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报》
《烽火报》和《冀鲁日报》是抗战时期中共冀鲁边区党委、政府先后创办的机关报。为了唤醒和团结、教育广大民众抗日,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在极其恶劣环境下,创造条件编辑出版 《烽火报》和《冀鲁日报》,使之成为宣传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和斗争方针的喉舌,成为报道抗战消息揭露敌人阴谋的阵地,成为宣传、教育、组织民众共同抗日、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诞生于抗日浓烟中的《烽火报》
1938年八路军“挺纵”到达冀鲁边区后,由纵队司令部创办了刊物《烽火》,后改由冀鲁边区特委宣传部主办,成为冀鲁边区特委的机关刊物。初定为周刊,铅印,16开本。
同年10月,刊物改为报纸,定名 《烽火报》,总编辑为傅国光,工作人员20余名。起初报纸是3日刊,4开4版,每期印数2000—3000份不等。一年后,报社扩大规模达到了全盛时期,工作人员120多名。报纸也改为隔日1期,对开4版,每期印5000多份。报纸除报道本地新闻以外,还能够及时报道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对边区军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局势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报纸的消息来源,除电台收听新华社消息外,还有一条重要渠道,就是由鄂豫皖边区按时送来的中共中央所办的《新华日报》,以及新华社的油印消息小报。这就确保了《烽火报》在当时白色恐怖的环境下能在宣传导向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我党我军在冀鲁边区的喉舌。报社先后在宁(津)乐(陵)边界、盐(山)庆(云)边界一带活动,除印发党的报纸,还印发过《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马列主义初步》两本书。
为防备敌人的破坏,报社的印刷、出版始终都是在地下室秘密进行的,并且经常变换印刷地点。每次转移都是在夜深人静之时,由几十名战士和抗日群众肩扛车拉,悄无声息地把每台250多公斤重的机器转移到新地点。5年间,先后转移了20多次,从宁津县的太平店、马头孙、杨堡,到河北盐山县的张海、小山,以及东光、南皮的一些地方,行程三四百公里,共挖建了40多个地下印刷室和仓库。
纸张问题是出版报纸最大的困难之一。因为当时根据地印刷厂还担负着其它印刷任务,每月需纸不少于4吨,这还不包括机关团体用纸和油印文件用纸。刚开始,根据地所用纸张只能从敌占城市采购后偷偷运来。但由于日伪军严禁纸张出城,使得运输非常困难,根据地经常闹纸荒。
为解决这一难题,边区政府于1940年7月在宁津县曹塘村办起了自己的造纸厂。大家以桑树皮、废纸边、石灰水、米浆为原料,经过铡、泡、砸、搅等工序,很快就试制出了质量较好的毛头纸,解决了边区的纸张之需。
党政军合办《冀鲁日报》
1942年6月,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大搞“冶安强化运动”。一方面集中附近各大中城市的日伪军对冀鲁边区进行“分进合击”“张网捕鱼”,妄图消灭我军主力(当时八路军主力早已奉命转移到鲁西作战,仅留下少部兵力配合县、区武装游击队);一方面实行“囚笼政策”“保甲制度”,加强对人民的压迫统治。在县与县之间修筑深宽各1丈5尺的洪沟,在沟边筑起一堵又厚又高的墙壁,沿沟墙处每隔三五里设一岗楼,凡出入者必须经敌人岗楼的吊桥,发现可疑人员或关押审问,或当即举枪毙之。
1942年7月,在敌人的严密封锁和残酷镇压之下,边区政府机构遭到严重破坏,抗日军民进入抗战以来最为困难的时期,报社在冀鲁边界地区已无法正常印刷出版,不得不转移到河北省盐山县张海一带。隐蔽在地洞中或沿海地带坚持办报。印刷机被敌人破坏后,就用仅有的油印机坚持出版。转移之后,因为物资缺乏,报纸被迫改为3日刊,版面也缩小为4开的小4版。
1942年冬天,边区党委决定将《烽火报》与军区政治部的《前进报》合并,改称《冀鲁日报》,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寄愚兼任社长,戴夫任主编,张镛任副主编。报纸改为5日刊,版面改为8开4版。各专区都设报纸通讯员,并建立统一协调的运转站,将报纸和其它对敌宣传品秘密输送到敌占区广为传播。《冀鲁日报》与《烽火报》一样,切中时弊,宣传与发动群众共同对敌。它从创刊到终刊,一直活动在沿海地区即盐山县的小山、大付庄和海兴县的王文、苏基一带。
《冀鲁日报》在盐山出版了一年后又遭变故。 1943年6月,邢仁甫变节投靠了日本人甘当汉奸,不仅杀害了黄骅副司令和九名地级干部,还无耻地说自己是“真革命”,要求报社服从他的领导,印发他的公告。报社人员对其进行了抵制,而且很多同志都牺牲在他的枪口下。为避免遭到更大的摧残和破坏,专署和部队都转移到清河县去。这时,报社的两架石印机也在日本鬼子的“围剿”中被毁掉。此后,报社同志化整为零,隐弊在地洞、树丛和青纱帐中,以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坚持游击出版油印小报,同侵略者进行顽强的宣传战。
1943年8月,日伪军进行大扫荡,铁壁合围、梳蓖清剿。敌人曾多次以报社和印刷厂为目标进行突击“围剿”,并杀害傅国光等一批报社工作人员。为保存报社的有生力量,边区政府决定《冀鲁日报》停刊。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建立渤海区,《冀鲁日报》与清河区的《群众报》合并,改出新的《渤海日报》。
与此同时,115师挺进冀鲁边时,时任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的符竹庭还领导创办了《挺进报》《挺进周刊》;指导边区党委创办了《烽火报》;协助津南鲁北特委创办了《火光报》《斗争》《战士》等军队和地方报刊。后来沧州运河东部吴桥、东光、南皮、盐山一带冀鲁边一分区,后划归渤海一分区。 “运东”冀鲁边区第一军分区的油印小报名叫 《战地报》。渤海一分区出版有 《战士报》。
在冀鲁边还曾出现回民的《正道报》。该报是冀鲁边区回民救国总会的机关报,1941年诞生在今孟村回族自治县正道村东“千顷洼”一个地窖里。总会宣传部长韩道仁兼社长,宣传部副部长韩志鹏兼编辑主任,编辑刘昭林,通联张英珍,印刷张珍,自士英(女)管抄稿。后易名《伊斯兰报》,到惠民铅印出版。
弥足珍贵的抗战史料
从1938年秋季 《烽火报》创刊,到1943年秋季《冀鲁日报》停刊,共历时5年。期间,《烽火报》出版了3年,共印470期。 《冀鲁日报》出版了2年,共印280期。
《烽火报》和 《冀鲁日报》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始终如一地以宣传和发动鲁北冀南一带人民群众全面抗战,激发鼓舞敌后爱国军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随着《烽火报》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时的一些党政领导人也纷纷为报纸撰稿、写社论,进一步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
李先念同志曾为报纸写过社论《胜利在望》。冀南行署主任宋任穷、八路军纵队司令员肖华、政委王卓如等同志,也都为报纸撰过稿,如《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反攻时刻即将到来》《胜利属于我们》等,鼓舞了边区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1940年元旦,肖华司令员为《烽火报》的撰文中,总结冀鲁边区1939年战果:大战177次,击毙日军1923人,毙伪军3845人,俘1368人(内有军官95人),破袭铁路18次,运走铁轨91条,击毁日伪军列车12辆,破敌电话线366里,缴获步枪2193支、驳壳枪173支、机枪21挺、手枪133支,汽车、电台、洋马、军衣、粮食一大批。人民军队阵亡官兵607人,伤746人。正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使身陷黑暗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报纸还经常刊发一些对敌宣传的稿件,及时揭露妥协投降派的阴谋,对敌伪军政人员进行攻心战,不时引起侵略者的恐慌与不安。
在残酷的抗战时期,《烽火报》和《冀鲁日报》作为冀鲁边区党委的抗战喉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报道抗战消息,成为党群联系的纽带,鼓舞斗志的号角,打击敌人的锐利武器。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宣传。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烽火报》和《冀鲁日报》已经成为研究冀鲁边区抗战史的宝贵历史资料。
□本报特约撰稿人张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