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牟书会 李月
8月7日,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86岁的抗战老兵王先锋,向记者讲述了他在抗战时期的故事。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王先锋老人身体健康,至今仍能看书读报。
1929年,王先锋出生于沙河辛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钱供他读书,每日除了帮父母放牛砍柴外,就是和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没想到,战争真的来了。
王先锋9岁那年,日寇侵略中国,叔叔王书琴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在敌后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在叔叔的带领下,小小年纪的王先锋也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成了一名“娃娃兵”。
参军后,王先锋先后担任勤务员、宣传员和交通员,并在激烈的对敌斗争中不断成长。 1943年,王先锋被任命为德州地委交通站第二中心站站长,活跃在禹城、平原、陵县、临邑、齐河一带,负责通信联络、文件传递、干部接送等工作。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王先锋曾在“铁壁合围”中死里逃生,也经历过“潜伏”生涯,秘密从事地下工作。 1944年初,王先锋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和群众工作。
抗战胜利后,王先锋任组织委员,负责发展党员、组建党群组织,与还乡团等顽固势力进行周旋,后任渤海军区保卫干事、保卫指导员。 1949年,他随部队参加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后又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卫战。
后来,王先锋转业后被分配到临沂市平邑县从事文教工作,1993年搬回老家沙河辛村,如今他和老伴在这里安享幸福晚年。对于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王先锋称自己从未忘却,每当看到抗日剧中那惊心动魄的敌我较量,总能想起当年的戎马生涯。
老兵档案
姓名:王先锋年龄:86岁民族:汉族籍贯: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所在部队:冀鲁边区鲁北支队担任职务:组织委员
我出生在沙河辛村,土生土长,父母都是农民,从小就在家割草、放牛,闲下来喜欢跟小朋友们玩“打仗”的游戏,特别崇拜大英雄。日本鬼子来了后,从大人口中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打仗”也变成了“打鬼子”。
虚报年龄“赖”进部队
1938年9月,肖华率领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开进冀鲁边区。队伍路过我们村时,队员们一个个穿着军装,背着背包,雄赳赳气昂昂,尤其是很多“娃娃兵”扎着皮带,斗志昂扬,边走边唱着打鬼子救中国的歌曲,看到他们,我打心眼里羡慕极了。
我的叔叔叫王书琴,他和十几个老乡在地下党员霍仙洲的动员下,参加了八路军,我再也按捺不住,也想扛枪打鬼子。当时我还不到10岁,怕部队不收,就虚报了年龄。我比同龄孩子个头都要高,身体也敦实,乍一看还真像是十三四的。
可初见部队的李青山委员,他就是不相信,叫来队伍里13岁的宣传队员和我比个头。我比过了他,但李委员就是不吐口。我就赖着不走,李委员没办法,只好把我留下来当了勤务员。平禹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我又给王其元县长当勤务员。
平禹县作为老抗日根据地之一,冀鲁边区二地委经常活动在这一带,需要一个机灵的小孩传递情报,在大家的推荐下,这个光荣的任务落到了我的肩上。从此,我除了在二地委宣传组做宣传工作,每日派发文件外,还负责向外传递情报。
扮成 “放牛娃”躲过“铁壁合围”
1942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卓绝的时候,敌人时常发动扫荡,妄图把八路军赶出冀鲁边区。
1942年腊月十二,日伪军8000余人,汽车上百辆,实行拉网篦梳式的扫荡,将我党政机关及分区区队武装力量千余人合围在张士府。日伪军形成强大的包围圈,将抗日军民全部压缩到张士府、胡家窑、郝庄以北,小胡村以南以东,李大鼻以南不足3公里的胡家窑大洼里,情况万分紧急。
当时正逢张士府大集,鬼子四面合围,炸了集市,人们纷纷四处逃散,我和二地委的十几个人被冲散了。鬼子从李太丰村赶着老百姓合围过来,眼看着走投无路了,我看到一名妇女抱着孩子牵着牛,灵机一动,让她把牛给我,装作“放牛娃”。鬼子来到跟前,那妇女喊了声“小顺子,快走”。鬼子一心要抓八路军,一看我只是个放牛娃,骂骂咧咧地走了。
为抗日,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腊月十二大扫荡,我躲过一劫。抗日机关重新恢复后,年仅15岁的我担任了二地委交通站第二中心站的站长,负责文件传递、干部接送等工作。
作为地下工作者,送情报是常有的事。但沿途有鬼子的据点,时常盘查路人,想把情报送出去不容易。一次,我接到任务,要把22个重要文件送到德县。
我把文件藏好,骑上毛驴就出发了。据点里的鬼子吃了八路军几次亏,知道城里有内线,卡子多了起来,搜查也紧了。路上,几次遇上沿线封锁的日伪军,我不慌不忙,与他们斗智斗勇,最终顺利通过,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
1944年1月,我入了党,开始从事群工工作。虽然再没能去前线扛枪打鬼子,但我知道,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固保障,要把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团结起来,一起打鬼子,这项工作同样光荣而艰巨。
就在同一年,我随地委工作组到临邑县宿安乡鲁家庙一带宣传减租减息。当时,正逢母亲去世,虽然离老家仅仅12公里,我却没能回家见她最后一面,甚至丧事也没能参加,这成了心中永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