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第二章 针锋相对反“磨擦”
作者:未完待续

邯郸起义后,高 树 勋(右三)与邓 小 平(左一)、刘 伯 承(左四)等合影。



率军起义的高树勋与驻地老百姓谈话。



拔除日军据点。



  (接上期)

团结高树勋(下)


  八路军“挺纵”在乐陵城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分裂、破坏抗战的阴谋活动,号召群众起来进行坚决的斗争,不给“二政权”纳粮纳税,紧密团结在抗日政府周围。并将梁连成、高华胜、刘明福等人当场处决,100多名俘虏经教育后全部释放。
  这一仗沉重打击了马皋如等人的嚣张气焰。他们的“二政权”原来神气活现地催粮逼款,此后,都隐匿到一些地主民团或土匪窝中。后来,仍怕不安全,一律随高树勋的部队行动,成了不起作用的空架子。
  马皋如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在征粮问题上大做文章,直接挑动高树勋部与八路军发生“磨擦”。
  1939年初春,全区出现了严重的春荒:粮食没有了,只好用玉米芯、地瓜藤等充饥,数万部队的军粮成了大问题。为了减轻边区人民的负担,肖华等“挺纵”领导带头挖野菜,吃糟糠,千方百计地节约粮食,渡过难关。同时,肖华从抗日大局出发,仍指导各地克服困难,尽力帮助高树勋的部队搞好供应。
  但是,高的部队和其他国民党部队一样,军纪败坏。他们鱼肉群众惯了,吃着细粮、肉菜,还常常四处掠夺,甚至扮成土匪,夜入民宅进行抢劫。有一次,在乐陵朱集的高部士兵,白天到酒店里吆五喝六,大吃大喝,最后分文不付,扬长而去,晚上又蒙着黑纱,扮土匪抢劫了焦村地主王之明。至于敲诈勒索,吊打群众,糟蹋民女……更是屡屡发生,不计其数。地方抗日政府曾几次写信给高树勋,要他阻止这种军纪败坏的行为,保证此类事情不再发生。高树勋对此很不高兴,以为是八路军有意诬蔑他的部下。
  马皋如见有机可乘,就在高树勋的部队中到处煽动:“咱们为了抗日在枪林里钻,共产党政府在背后捣咱们的蛋,不叫吃饱饭,咱们跟他来硬的,看谁斗得过谁。 ”挑动高树勋部队官兵与八路军对立的情绪。同时,又操纵随军的“二政权”,让他们出面,在高的部队保护下,四处催粮派款,刁难区、乡政府,制造了一系列“磨擦”事件。
  一天,宁津县“二政权”县长刘松龄带着高军一个排,到二区要粮要款,开口就要粮食数千斤、钞票几万块。抗日区长李武训回答:“眼下春荒,家家都揭不开锅,哪来这么多粮献?再说,本区军粮早已如数上交……”
  不等他说完,刘松龄就吼道:“好个李武训,竟敢违抗军令!来啊,给我吊起来打! ”一时拳打脚踢,棍棒交加,当场把李武训活活打死。之后,在盐山、庆云、南皮等县又多次发生这种事件。抗日政府工作人员惨遭荼毒,有的给了粮款,仍被吊打致死,全区抗日军民对高军的行为气愤已极,纷纷要求给予严厉制裁。
  各地抗日政府一面与高军各部交涉,一面四处张贴布告,重申:除抗日政府外,其他单位均无权征派粮款,军队供应有困难,应与抗日政府协商解决,不得擅自征派。但在马皋如等人的煽动下,高树勋的部队不但不收敛,反而更加横行无忌,四处催粮逼款。另外,还派兵到处撕毁政府布告,抓走抗日政府的工作人员。高部的行径,引起八路军指战员的极大愤慨,纷纷要求给予严厉制裁。
  在这种情况下,肖华等“挺纵”领导冷静地分析了情况,认为这又是马皋如等反共分子的新阴谋。如果不迅速粉碎这一阴谋,照此下去,难免会有大的冲突。肖华亲自去找高树勋交涉,高树勋起初气粗声高,不承认他的部下有违纪行为,反而把责任都推到八路军战士身上。肖华据理力争,列举种种事实,说明高的部队胡作非为、危害百姓。同时,严肃指出,在粮荒严重之时,军粮问题要与各级抗日政府协商解决;否则,群众和他们斗争,他们也征不到多少粮食,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都要他们承担。
  肖华最后说:“高军长,你不觉得这是有人在背后捣鬼,企图坐收渔利吗? ”高树勋听出话音,沉思起来。在事实面前和肖华的劝诫下,他终于口头上答应了两个条件。一、在各地抗日政府的协助下,解决军粮问题;二、立即放回被扣的抗日政府工作人员。
  冀鲁边区军民坚持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注意斗争策略,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始终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通过这几次斗争,教育了高树勋,粉碎了马皋如等人的反共阴谋。
  自1939年1月起,日军开始回师“扫荡”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运用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战术,连战连捷,取得了韩家集、灯明寺等数次胜利。但是,高树勋始终沿用国民党部队那套老战术,既不肯作战略转移,又不愿化整为零,缩小目标,常常久驻一地不动。肖华多次劝他,他却不听。结果,他的部队在善化桥、刘背津、罗张家三次遭日伪军袭击后,又在乐陵县宁家寨被日伪军团团围住,处境十分困难。
  宁家寨位于乐陵与宁津交界处,是个有1000余人的大村子。村外筑有寨墙,只有东、西两门可以出入。出东门一公里是韩寨,出西门往西北方向是五纸坊。驻在这一带的高树勋部队有2000人,并拥有钢炮10门、轻机枪10挺,但部署分散:除军部带警卫连驻宁家寨和三连驻韩寨外,其他部队都驻在五纸坊一带,相距较远。
  7月11日深夜,日军司令官宫泽文雄侦知“挺纵”部队已离开宁家寨附近,开往南皮,高树勋部队孤立无援,便集中庆云、盐山等地的日伪军1000多人,携带八二炮4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40多挺,分乘20多辆卡车,突然奔袭、包围了宁家寨。次日拂晓,日军从四面发起进攻。高部警卫连依仗土围子拼死抵抗。日军来势汹汹,火力很猛。高树勋眼看宁家寨即将失守,急令周围部队赶来救援。
  五纸坊一带的部队还没有靠拢宁家寨,就遭到日军外围部队的阻击。这些国民党的军队,平时骄狂自大,目中无人,实际上战斗力很差,遭遇日军的凶猛火力,趴在地上不敢起来。日军趁势一冲,几个连队顿时全垮了,七零八落地溃不成军。
  韩寨的三连是高军中战斗力较强的连队,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去支援。从韩寨到宁家寨,要经过一片高高隆起的平坡。三连刚上坡,就遭到日军10余挺机枪的扫射,不一会儿全连覆没。
  高树勋孤注一掷,下令向西突围,想和五纸坊的部队会合。但日军的两挺重机枪喷着火舌,紧紧地封住了西门。士兵一露头,就纷纷中弹倒下,两次突围都被打回来。
  下午,日军见高树勋顶不住了,就派人喊话,要他投降。同时,火力也开始减弱下来。高树勋拒绝投降,一面下令部队死守宁家寨,一面向国民党地方武装吴桥张国基、德平曹振东发报求援。但张、曹为了保存实力,装聋作哑,袖手旁观。高树勋眼见张国基、曹振东见死不救,只得向“挺纵”求援。
  黄昏时分,肖华接到高树勋的求援电报,立即下令各部队准备驰援宁家寨。晚上8时,肖华率部队在浓浓的夜色中急行军25公里,深夜1点左右,赶到了宁家寨附近。
  这时的宁家寨,黑乎乎地突出在地平线上。村子的四周,日军燃起了数十堆篝火,刺刀在火光中一闪一闪地发亮。担任警戒的日军,时不时地打着机枪,枪声尖厉地划破了沉寂的夜空。
  深夜2点钟,八路军发起进攻。战士们潮水般向敌人涌去,密集的弹雨飞向敌军阵地。日伪军顿时死伤一片,乱作一团。高树勋见救兵已到,便下令部队冲出村来。日军腹背受敌,又不明虚实,只听见怒潮般的吼声、枪声和脚步声,急忙下令撤兵。西北部的敌军主力一溃退,八路军以排山倒海之势猛追过去。敌人正仓皇逃命,不料又遭到李宽和率领的津南支队的迎头痛击,顿时狼狈不堪,争先逃生。八路军追杀了一阵,因为天太黑,怕伤了自己人,就收兵返回宁家寨。
  战后清点战果,仅八路军 “挺纵”就击毙日军60多人、伪军100多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200多支和其他一些军用物资,还生俘了2名日军军官。
  这一仗,八路军从万分危急中解救了高树勋,使他看清了在抗日救国中,只有共产党和八路军是能真诚相助的,反共“磨擦”是没有出路的;也使他看到了张国基、曹振东这类“同党”的真实面貌。因此,他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八路军的看法。他一见肖华的面就拉着手不放,连声说:“谢谢!谢谢肖司令! ”
  肖华说:“高军长,不是早就说过,真正抗日的必将助之,破坏抗日的必将除之吗?我们是从不食言的!”高树勋连忙说:“贵军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钦佩!鄙人受教不浅哪! ”
  不久,高树勋带着部队撤离边区,越过津浦路向西去了。后来,他在濮县扣押并处决了投敌叛变的十军团总司令石友三;解放战争中,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邯郸率军起义,投入人民的怀抱。他曾感慨道:“共产党教会我做一个真正的人。在中国,唯有共产党是长存的!”
  团结争取高树勋,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共阴谋,共产党和八路军在边区开拓了一个新的局面,这完全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
(未完待续)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第二章 针锋相对反“磨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