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50710期 >> 第08版:往事
王宣庙的兴衰
  在陵城区神头镇圈刘村的东边,笃马河连拐两个弯,犹如一条白龙盘踞于此,曾经一度辉煌的王宣庙就位于北岸——
□齐宝江
  王宣庙的地理位置特殊,旧时为德平、陵县、德县三地的交界,属于德平县的边缘。
王宣其人
  《德平县志》记载:“王宣以子麟趾赠直隶知县。 ”“王麟趾,字明野。性敏慧,读书一过不忘,万历巳卯举于乡;明年成进士。历知涞水内、黄河内县事,授南京浙江道监察御史。遇事抗论不避权贵,谪徐沟县丞,迁洧川县擢户部主事,两畿晋邓之间,多称其直节。 ”
  王宣生活于明朝万历年前后,因儿子位显名重而被皇上恩封知县,像他这样的官宦人家在地方可谓名门望族。按传统习惯,有了功名的人倡修家庙,于是王宣创建了一座“王氏宗祠”,俗称“王宣庙”,村名也随之被称为王宣庙。
  据说历经改朝换代,王宣的后人定居他乡,他的弟弟王东一支也迁往义渡口乡潘家村,此后王氏庙祠就破败了。不料,到清朝年间,有一个叫杨卞郎的人使王宣庙复兴起来。

王家后人义救杨卞郎

  相传杨卞郎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今神头镇大柳店人。他守信重义重修王宣庙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
  明末清初时,杨卞郎率兵迎击南下的满清军队,一日拂晓,因寡不敌众退至王宣庙前,眼看要被清兵追上,情况十分危急。这时,看庙的一位老人忙叫众人躲进了一间屋子,只听外边一片嘈杂,清兵渐渐朝远处去了。杨卞郎因为连日征战极度劳累,昏睡过去,过了很长时间才醒来,他们走进村子一问,才知道此处叫王宣庙。
  守庙的老者是最后一位王宣后人,当时河边大雾弥漫,遮掩了角落中的这座破庙,他骑上杨卞郎的战马,引开敌兵沿河向南一路狂奔,不幸被追上杀害了。杨卞郎仰天长叹,挥泪而去,留言道:“待来日,我要重修王宣庙,报答舍身救命之恩! ”

重修王宣庙

  康熙年间,杨卞郎偃武经商积攒起巨款,终于在王宣庙原址上建起了一座辉煌的庙宇。
  据旧《陵县志》记载:“王宣庙,城东北三十五里,祀东岳、天齐,内有十阎君与药王、癍疹诸殿及土地祠。 ”
  民间传说,整个院落除了前殿、后殿、西廊、东庑,正中建有一座塔,杨卞郎按照救命恩人的样子塑了一尊铜像供奉在里面。他还专门修了一条路,从大柳店向北直通这里,时常前来祭拜。为了庙中香火旺盛,这里每年正月十三举行游庙活动,三月十五开始赶五天庙会,几百里以外的商人也来做买卖。
  入清以后,德州运河区域的贸易迅速发展,民间宗教信仰兴盛,山陕等地大批商人涌来,他们多以寺、观、宫、庙作为商帮会馆和经营场地,遍布城乡。王宣庙依傍笃马河,村西是南北官道,南边的德(平)陵(县)道直达德州运河,旱路水运都比较发达,又地处几个县的结合部,所以也成为商业运作的宝地。民为邦本人以财聚,复兴的王宣庙正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物。
  到清朝后期国体衰萎,运河停运。传说因为王宣庙里各路神仙都有,德行浅的人在这里待不住,所以住庙的人越来越少,庙会萧条风光不再。
  圈刘村有个秀才叫刘分,一天夜里杨卞郎托梦给他,说“刘分秀才,天榜有名”,请他在庙里当先生教孩子们念书,千万别断了香火。自此,王宣庙又做了一个阶段的学房,后来就逐渐沉寂了。
  圈刘村以刘氏祖上经营罗圈而闻名,它一直与王宣庙相伴。至今村东的庙台遗迹尚存,有一大片农田仍被人们称作“王家地”。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形成了一处集贸市场,又呈现出繁荣景象。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宣庙的兴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