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接连两日,发生在湖北荆州和广西梧州的两起电梯事故,引起市民广泛关注——
电梯“伏”隐患,谁来守安全
作者:王倩倩



  7月26日,湖北荆州某商场内,一女子被卷入运行中的电梯内;7月27日,广西梧州,一名一岁多的幼儿手臂卷入电梯,左手臂受伤严重。
  近日,接连发生的两起手扶电梯“吃人”事故,把电梯运行安全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我市电梯运行状况如何?怎样避免事故发生?记者进行了调查。

  电梯上,市民开始小心翼翼


  “以前没注意,自从看了新闻里那个年轻妈妈被卷了进去,乘电梯都提心吊胆的。 ”7月28日下午,正在澳德乐时代广场购物的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4岁的儿子很喜欢乘电梯,每次来超市都要上上下下好几趟,得知荆州和梧州的两起事故后,她从心里感到后怕。
  “这几天新闻老说紧急按钮能救命,这不,遇到手扶电梯我都不自觉地看一看。”家住新城市花园小区的卢女士说。
  记者随机调查了15名市民发现,其中2人早就注意过手扶电梯上装的“紧急制动键”,9人是从最近的新闻中认识的这个 “救命按钮”,其余4人从未听说过。“就算没出电梯事故,这样的安全常识也应该普及。 ”卢女士说。
  调查显示,随着两起事故的发生,市民乘坐电梯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采访中,记者还是注意到市民乘电梯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男子将身体靠在扶手带上,和后面的朋友聊着天;一位年轻女子上了扶梯就盯着手机看,完全不管身边的小男孩就蹲在电梯上。
  来自市质监局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全市电梯总量约6000台左右,并以每年25%左右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据介绍,全市电梯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手扶电梯,包括带踏板的手扶电梯和无踏板的自动人行道;二是垂直电梯。
  手扶电梯主要应用于商场超市,占比不大,居民住宅、写字楼等多为垂直电梯。而垂直电梯酿成的伤亡事故也屡有发生。 7月30日,浙江杭州一名24岁女子正想走出电梯时,电梯突然坠落,女子头部被夹身亡;7月15日,沈阳华阳国际大厦的电梯由27层向1层运行过程中发生滑落,12人不同程度受伤……

  电梯维修保养市场乱象丛生


  电梯事故频发,原因何在?一项调查显示,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电梯制造质量问题占16%,安装问题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维保不到位成为影响电梯安全的主要原因。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小电梯维保公司为争夺市场,有时会低价竞争,导致管理不完善、维保人员技术水平差、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工作已有10多年的于鹏说,在他们业内,有“电梯安全,三分靠生产,七分靠维保”的说法,但电梯维保乱象早已有之。
  按照规定,电梯维保单位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电梯困人故障、事故报告后,维修人员要在半小时之内抵达现场救援和处置,但据于鹏透露,一些小的电梯维保公司并没有专门的维保人员,而是雇用其他公司的员工做兼职,或聘用毫无经验的学徒工。“根据规定,电梯类特种设备的维保人员是不能做兼职的。 ”于鹏说。
  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等特种设备的专业人员需要持证上岗。但在于鹏看来,能独立完成电梯维修任务就算熟练工,而对于《电梯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证件,一般公司都不作严格要求,“进了公司再考就行,实在不行,可以从网上买,1000多块钱就搞定了”。
  记者在淘宝网上以 “电梯维修证”“电梯操作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果然发现了数家“卖证”的教育培训机构,价格在几百元到1500元不等,其中一家店主表示,“不用考试,不需培训,只要把材料发过来,一个月左右就能拿证”。
  按照国家规定,电梯维保单位应至少每15日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备案,每次维保必须有两个工作人员到场,每年还要有两次专项保养。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偷工减料”。
  因为维保费用都由小区物业出,为了省钱,他们会找报价更低的公司。于鹏说,维保公司为降低成本,派给每个维保工的维保量就会大大增加,多达60项的维保内容根本无法完成。为了完成工作,有的维保工人就会走过场,该做的检查不做,从而埋下安全隐患。

“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4月打响,持续至年底


  针对部分电梯管理责任主体不落实、维护保养不到位、维修不及时以及部分电梯维修更新资金困难等隐患,今年4月17日,德州市质监局成立了全市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领导小组,一场“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也随之拉开序幕。
  这场为期8个月的 “大会战”,将持续到年底,对我市电梯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及时消除发现的事故隐患和风险,提高电梯安全运行保障水平。 “目前大会战已进入重点督察阶段,对存在使用时间长、使用强度大、配置水平低、管理力量弱等安全隐患的电梯进行重点排查。 ”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
  市质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如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使用单位(使用管理人)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在电梯口的显著位置设置停用标志,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检修。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
  根据7.26湖北荆州市自动扶梯事故调查的初步结果,7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下发《关于立即开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检查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在8月10日前对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逐一进行针对性检查,重点检查检修盖板、楼层板、防护挡板以及梳齿板等,发现隐患的立即停止使用。
  “乘坐时上蹿下跳、用脚踢、乱按按钮等行为都会影响电梯运行。”市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电梯事故频发让人们开始关注电梯使用安全常识、逃生知识,却忽略了乘坐电梯时的不文明行为,这也是安全隐患之一,呼吁市民养成文明使用电梯的习惯,更好地拧紧安全阀门。

相关链接:网传电梯安全“盲区”系谣言


  荆州电梯“吃人”事发后,网络上出现了不少针对该事件的“科普帖”。部分网友称:电梯上中盖板确实是盲区,而前板和后板安全,“千万记住第二块最危险!第一块可以踩,第二块千万不要踩!下面是空的而且容易卷进去!”
  一时间,“踩一跳二”的“电梯避险方法”充斥网络。
  对此,奥的斯南京分公司安装部部门负责人表示:“踏板下面都是有安全感应开关的,每个厂家设计时都用螺丝或者其他方式固定,也就是说,一旦踏板拿开了,电梯是不应该继续运行的。 ”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电梯分委会委员黄文和表示:“任何一个质量过关的扶梯,这三块踏板都是安全的,而且并非只有第二块踏板下面是空的。三块踏板下都是空的,只是大小不同。安装好的扶梯,这三块踏板都是固定好的。因此质量过关的扶梯,大家可以放心乘坐。 ”
  随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辟谣帖,表示“如果电梯踏板上真存在一个‘千万不要踩’的‘最危险’‘盲区’,每天成千上万人使用手扶电梯要死多少人?类似手扶电梯吞人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电梯故障或维护不善导致的,属于极小概率事件。安全的电梯哪块踏板都安全,不安全的处处皆危险。 ”
   □本报记者 王倩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梯“伏”隐患,谁来守安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