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拍摄的全家福。前排左一系作者母亲,后排右一系作者。
2015年2月7日,距羊年春节还有11天,我的母亲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名叫于光兰, 1944年出生于平原县原苏集乡屯于村。年轻时的母亲梳着两根乌黑的长辫子,青春靓丽。家中姊妹五个,她是老大,听姥姥和舅舅说,母亲聪明伶俐,很要强,有大姐风范。 22岁时,母亲嫁给了家在夏津的父亲。
父母先后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因父亲担任村干部,工作忙很少顾及家中,所以抚养孩子、照顾瘫痪婆婆的重担全都压到了母亲肩上。为了让我们吃好穿好,体弱多病的母亲去邻村的杨堤割韭菜拿去平原卖。她骑着 “大金鹿”重型自行车,驮着满满两筐韭菜沿街叫卖,来回奔波100多公里,途经郭寨、东李、腰站、张华、苏集等5个乡镇,等回到家中时,衣服已被汗水浸个透湿。尽管很累,但坚强又倔强的母亲第二天依然早起去割韭菜。到了卖蔬菜的淡季,母亲又干起了卖红糖、白糖、火柴、洗衣粉的生意。由于母亲的辛勤劳作,家中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回想起母亲为了家庭生计、为了儿女和老人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我的心中就阵阵抽搐!
光阴荏苒,我们几个儿女先后成家立业,每到节假日都携妻带女看望年迈的母亲。最近几年,母亲经常患病,尤其是气管炎,到了冬季格外难受,一口气上不来就憋得满脸通红。每到立冬时节,远在外地的我就特别挂念体弱多病的母亲,再忙也要回家看看。
临近羊年春节,我患了重感冒,在平原县医院和济南的齐鲁医院求医,母亲知道后打来电话让我回老家,说要看看我。因为怕传染给她,再加上春节临近,我打算春节时再同妻子女儿去看望母亲。没想到,这竟是我与母亲的最后一次电话……
2月6日晚上,我打电话给三弟问及母亲的身体情况,他说母亲老毛病常犯,已经休息了。不想次日早晨9点,突然接到大哥从夏津医院打来的电话,让我赶紧回去,说母亲病危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到电话的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尽管知道母亲早晚有一天会不在,但没有想到这么快。到医院后,重症监护室的门外站了许多人,有大哥、小妹、三弟和亲朋好友。问了情况以后,周围的空气变得凝滞起来,大家一下子陷入沉默。
下午4点钟,看望病人的时间到了。舅舅作为娘家人,代表一大家子进了重症监护室,半小时后,舅舅从重症监护室出来,详细说了母亲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到了晚上7点40分左右,我们接到监护室医生的通知,说母亲快不行了,亲人赶紧去告别。我直奔母亲的病床,看到母亲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样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母亲为儿女操劳一生,临终前没能和我们说上一句话,就撒手人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忍不住对母亲的思念,写下小文,以示对天堂母亲的沉痛哀思!
□郭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