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民工社保参保率低的背后
作者:王倩倩实习生姚晖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6.7%,而在高龄农民工聚集的建筑行业,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3.9%。
  农民工,尤其是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社保参保率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德州,农民工的社保参保率如何?他们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现实:建筑、餐饮业,社保参保率低


  “趁着还干得动,就多赚点。”谈起为何还出门打工,今年61岁的吕强云憨厚地说,这也是多数50岁以上农民工的回答。
  为了多挣点儿钱,吕强云从老家夏津来到德州,在东风路上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每天工资在120元左右。 “你看我这白头发,有人要就不错了,我又没啥手艺,只能干点儿杂活。”吕强云说,这两年工作不好找,尽管工资比工友们低一些,他依然很知足。
  “哪有养老保险,我干了快20年的建筑工,还从没听说哪个工地给交保险呢。”听到记者问养老保险,吕强云的工友董文学接过话头,他今年48岁,在工地上算“年轻”的。 “像老吕这个年纪的,都该领养老保险了,还交啥?”董文学说。
  不光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们来说也是稀罕物,“小病扛、大病挨”对吕强云和董文学来说是家常便饭。“去小门诊打个点滴都几十块钱,谁看得起? ”董文学说,流血流汗地挣点儿钱不容易,看病钱全是自个儿掏,舍不得。
  不只是建筑工人,今年20岁的李辉,在三八路上的一家酒店当服务员,工作两年,同样没有任何保险。 “刚来的时候,酒店说工作满两年就给交‘三险’,现在也没消息了。 ”李辉抱怨道。 “算了,反正我离退休还早着呢。 ”说完,李辉笑了笑。在他看来,只有“正式”单位才会给交保险。
  记者调查发现,从事建筑、餐饮、销售等行业的农民工,社保,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普遍较低,仅有个别管理、技术岗位的工作人员缴纳了社保。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大部分都缴纳了工伤保险。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工伤保险大都由工程项目部缴纳,否则就拿不到施工许可证,近年来落实比较到位。

原因:人员流动性大、劳动关系模糊,影响参保积极性


  “别说是手下的农民工,我自己都没社保。”说起为什么不给农民工缴纳社保,“包工头”庄先生有些委屈。他表示,建筑行业往往是人员随工程流动,哪里有活就往哪儿去,常常几个月就换一次工地,不知道该怎么缴纳社保,也不知道在不同地区缴纳的社保是否可以转移接续。“而且听说买社保还得从工资里扣钱,工人们也都不愿意买。 ”庄先生说。
  庄先生的说法,在建筑工余顺河那里得到了印证。
  8月8日下午4点,天气炎热,东方红路的一处建筑工地上,46岁的余顺河跟几个工友正在做着最后的收尾工作,等这边的工程结束后,他们将跟着 “包工头”转到别的工地。
  “给工资就行,入不入保险无所谓。 ”余顺河说,和大多数工友一样,自己对合同与保险等都不太关心,只要不拖欠工资,就是“好活儿”。“我觉得入不入没啥两样,还不如多挣点儿现钱。 ”余顺河说。
  调查显示,社保参保率低与建筑、餐饮等行业不规范的用工方式有关。建筑工程层层承包,资金链条薄弱,人员流动性较大,劳动关系模糊,用人单位缴费的积极性和农民工个人的参保意愿都受到了影响。
  “实在干不动了就回老家种地。 ”说到养老,余顺河告诉记者,打工20多年,换了好几份工作,从没有单位为自己缴纳过养老保险。“我在老家参加了新农保,以后也有养老金。”余顺河说,新农保交的越多,以后领的养老金也越多,但他还是选了最低档,以后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可能只够零花。
  但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缴纳社保的单位仍然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我肯定不会像父辈一样挣点儿钱就回家,所以最好还是找个有保障的工作。”年轻的李辉说,他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想找个社保齐全的工作。
  然而,找个社保齐全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顺利。“大厂子一般都至少给交‘三险’,但工资太低,小厂子工资高,可同样没有保险。 ”李辉陷入了新的矛盾。

破解:实现城乡社保顺畅衔接,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


  “农民工群体作为建筑行业一线的主力军,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市政协委员、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铁三说,今年年初德州市“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名为 《关于健全农民工保险制度的建议案》的提案,高度关注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
  “农民工的保险和其他保障一直难以落实到位,主要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推诿或拖延,不愿缴纳。 ”王铁三说,他认为之所以在各类保险中,工伤保险参保率较高,一是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二是政府部门采取了一些强制性措施。因此对于其他社会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监察力度,督促企业及时缴纳,确保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实现。
  而对于很大一部分“高龄”务工人员存在“不想入保险,只要钱发到手里就行”的想法,王铁三表示不值得提倡,因为劳动合同与保险是务工人员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前提与保障,要在求职路上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国家、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措施,以解决农民工社保问题,德州市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努力,不断探索。
  2014年9月,市人社局、财政局制定了 《德州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的衔接时点、衔接方式、资金转移、待遇领取、经办规程等11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实现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两项养老保险制度间的顺畅衔接,打破城乡分割养老保险制度壁垒。
  今年年初,我市发布的《德州市农民工权益保障3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40%以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权益保障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王倩倩 实习生姚晖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农民工社保参保率低的背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