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召开大会。
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里的王壮基塑像。
冀鲁边区和清河区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北部和东北部建立的两个抗日根据地,两区之间是惠民、阳信等七八个县的日伪顽占领区。冀鲁边区东临渤海,西靠津浦铁路、大运河,南面是济南,北面是天津,且均有敌人重兵屯守,要使边区与津浦路西的冀中区、冀南区、鲁西区等根据地从战略上打成一片,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向东南开辟黄河西北岸的鲁北东部游击区,与黄河以南的清河区抗日根据地打成一片,才是边区根据地唯一可行的发展方向。
清河区拥有广饶、寿光、高苑、青城、邹平等16个县, 400万人口。杨国夫、刘其人、景晓村等指挥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主要活动在小清河以南的益都、临淄、广饶、寿光一带。如果冀鲁边区与其打成一片,不但可以互相支援、相互策应,机动的余地更大,还可使冀鲁边区经清河区穿越鲁中区,与在鲁南区的山东分局、一一五师师部取得联系。
1939年5月,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指示清河区党组织集中山纵三支队主力,争取打通与冀鲁边区的联系。同年7月,也给冀鲁边区发去了电报。 1941年春,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再次指示两区党委向对方方向发展,打通两区联系。为了打通两区之间的联系,使两区连成一片,冀鲁边区和清河区的党组织和军队,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接上期)
根据山东分局和一一五师关于开辟鲁北、打通与清河区联系的指示,冀鲁边区主力部队决定南下。但是,要想与清河区打成一片,面临的困难也很大。日军为了限制两区向鲁北东部发展,除了在黄河两岸修筑了大批据点、岗楼,驻扎重兵进行封锁以外,还派遣一个联队的兵力占据鲁北东部的惠民、阳信、滨县、沾化、利津等县城;而国民党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副司令薛儒华与张子良、王福成、李光明等数股顽军,则长期盘踞在这些县的广大农村,与日军一起组成了密不透风的黑暗王国,横亘在两区之间,使两区抗日部队无法接近,更难以互相支援、配合作战。
鉴于这种情况,冀鲁边区党委和一一五师教导六旅研究决定:集中全旅兵力,从正面向惠民、滨县、利津、沾化、阳信一带挺进,打几个胜仗,歼灭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与此同时,在这些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控制黄河沿岸地区。
架起空中桥梁
用生命换来的第一份电报
为了顺利南下,在出兵之前,边区党委一面调集部队做好准备,一面以教导六旅的名义给清河区的山东纵队三旅写了一封信,要第二军分区领导派一名可靠的秘密交通员,将信送过黄河,交给清河军区司令员兼山东纵队三旅副旅长杨国夫。这是一个非常艰巨、危险的任务,要穿过惠民等好几个县的敌占区,步行数百里,经过黄河等几十个关卡,困难重重。万一被敌人查住,不但要牺牲生命,更严重的是党的战略机密就会泄露。事关重大,第二军分区领导经过再三斟酌,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长期在黄河沿岸活动,熟悉地形、敌情的商河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小学教员王壮基。
王壮基,中等个头,方方的脸,长得浓眉大眼,仪表堂堂。他接受任务后,深知责任重大,将密信藏在棉袄的棉絮里,化装成商人,巧妙地躲过日伪顽军的盘查,经惠民、滨县过了黄河,于1940年10月在清河区的广饶县北部找到了清河区部队和清河区党委机关。杨国夫司令员像接待贵客一样,热情接待了王壮基,询问了冀鲁边区的斗争情况,并给冀鲁边区党委写了复信。王壮基住了几天,临回边区前,杨国夫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冀鲁边区的第一个使者,希望你能够经常来。 ”并派了一支小部队一直把他护送过小清河。当王壮基把复信送到教导六旅旅部时,大家都高兴极了。教导六旅代旅长、政委周贯五和区党委负责人张晔、李启华、旅政治部主任杨忠等人仔细地阅读了清河区的复信。信上说:他们也接到了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要求跨过小清河、开辟黄河东南岸地区的指示,但因这一带敌情严重,开辟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希望两区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导六旅旅部经过研究,决定派王壮基再渡黄河,把边区的电报密码送到清河区,以便沟通两区的空中通讯联络。
周贯五把王壮基找来,将密电码交给他,郑重地说:这是一项绝对机密的任务,不准泄露给任何人,要千方百计把密电码送到清河区,亲手交给杨国夫司令员;遇到危急情况时,首先把密电码销毁。王壮基接过密码本,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请首长放心!我一定把密电码送到。万一出了事,我也决不让密电码落到敌人手里。 ”说完,迈着坚定的步子又上路了。
半个多月后,冀鲁边区收到了清河区发来的第一份电报,空中联络终于沟通了!人们雀跃欢呼,庆贺这个难得的喜讯。但是,一个不幸的消息很快传来,王壮基壮烈牺牲了。惠民县地下党组织通过种种关系,多方打听,了解了王壮基被捕牺牲的详细经过。
王壮基壮烈牺牲
1940年 12月中旬的一天,王壮基告别了杨国夫司令员,冒着怒号的西北风和纷纷扬扬的雪花,朝着黄河岸边疾走,很快便来到了临近渡口的黄河大堤前。他跨上大堤,迎着哨卡上的两个伪军走去。
“干什么的? ”不等王壮基靠近,两个伪军便凶神恶煞般地吼了起来。
王壮基十分沉着,装着恭恭敬敬的样子,掏出两支香烟递过去,殷勤地笑着说:“老总,今儿轮到你俩坐班?哎呀,这么大冷的天,还抱着枪在外面转悠,真是遭罪,咋不回屋里取暖? ”
“妈的,少废话!”两个伪军把香烟别在耳朵上,仍旧气势汹汹地喝问:“你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是说假话,老子就崩了你,枪子不是闹着玩的。 ”
“对对,枪子不是闹着玩的。 ”王壮基装着胆怯的样子,后退了半步,“不过,俺可是良民,你俩不信,到齐河镇上打听一下,俺是和仁堂药店的掌柜,做药材生意的。 ”他说着,摸出几张“准备票”(当时汪精卫伪政府发行的钞票),笑嘻嘻地递过去:“老总,算是兄弟请客,买碗酒暖暖身子。 ”
那两个家伙接过票子,呲着一嘴狗牙笑了。然后,在王壮基身上胡乱搜了一通,便挥挥手放行。
王壮基一边掸掉身上的雪花,一边跨上了渡船。船夫拔起竹篙,轻轻一点,小船便逆着北风朝河心驶去。王壮基站在船板上,望着漫天的雪花一片片无声地落进水里,浑浊的河水静静地向东流去,心里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朝四周悄悄瞥了一眼,接着用手摸了摸黑缎棉袍的衣襟,嘴角露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
他的棉袍衣襟的夹层里,藏着清河军区杨国夫司令员给冀鲁边区的一封信。这封信如果落到敌人手里,就泄露了两区准备打通联系的计划。王壮基已经闯过了一关,但对岸滩头上还有敌人的哨兵。想到这里,他的心又揪紧了。
渡船很快便靠近了河滩。滩头上两个守卡的伪军,披着黄狗皮似的破大衣,肩上荷着枪,眼睛盯着渐渐驶近的渡船。渡船停稳后,王壮基跨上码头,提着棉袍的下摆,迎着敌人走过去。一个伪军将他的内外衣的口袋全翻遍了,又检查了鞋帽,结果一无所获。但这家伙不死心,仍然在王壮基身上摸摸捏捏。敌人的魔爪摸到了棉袍的衣襟,觉得里面的棉絮有些异样,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狞笑:“想骗老子,没那么容易,棉絮里藏的什么,拿出来看看。 ”
王壮基平静地回答:“老总,那是几张钞票。不瞒你说,俺生来胆小,身上有了几文,就常揣在烂棉絮里,恐怕别人偷去。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金灿灿的镀金怀表递过去。一个伪军劈手夺过怀表,另一个伪军则拔出匕首,在衣襟上使劲一挑,棉袍顿时豁开了一道半尺来长的口子,棉絮露了出来。
王壮基见事已至此,只好先下手为强,朝拿匕首的那个家伙鼻梁猛击一拳,接着又飞起一脚,踢倒了另一个伪军。随后,顺着大堤,拔腿就朝东北方向猛跑。
“快、快、快来人啊”“抓八路,八路跑啦! ”两个鼻青脸肿的家伙从地上爬起来,一面叫喊,一面放枪。喊声和枪声,惊动了黄河大堤上岗楼的敌人。敌人追了出来,岗楼上的机枪也疯狂扫射起来。
突然,王壮基感到右腿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有些麻酥酥的,接着就栽倒在地上。他挣扎着坐起来,撩开棉袍一看,只见大腿已被打穿了两个洞,鲜血顺着裤腿汩汩往外流,染红了地上的一大片白雪。“把信毁掉!”王壮基脑子里飞快闪过这个念头,迅速从衣襟里抽出信纸,撕碎后塞进嘴里,使劲嚼了一阵,便往肚里咽。可是,因为跑得剧烈,喉干舌燥,粗糙的信纸怎么也咽不下。他又使劲咽了几次,卡得眼睛翻白,喉咙里的血都咯出来了,还是没有咽下去。敌人渐渐逼近,情况十分危急。王壮基从嘴里吐出信纸,看到信纸上殷红的血迹,顿时眼睛一亮:腿上的伤口有两个枪眼,子弹射进去的那个枪眼很小,但子弹窜出去时炸开的那个枪眼大,足足可以藏一团信纸。他背对着距离仅十几步远的敌人,曲起右腿,将纸团狠命朝伤口一塞。纸团深深地藏进了大腿,王壮基也疼得昏迷过去。
等到王壮基苏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被敌人关进了监狱。敌人把他吊起来拷打,要他说出机密。他只是闭目微笑,一字不吐。王壮基连续遭受了两天两夜的严刑审讯,四肢全被打断,仍然守口如瓶。敌人无可奈何,最后对他下了毒手。
王壮基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架起两区联系的空中桥梁,无线电波在黄河上空回荡,恰似敌人无法砍断的蓝天长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