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的一个清晨,暴雨过后,空气清新,绿油油的漫洼白蒙蒙的雾,田野中涓涓流水生命的魂……”今年3月,德州市曲艺家协会走入宁津“三在基地”进行慰问演出。在这场演出中,快板节目《荒野斗智》再现了《大刀记》小说中的精彩片段,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期潮人类采访对象,就是《荒野斗智》的表演者、德州市曲艺家协会理事、高派山东快书再传弟子张毅。
因喜爱踏上曲艺之路
张毅1982年出生在德州市德城区新华街道,从小喜欢曲艺类节目。小学四年级时,就开始在学校、教育局举办的文艺晚会上表演相声。
1999年,张毅在济南上学,跟随秘宝财先生学习相声和快板,正式踏上曲艺之路。
“也许很多曲艺形式在外行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很高深的东西。 ”张毅告诉记者,但是对于专业的表演者来说,这门功夫“三天不练,自己知道;七天不练,观众知道”,而且想要把技艺打磨得精湛十分不易,三五年时间也只能学点皮毛。
“快板这门艺术表演形式,除了天分和悟性,还需要长时间下苦功夫去练习。 ”张毅说,“最初练基本功的时候,手指上磨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茧子,还有人物语言和眼神的表现手法要一点一点去揣摩和演绎。不把心整个投入进去,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
十几年勤学苦练,无偿为观众演出
2002年,张毅回到德州工作,并跟随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泽利先生继续学习山东快书,一有时间就向前辈老师和同行请教技艺。王泽利先生是高派山东快书创始人高元钧先生的亲传弟子,张毅在名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勤奋刻苦地学习,受到老师的赞赏,第二年就被王泽利先生收为入室弟子。
自踏上曲艺道路以来,张毅十几年如一日,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不管多忙,都拿出时间来练习,以求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
2013年至2014年,德州市曲艺家协会连续举办了两届德州曲艺消夏晚会,每年的演出历时两个多月,每周一场,每场一个半小时,演出班底为德州市曲艺家协会艺术团演员和各省市助演嘉宾。演出形式包括相声、快板、山东快书、双簧、魔术等。
“我们参加消夏晚会的曲协成员有20个人左右,除了我和另外一个年轻人,其他年纪都在50岁以上,最大的已经89岁了。 ”因此,张毅身在其中,不仅是节目演出者,还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幕后组织工作。
而且,消夏晚会的演员们都是无偿演出。从筹备策划到宣传编排,不少事都需要张毅时间和金钱上的付出,但是他却乐在其中。他说,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与更多热爱曲艺的人们面对面地互动交流。
“去年,我们在董子文化街露天表演,每场演出的现场气氛都特别好,许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拿着马扎、椅子到现场观看,还有些出租车司机直接就停在路边,坐在车里听我们的演出。 ”张毅说,知道德州还有这么多喜欢听曲艺的人,自己非常高兴。
“有义务将快板艺术传承下去”
快板,对于年纪稍长的人来说,在电子琴甚至口琴都少见的年代,是足以让人迷恋的娱乐工具。可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曲艺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了。
眼看钟爱的相声、快板一年年衰落冷清,张毅感觉自己身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有义务将快板艺术传承下去,为此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 ”他说。
这些年来,只要是遇到真心想拜师学习曲艺的孩子,张毅便倾心相授,并分文不收,努力为这门老行当培养更多的继承者。
目前,张毅和德州曲艺从业者们正在准备筹建德州人自己的曲艺社团——德曲社,期望以传统相声茶社的方式,满足曲艺爱好者一年四季都能到现场听相声的愿望,让更多人领略到相声、快板的魅力,也让曲艺在德州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扬。
□本报记者 张莹 实习生 刘立雯 本报通讯员 杨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