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苏艳
8月17日,天不亮,德城区新华街道堤岭社区的宋双菊,早已在自己的早餐摊上忙活起来了。小摊不大,却是宋双菊一家的生计依靠。
孩子才6个月,丈夫病倒了
1996年,24岁的宋双菊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嫁给了丈夫郑国庆。婚后,她摆起小吃摊,丈夫和公公经营一家小家具店。一年后,儿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然而,就在儿子刚满6个月的时候,幸福生活戛然而止。丈夫郑国庆被查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虽然丈夫老实木纳,但宋双菊从未想过他能得这种病,辗转多家医院,看着诊断书上相同的结果,她欲哭无泪。
有人劝宋双菊,离婚吧,趁着还年轻。看着年幼的儿子,年迈的公婆,和病情时好时坏的丈夫,她心软了:“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 ”
公婆相继卧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
婆婆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三天两头的输液、住院。宋双菊忙前忙后,后来干脆学会了打针、输液,每次去药材公司拿药,熟悉的医生、护士就会说:“你又来了。 ”婆婆一病三四年,去世时拉着她的手不放,宋双菊明白:“娘,你放心,俺们能过好。 ”
2004年,办完婆婆的丧事,宋双菊除了卖早餐,收摊后还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手抓饼。正当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好转时,公公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起早贪黑攒下的两万块钱,全交了住院费。
为照顾老人,宋双菊放下了生意。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每隔两小时翻一回身……为补贴家用,宋双菊找了个给人串羊肉串的工作,虽然累点,但不耽误照顾一家老小。她忙得团团转,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祸不单行,正月里回娘家,宋双菊才得知自己的母亲也病倒了,知道女儿不容易,一直没跟她说。宋双菊心疼得直掉眼泪,把母亲接到了身边。屋里一边床上躺着一个病人,宋双菊咬牙硬撑,不让自己倒下。
“幸福就是责任和亲情”
母亲病稍好一点儿,宋双菊又拾起了卖早点的生意,为了多赚点儿,她自己和面,常年劳累,患上了腰间盘突出。有一次压面条,她实在太困,竟打起了瞌睡,觉得左手一麻,拉下闸刀,4个手指甲盖全没了,落了一手疤。
每天不停劳累,还要哄着丈夫按时吃药,手把手地帮着公公练习吃饭、穿衣,但宋双菊说只要家是完整的,就觉得幸福,“幸福对我来说,就是责任和亲情。
尽管生活不容易,宋双菊依然乐观向上,忙里偷闲,她学会了瑜伽、画画、书法,古体诗也写得像模像样。 “风疾更把腰胸挺,雨暴还当笑脸迎”,在诗里,她这样鼓励自己。
“敬佩,她是我学习的榜样。 ”作为多年的老邻居,堤岭社区办公室主任王洪娟说,宋双菊的善良和勇敢,让她钦佩。
“儿子能帮我干活了,丈夫病情控制得不错,公公身体有了好转,小吃摊也做出了口碑。 ”谈起现在的生活,宋双菊的眼里充满了笑意。 18年来,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