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寨的教会、医院和学校
尹德森,施医院的创办者,英国基督教会第一个来天津的传教士。
朱家寨村庄门
1866年,以天津紫竹林为基地的英国基督教圣道公会传教到了乐陵,施医院随即诞生,并一直存留到上世纪30年代末。
据《德州地区基督教志》(征求意见稿)记载,教会传教到乐陵,竟然源于一个信徒的梦。1866年初的一个下午,传教士霍尔在天津一教堂传教,一位被岁月和疾病压弯了腰的陌生老人进入听道堂,引起了信徒们的注意。询问后得知这人叫朱天眷,是乐陵朱家寨人,受一个梦的驱使来到这里。朱天眷受到了教会的接待,不久,他带着经书回了乐陵,一个月后,他又返回天津,代表朋友和乡邻请传教士去当地传教。随后,教会派传教士殷德森等人来到朱家寨、韩家等村庄布道,同行的还有医生马善勒,筹建西医院。
随着信徒人数的增加,1866年下半年,教会在朱家寨购买民房两处、空地20余亩,修建了集教会、学校、医院于一体的布道场所。教会有英国人华先生和殷德森两个牧师,二人一直呆到1879年。 1866年底,朱家寨医院开诊,有英籍医护人员8名。因免费为教徒或信教者治病,标榜“乐善好施”,故名“施医院”。医院以西医、西药治疗疾病,同时出售西药,从那时起,西药开始进入德州。医疗对象主要是传教士和教徒,以治疗外科常见病为主,但不久后停办。
1877年至 1878年山东大旱,教会利用赈灾活动传教,扩大了影响,教会扩展到惠民、阳信、海丰、沾化等地,形成了以乐陵为中心的支会,医院也同时恢复。到1878年斯坦和医生调来后,门诊量增加,规模扩大,周围近百公里的乡民来此就医。据医院1879年的报告:“在一两个月里门诊为387人,多为外科,治愈率为95%左右。 ”
1882年8月,施医院被火焚毁。次年,由天津、塘沽、唐山教会捐款修复开诊。 1888年,增设了化验室。次年,建手术室,病床增加到40张,后又建起了妇女病房。当地流行伤寒之际,医院组织医疗队到商河、德平、宁津等地的疫区免费防治,以图发展。 1900年,施医院被义和团焚毁。 1902年,山东巡抚袁世凯命令乐陵知县,用庚子赔款重建医院,规模扩大数倍,有门诊病房楼一幢,专门女病房一个,总床位100张,医护人员50名(多数是华人),清洁工、看护工、伙夫10人,业务量增加。1904年,英籍医护人员全部调往惠民,改由华人主持。民国成立后,医院逐渐向社会开放,每年1000个大洋经费、药、器械均直接由伦敦慈善机关供应。病人就诊除挂号费外,均免费。住院病人需自带被褥,交伙食费两角五分。早期的医护人员均为外国人,民国后开始培养中国医生,同时招聘齐鲁、协和等医学院的毕业生。
1928年,教会重点转往惠民,外籍人员全部调往惠民如己医院,李德仁代理院长。李为武城大屯人,毕业于齐鲁医学院。当时,医院通过切除几十斤重的腹腔肿瘤,治愈白内障、伤寒疟疾等,在当地群众中威信大增。
抗日战争初,朱家寨处于根据地境内。 1938年,肖华司令员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乐陵开创抗日根据地,纵队卫生部长范英武在朱家寨做统战工作,激发了牧师李考成和医院院长李德仁的爱国之心,朱家寨医院起到了后方医院的作用,卫生部派代表常驻医院。
1939年12月22日,惠民、商河、德平、宁津、乐陵5县城日军联合袭击朱家寨,将教会、医院和学校烧毁,施医院结束了73年的历史。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