界是纯净的,其著作的营养之丰厚,远超过当代某些心灵鸡汤的营养价值。古人的著作,都是实打实的“肉干”。如《论语》等,现在看来,真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都是干货,而且还是“绿色”“有机”产品,未经当代世俗精神毒素之污染。多享用这类人类文化的一流产品,才能成长为精神健康、志趣高远、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物,才能成为真正有益于时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犹太民族是一个弱小民族。但就是这个弱小民族,出了那么多的大人物,如爱因斯坦、马克思、巴菲特等。这与犹太民族读经诵典、重视智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关。反观我们周围,如今每天捧着手机刷屏看微信、上QQ海聊的人不在少数。寂寞空虚、无所事事,平时靠心灵鸡汤获得精神慰藉,成为这类人的生活常态。这是十分可悲、可忧的。 “鸡汤”喝得再多,也不管饱,只是自欺欺人地暂时混个“肚儿圆”罢了。靠喝“鸡汤”,最终会患上营养不良症,成为长不高的精神侏儒,永远也难成巨人。可见,再好的“鸡汤”,也仅是“汤”而已,当不得饭。 “喝汤”哪如“吃肉”?对于这类人而言,要想有点出息,要想活得充实,要想健康成长、有所作为,就要尽快抛开手机,关上电视,远离那些浅薄无聊之物——去静静地捧读几本好书,也许比什么都强。
□孙玉海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喝汤”哪如“吃肉”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文化德州】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