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义(左)与本报记者合影
个人简历
张志义,1935年12月生,武城人。1950年3月考入武城中学读初中;1953年8月考入北京八中;1956年—1962年进入北京大学,先后在化学系、技术物理系学习。 1980年 1月—1981年12月,在日本北海道大学放射生物学实验室访问进修。 1992年再次去日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曾任业务处副处长、研究室主任等职,主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兼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感光科学与光化学》及《航天医学工程》编委。主要从事辐射与光生物物理领域的科研工作,参与了多项国防科研任务,其中,“我国放射性本底调查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我国核试验对动物辐射远后效应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技术进步一等奖。
4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在不疾不徐地行驶,忽然,不远处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映入眼帘,是“鸟巢”。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与“鸟巢”约有一街之隔。太多的人知道,“鸟巢”是中国体育界的圣地,但很少有人了解,它对面的一座座像小别墅一样的住宅里,有中国科学的脊梁。这里叫中国科学院科学园小区,其中居住的,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员。
正当记者徜徉于这个安静的院子里时,一位老人迎面走来,他满头银发,身着一身有些褪色的灰色西装,身背一只同样褪色的帆布包,若不是一句带有家乡味道的 “是德州来的朋友吧”,记者都无法确认,眼前这位朴实的长者,就是此行的采访嘉宾——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志义教授。
张教授性格质朴、待人热情,采访有如拉家常般徐徐进行。
农村娃考上北大
1935年12月,张志义出生在武城县旧城镇前马棚村 (现名武城镇前马棚村)。在这个普通家庭中,他排行老三,父亲做点儿自制香油醋的小买卖,母亲务农。
在张志义的记忆中,父母对他们兄弟几个的学习要求非常之严格,原因有两个:一是父亲由于没有文化,不会记账,每天“串乡”回来经常算不清一天的收支情况,每每如此父亲就会感慨读书的重要性;二是自己的姥爷是个文化人,家里有很多古书,母亲虽不识字,但对书和知识满是崇拜。“我们都是汗珠子砸脚面子过了一辈子,你们以后不能过这种日子了,所以你们要读书。 ”这句话深深烙刻在张志义的童年里。说到这里,张志义还给记者讲起一个插曲:在他准备升完小时,大他两岁的哥哥正在读完小,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不得已“忍痛割爱”,打算让哥哥先读完,再让他读,张志义不乐意,就“绝食抗议”,母亲见状,一句“生活再苦再难也比没文化强”让张志义得偿所愿。
后来,张志义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初中阶段,他在班上数一数二;高小时,身为学习委员的张志义的成绩更是“一马当先”,取得第一名。高小本应两年毕业,后来,他还跳了一级,在比别人少学一年的情况下,成绩仍然出类拔萃。 1953年,张志义初中毕业,这一年,他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当时刚刚建国,教育条件落后,山东省生源多但学校少,于是县里教育局就跟北京教育局联系,为我们这批学生争取报考北京中学的机会,没想到,北京方面的回复干脆利落:首都建设需要人才,欢迎山东学生报考。 ”回忆起这一段,张志义仍然面露兴奋,“当时我们都没去过北京,得知这个消息的当天下午我们就出发了,一路冒着炎热,顶着太阳,急步来到德州火车站,那可是几十公里啊,我们也不觉得累。当时最单纯的想法就是即使考不上,也能坐坐火车,去首都玩一趟,在那个时代这种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
不过最终,张志义没让这次“进京赶考”变成一次“旅游”,他一鼓作气考上了北京市第八中学(高中),这所荣誉等身的重点中学,曾培育过“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巨匠,不过此时的他还没想到,今后他从事的核弹爆炸对生物损伤的效应研究工作,真就和这位老学长有了些许交集。他说:“原来不知道邓稼先是八中毕业,也许这是一种巧合吧,也许这是北京八中的一种荣耀吧。 ”
作为外地人,张志义比当地学生吃了更多苦,“北京学生的条件普遍比我们好,时常有油条、烧饼吃,我们成年累月地只吃咸菜窝头”。物质上的清苦让张志义对精神富足的追求更加坚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此为座右铭,张志义更加努力地读书学习,高一那年,他就获得学习优秀奖,高二那年还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这位贫苦农村走出来的娃,终于实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飞跃。
与科学相伴而行
高中时期,张志义学习成绩较为均衡,尤以数理化最为突出,而他高中毕业那年,适逢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出台,“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被提出,受此鼓舞,张志义报考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后来又转入技术物理系。从新生报到那天起,张志义就跟科学结了缘,并在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相伴而行。
进入大学后,张志义依然秉持勤勤恳恳、踏实好学的本性。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足球场——就在这5个地点,张志义度过了他充实、饱含收获的大学时光。毕业后,张志义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采访中,有一句话张志义重复了好几遍:“人从小就要立志,树立远大目标,同时大目标下还要设置小目标,把小目标依次实现了,大目标也就不难了,而实现目标的方式,非努力莫属。 ”他是这样说的,自己更是这样做的。在每一个岗位上,张志义都是踏实勤恳的楷模。
在刚进入生物物理所时,张志义有些不适应,因为本专业是化学和物理的他对生物还是有些陌生的,但张志义没有一丝畏惧。别人工作的时候,他在工作,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工作。由于做研究需要翻阅大量英文资料,而张志义读书时外语课程只开设了俄语,为了弥补英语基础差这一短板,他常年在自己的随身包里放一本英语辞典,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学习,后来,他不但能轻松地阅读英语文献,更是能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
在张志义整个工作生涯中,周末仿佛没在他日历中出现过,无数个夜晚,同事都能看到张志义办公室里的灯在彻夜长明……寒来暑往几十载,直到2001年,张志义到了退休的年纪,可他退而不休,又被生物物理所返聘,他的科研生涯又延伸了六七个年头。
近50年的科研生涯里,张志义硕果累累。他主要从事辐射与光生物物理领域的科研工作,参与了多项国防科研任务,其中,“我国放射性本底调查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我国核试验对动物辐射远后效应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志义在辐射对核酸作用机制、光敏作用原初过程等方向有精深的创新性研究,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含竹红菌甲素生物农药杀虫剂及其制法》《含竹红菌甲素生物农药杀虫剂原药的制法》作为首席发明人获两项发明专利,《氨基取代去甲氧基竹红菌素及其制法》作为第二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 1992年,张志义获得国务院科研特殊津贴。
(下转3版)
□本报记者 张晓航 实习生 刘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