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与科学相伴的半个世纪

张志义(左二)在实验室进行实验。



张志义夫妇与学生在一起。



1973年,张志义(前排左三)在罗布泊核试验现场。



  (上接2版)

  两度前往核实验现场做研究

  在整个科研生涯里,最让张志义难忘的,是分别于1971年和1973年两度前往罗布泊核试验现场做研究的经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刚建立的新中国面临着诸多危机与挑战,尤以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为甚。能否建立自己的核工业和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关系到年轻的共和国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开国领导人果断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发展核武器在技术方面要解决很多困难,回答很多问题,其中以下两个问题非常重要:“核武器爆炸产生的核辐射除了引起受照人员的急性放射性损伤外,5年、10年、甚至20年后,那些受照剂量小的人员还可能出现哪些远后期的生物效应?工作在生产核燃料的铀矿山、铀水冶厂、铀浓缩工厂的数以万计的工人,当长期受小剂量的射线照射,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如何降低这种影响? ”
  1958年刚刚建立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贝时璋院士的带领下毅然接下了这个任务。这个任务,无疑需要用“非常艰巨”来形容,“为什么说艰巨呢,一是由于任务保密性较强,可以参考的国外资料非常少,而我们原有的底子比较薄,完全需要自力更生、克服困难;二是任务量非常大、周期长,全国放射性本地调查曾在全国各地建了18个本底站,核试验对动物辐射远后效应的研究后来则整整持续了20年;三是这项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大力协同,对参与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除在技术方面存在高难度外,罗布泊核试验现场恶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对科研人员的体力与精神都是不小的考验,更别提当时正处于文革时期,科研人员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抑乃至人身迫害,有了贡献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们,如今党和国家需要我们、信任我们,我们就要义不容辞。 ”张志义的眼中满是坚定,对于当时有多艰苦,在记者反复追问下,他也不愿多说哪怕一句。
  由于是绝密任务,所以张志义的家人都不知道他长时间出差都在做什么,有时还会埋怨他,对此张志义只是淡淡一笑,“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光荣传统嘛”!

   愿家乡青年都有壮志雄心


  除科研工作外,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张志义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此,张志义可谓乐此不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说到这儿,张志义给记者讲起一个小故事。上世纪80年代底的一天,张志义去往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出席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会议间隙,遇到了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名硕士。两人聊天中张志义了解到,这名学生叫张文庚,他天资聪颖、学业基础扎实,但学习生活条件较差,于是张志义诚恳地鼓励他报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到时候不管学习还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就行”。而张文庚也没有辜负张志义的期望,第二年通过考试成为生物物理所的一名博士生。接下来的日子里,在张志义的关心和照顾下,张文庚成长迅速,在著名杂志上发表了5篇获奖优秀论文,后来他又前往美国留学。如今的张文庚已是哈佛大学的教授,每每提及恩师,他总是心怀感激,“张老学识高山仰止,为人亲切质朴,他的帮助犹如雪中送炭,是他点亮了我人生中最亮的灯塔,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我最喜欢和年轻人交流,看到我积累的一些经验能促进他们进步我很欣慰,同时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能促使我进步。”张志义说。另外,他特意嘱咐记者给家乡的年轻人带几句话,他希望德州的年轻人都能有壮志雄心,科学设置并努力实现目标,做到踏实、奉献,不浮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张老培养了十几名硕士和博士,其中有好几个也成为了大学的导师。
  自高中时期,张志义就远走他乡,但无论在何时,到何地,故乡永远是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武城县每周都会给我寄来 《武城时报》,每一期我都读得很认真,去年10月,我还回老家探亲祭祖,看到家乡这些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断在收获进步,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张志义还透露,自大学时代起,他就热爱足球,退休后自由时间多了,一有山东队的比赛,他都会看,看到家乡取得好成绩,他由衷地高兴。
  “祝愿家乡天空更蓝,大地更绿,太阳城更加光辉,人民生活更加快乐幸福。 ”采访的最后,面对为家乡题词的邀请,张志义深情挥笔写下如是祝愿。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与科学相伴的半个世纪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