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第一章 边区来了八路军
作者:未完待续

八路军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增援冀鲁边区。



日军占领德州城后,沿着津浦线向南行进。



中共津南工委负责人马振华



中共冀鲁边工委书记于文彬



中共冀鲁边区特委书记李启华





  (接上期) 1938年2月,冀鲁边工委书记于文彬在盐山保卫战期间,因手枪走火牺牲,冀鲁边工委与中共山东省委失去联系。马振华派政治交通员李广文找到了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长姚依林,向他汇报了冀鲁边区的情况。河北省委派杨靖远、李启华、史甄、赵焕文、杨希玲(又名吕器)5人来冀鲁边区工作,杨靖远任三十一支队副司令员,负责军事领导;李启华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持地方党的工作;史甄、赵焕文、杨希玲暂在政治部做宣传工作。三十一支队与上级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杨靖远、李启华等到边区后,加强了对三十一支队政治和军事的领导,同时积极进行地方党组织的重建工作。同年9月上旬,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中共冀鲁边区特委在乐陵成立,李启华任特委书记,周东光任组织部长,李广文任宣传部长,马振华任民运部长,张博(张岫石)任秘书长,马英奇任巡视员。特委隶属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因北方局直接领导有困难,暂由冀鲁豫省委代管(后改为冀南区党委代管)。同时,还建立了津南专署。因冀鲁边区区级政权尚未建立,由冀南区行政主任公署代管,列为冀南第六督察专员公署,杨靖远任专员。专署先后辖东光、盐山、吴桥、新海、鬲津、靖远、南皮、沧县、宁津、振华、乐陵、无棣、庆云、新棣县政府。
  为开辟抗日根据地,自1938年1月至5月,三十一支队东征西讨,先后取得了收复盐山、保卫盐山、攻克无棣、消灭板打营伪军、占领董村、夺取庆云、光复乐陵的胜利,初步建立了西至董村,东至庆云,包括盐山南部和乐陵大部的根据地。三十一支队连战连捷,在边区声威大震。各地青年纷纷报名参军,队伍很快扩大到近2000人,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战斗力大为提高。
  三十一支队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为了控制共产党的活动,收编了冀鲁边区几股较大的地方武装,编为3个旅,并委任刘景良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与三十一支队为敌。 1938年5月,刘景良打着“恢复山东行政统一”的旗号,向三十一支队驻防的庆云、乐陵两城发动猖狂进攻。为了保卫根据地,三十一支队与敌人展开了一场生死的较量。
  5月初,刘景良带领200余人进驻庆云城附近的大刘庄,准备进攻庆云城。杨靖远率三十一支队一路一部、九路和十八路趁敌人立足未稳,夜间突然出击,将刘景良打得措手不及,率部逃窜。中旬,刘景良又带一个旅的兵力侵犯乐陵城。邢仁甫率一路一部、二路和特务团坚守城池。刘景良久攻不下,其后方局势又不稳,遂与三十一支队谈判。刘景良提出要由他委派一名乐陵县长,执掌政事。邢仁甫答应了刘景良的条件,并提出乐陵县长要保证三十一支队军需,不干涉军事。之后,刘景良撤兵。不久,刘景良派牟宜之任乐陵县长。出乎刘景良意料的是牟宜之受共产党影响,坚持抗日,反对“磨擦”,同当地军民关系融洽。
  6月12日,刘景良又纠集两个旅的兵力,兵分两路,包围庆云和乐陵城。刘景良亲率一个旅兵临庆云城下,与杨靖远对垒。是日,三十一支队政治部副主任李启华及赵焕文等人在去乐陵途中被刘景良部绑架。深夜,杨靖远率一手枪队突袭刘景良司令部,活捉其参谋长以下官兵20余人。此时,刘景良恼羞成怒,强攻庆云城。杨靖远、范普权等率三十一支队战士凭险固守,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激战中,刘景良被击伤腿部,其部暂时后撤,另一路顽军仍然围攻乐陵城。
  三十一支队在固守庆云、乐陵城的同时,派李广文、冯景恩赴河北省南宫县,向冀南军区告急,并被特许参加了冀南区党政军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会议由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主持,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作了重要报告,并宣布了中共中央和冀南区党委的决定:鉴于冀鲁边区战略地位很重要,决定把这个地区由山东划归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一二九师领导,责成冀南区代管;派一二九师的津浦支队和一一五师的永兴支队,挺进冀鲁边区。同时,派区党委宣传部长马国瑞作为冀南区党委驻冀鲁边区的党代表,随同两个支队一同前往,负责领导冀鲁边区的全面工作。徐向前还宣布:两个支队及边区地方武装,由一二九师统一指挥。
  不久,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到达夏津县的消息传来,刘景良闻讯急将围攻乐陵、庆云的部队撤回惠民。
  津浦支队的前身,是由八路军一二九师抽调50多名营连级干部组成的挺进队。 1937年11月,挺进队及其收编的地方武装,统一编为八路军抗日游击东进纵队,陈再道任司令员,李菁玉任政委。1938年2月,组成津浦支队,孙继先任支队长,王育民任政委。津浦支队的任务是:挺进鲁西北的高唐、恩县、夏津、武城等县开展工作,进行游击战争,破袭津浦铁路,配合徐州会战,打开通向津浦路东冀鲁边区的通道。
  永兴支队由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第二营组成。这个营分散活动于正太铁路沿线南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展到1000余人。 1938年5月,扩编为10个连,曾国华任支队长,李宽和任政委,龙书金任副支队长,并奉命下太行山,东进到河北省南宫地区接受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冀南军区政委宋任穷的领导和指挥。 6月底,永兴支队穿越津浦铁路向冀鲁边区挺进。
  津浦支队和永兴支队于1938年7月8日到达乐陵县城,与三十一支队会师,胜利完成了挺进冀鲁边区的任务。
  永兴支队、津浦支队与三十一支队会师的当日,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马国瑞任书记。接着,军政委员会决定取消“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名称,改编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不久改为平津支队),任命邢仁甫为支队司令员,冯鼎平为副司令员,崔岳南为政治部主任。
  为巩固根据地,壮大抗日声威,军政委员会对边区周围的反动顽固武装展开了军事斗争。刘彦臣率部与三十一支队搞“磨擦”,屡次扣押共产党过往工作人员,挑起事端。永兴、津浦两支队到达乐陵后,曾两次邀请刘彦臣谈判,但都遭到拒绝。这时,刘彦臣的6个大队驻在王信、毛集、黑牛王村一带。 7月23日,曾国华率永兴支队一营、邢仁甫率平津支队一部攻打王信、毛集,永兴支队副支队长龙书金带领二营,杨靖远带领平津支队另一部攻打黑牛王。激烈的战斗从中午打到晚上,顽军大部被歼,刘彦臣只带一人化装逃走。永兴支队、津浦支队乘胜解放了宁津县城,活捉了伪县长张伯荣等人。这时,盘踞在盐山县一带的地方势力仉鸿印、韩树元、杨朋祥归降八路军,宁津、乐陵、庆云三县连成一片。
  八路军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的到来,使得边区军民备受鼓舞,敌人闻风丧胆。抗日势力西到津浦线,北逼盐山县城,东临渤海,南达德平、商河、惠民等县边境。冀鲁边区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未完待续)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第一章 边区来了八路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