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二十、最后的遗憾
作者:下转8版

郭澄清与妻子在家中养鹅。



  1986年底,郭澄清的妻子刘宝莲,也就是被他称为“黑妻”的女人,查出得了不治之症——肺癌。对于重病缠身的他来讲,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风雨中,本已摇摇欲坠的家,房子要垮塌了。郭澄清的老父亲已经91岁,生活早已不能自理,加之郭澄清拖着伤残之躯没日没夜地拼命创作,几乎靠的都是这个矮小坚强的女人。没有她,这一老一残的日子,可能早就过不下去了。
  刘宝莲,这个普普通通的鲁西北妇女,用她自己一生的默默守候和勤劳持家,支撑着郭澄清的文学事业。不客气地讲,郭澄清的成就里,至少有她一半的功劳。对于这点,郭澄清也是心知肚明。他发表于1984年的长篇叙事诗《黑妻》,是一首献给妻子刘宝莲的爱的颂歌!这再也不是五六十年代他写的那种歌功颂德的民歌式文字了,这是蘸着血泪写下的对爱情的诠释。对于两人的结合,在他的手稿里有这样几句诗:
  象征着珠联璧合
  雨泼来
  你是张开的大伞
  风袭来
  你是御寒的棉衣
  一个节衣缩食之家,却因为有了“黑妻”刘宝莲的终日笑意,而变得温馨惬意。她是这个家的统治者,她统治的手段简单到只有笑脸相迎——这心底之爱的外在表达:
  你使每一张日历,
  都挂着盈盈的笑意。
  使每一盏灯柱,
  都闪耀着熠熠的快愉。
  ……
  笑,驱散了老人脸上的愁云;
  笑,擦干了孩子脸上的泪迹。
  几十年来,无论多么艰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雨,郭澄清先生始终从“黑妻”的笑靥里,得到支持,得到慰藉:
  这笑意,
  使我感到土房茅屋不比宫殿逊色;
  这笑意,
  使我感到布衣胜过绒呢;
  这笑意,
  使我感到家常便饭
  俱是山珍海味;
  嚼一嚼黄连,
  也常常当成蜂蜜。
  可是,这笑意在渐渐地远去。在郭澄清先生眼里,“黑妻”刘宝莲的笑靥就是他的诗神!而今,诗神病倒了,竟成了压倒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很容易想象到郭澄清当时绝望的心情。不过,我们也很难想象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下,他不但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是疯狂地用他的笔去追逐自己的诗神——他想让 “黑妻”欣慰——郭澄清先生的一生,除了手中这支笔,他再也拿不出什么东西送给自己的爱妻了。写,是他的命,是他报答“黑妻”的唯一手艺。
  那一年,他调入山东省文化局创作办公室工作。在诗里,他深情地写到与“黑妻”刘宝莲分别时的情景:
黄河不是“天河”,距离不是“隔离”;
  有座爱的桥梁,
  已在咱们心间架起!
  而今,这座在他们心间架起的爱的桥梁,眼见着就要崩塌了。郭澄清陡然间觉得如双脚踏空。这成了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打击,这把钝斧劈空而来!
  我十年半身不遂!
  生活不能自理,
  大半寄生于“黑妻”——
  她端屎端尿,
  喂饭喂水,
  朝夕相伴,
  时刻不离……
  可是,“黑妻”已经无法再用她的笑靥来呵护自己的丈夫,伺候年事已高的公公了。据他的儿子郭洪庆说:“最后母亲躺在病床上,跟我们念叨父亲的经历,她强忍着病痛,脸上露出笑容。她给我们历数家史,讲爷爷在天津推洋布车子走街串巷吆喝,讲奶奶最后半身不遂的日子里,父亲怎样孝敬奶奶,讲的在场的人们都落了泪。可她脸上始终挂着那种无怨无悔的笑容。 ”
  家里同时出现两个得了不治之症的病人,还有一个年过90岁的老人,郭澄清的四个儿子只能分工照顾。老大郭洪章和大儿媳带着母亲去北京看病;老三郭洪庆、老四郭洪林,以及他们的姑姑,负责在家照顾老人。当郭澄清再一次住进济南千佛山医院后,伺候他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在济南当医生的老二郭洪志身上了。
  几十年来,郭澄清、“黑妻”刘宝莲、郭澄清的父亲郭芝堂,这三个形影不离的人,却被病魔生生地分开了。这一分开,直至他们撒手人寰,再也没有见上一面。
  1987年年底,郭澄清的父亲先走了一步,那年老人虚岁92。 1988年7月14日,郭澄清的妻子——“黑妻”——刘宝莲也闭上了无法瞑目而又不得不闭上的眼睛。对于父亲和妻子的去世,孩子们怕他悲伤,一直瞒着他。可是他一直牵挂着父亲和妻子,他是一个孝子呀!他是一个挚爱着“黑妻”的丈夫啊!实在瞒不住了,孩子们才将这两个噩耗告诉了他。郭洪庆说:“当时,爸爸一句话都没说,眼睛直愣愣地望着前面,眼泪却哗哗地不住往下流……”
  为了看病,孩子们早就把郭皋庄的房子卖了。可他不知道这些,却把2000块钱借给了一个病友。郭洪庆说:“后来我们也去找过那个人,他是菏泽巨野县的。我们到了他那里,一看他家实在是太困难了,我们就没再说什么。这事也不敢跟父亲说,我们弟兄四个只能再想法筹措。 ”
  1988年底1989年初,郭澄清又查出了肝癌。对他来讲,这简直是雪上加霜——他还有未竟的事业啊!最后的日子里,他用那张特制的小桌子的桌角顶着自己的肝脏,继续他的文学创作——他在与死神作拼死的拔河运动。
  郭澄清最后留下了一份对于他来讲极其重要的文件,即他的《业务自传》。在这篇不到3000字的文章里,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有反思,有不甘心,有内心的挣扎,也有对病后12年创作的回顾。但,没提一句他自己遇到的不公,从言辞里透露的都是对国家对党的感恩。针对新时期的写作 (即 1976年至 1988年),他写道:
  新时期以来,我虽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成了残疾人,但一直没放下手中笔,坚持不懈地创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在病床上整理出版了35万字的中、短篇小说集《麦苗返青》(197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四部:《龙潭记》(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此作受到文学界的重视,谢永旺、屠岸等同志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任孚先、王震东等同志著文,称此作为‘山东长篇小说的新收获’;《决斗》(1987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山东文学》选载部分章节,《山东青年报》连载。另外,发表《历史悲壮的回声》(《沧州日报》1986年11月开始连载);《笔》(1986年,《阿克苏教育(汉文版)》);一篇长篇叙事诗①(《诗人》月刊,1984年12月)。一些诗、词、散文、短论见于报刊。
  ……
  目前,我又脱稿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纪晓岚演义》,因我担任“联友文学社”的名誉社长,消息传出,引起诗联同行及港澳读者关注,“联友文学社”和“联友书店”准备包销此作。 《纪晓岚演义》凝聚着我十几年的心血,愿她能得到群众的喜爱。也算我在新时期对人民、对党的一个新的奉献,也是对我百病之身和重创之心的抚慰。
  即使他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龙潭记》,在新时期,也没有为他赢得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七十年代末《大刀记》那样的轰动。他是明智的,他知道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他继续写道:
  时代不同了,社会在前进、在变化,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更新,《大刀记》只能代表那个时代,到今天来看自然也有很多不足。
  不仅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是中国各种文艺思潮大碰撞大辩论的时期,尤其是对“文革”文化现象的批判和否定方面,是比较彻底的一个时期。那时,以“八大样板戏”和浩然的“高大全”为代表的“文革”文学作品被批得体无完肤。
  “文革”文学创作类似于集体工厂的流水线。即使像《大刀记》这样的作品,也是掺杂了当时“极左”们的手脚的。
  不能说“文革”无文学,应该说“文革”文学是一群畸形婴儿。它们的先天不足,就像那场浩劫一样,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页无法卒读的章节。
  在这场文艺思潮大撞击中,浩然受到批评甚至是否定是在所难免的。“四人帮”倒台后,他一度被说成是帮里的人,受到批判。后来写下《我的教训》的检讨文字:
  1977年12月,我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然而1978年开会时,却被取消了代表资格。我明白风向变了,大家不欣赏我了。
  那时,是浩然最苦闷的时期,也是郭澄清最苦闷的时期。在那时,他们两个都怀有一颗不服之心,想再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以证实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浩然又推出了《山水情》和《苍生》两部小说,并先后搬上荧幕。可是,相对于《金光大道》和《艳阳天》来,轰动效应还是显得有点雷声大雨点小。
  他们从小被培养起来的革命文学观念,已经很难与新的文学思潮相吻合了。
  由于病魔的折磨,1988年的郭澄清,几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的万丈雄心已经无法实现了。在一封郭澄清致浩然的信里,郭澄清当时的心情可见一斑:
浩然兄:
  近安!
  我又出了本 “浩然派”的小册子,捧上求正,存念。
  前段,文坛搞得乌烟瘴气,对您的待遇,我异常气愤。我,也被划入了“浩然派”,并因此有十几部稿子,以“浩然派”“高大全”味很浓,而被退回。
  “人为一口气,神为一炷香”,而今吾兄当了通俗读物出版社的社长,你看是否给我出套“选集”。那,我这个“浩然派”就更鲜明了。我以此为荣,感到自豪。
  对搞“选集”,我是一窍不通,又在病中。如兄同意我的意见,就请派责编来济,指导我选编。我住在济南千佛山下高干楼一楼九号。我当前丧父丧妻。兄如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是对我精神的极大慰藉。倘贵社不便安排,就请您与其他社联系下。恩兄,我追随您几十年,习作虽质量不好,但,它们均属“通俗读物”。我在抱病,又屡遭不幸的情况下,肯祈兄长顾念,我们多年的友谊,伸出手来,拉我一把。我想兄是绝不会火上浇油使我失望的。切切!不能来人也望给我一信。
  祝阖家中秋节安康!
郭澄清
八八年九月廿四日匆草于千佛山下
凌晨
  这封信的原件在郭澄清四子郭洪林的手里,为什么?是没有发出,还是他又抄写了一份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当时,他的文集的确没有出来,这是不争的事实。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到郭澄清的心情已是糟糕到了极点。否则,这个一生从不屈服的汉子“郭大刀”,是不会用近乎哀求的笔调向他的好友求告的。
  那时,这封信即使寄到浩然的手上,浩然也不可能为他这个自称“浩然派”的老朋友出文集的,那不是一个为“文革”时代的作家出文集的年代。再说“文革”文学,是宣扬“阶级斗争”的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文学,这显然与邓小平同志关于文学创作的精神相违背。邓小平同志说:
  “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 ”
  用邓小平同志这段话衡量一下郭澄清的 《学好毛主席著作深入火热斗争为英雄人物高唱赞歌》《大刀记》第一部 《血染龙潭》(征求意见本)的“后记”所阐述的“阶级斗争文学”观和“为政治服务”文学观,不难看出,他的作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出一套文集,那将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我不愿,也不甘心放下党所给我的手中的笔,一息尚存,就不能停止我用笔进行战斗。 ”诚如斯言,郭澄清先生的确是一个为党的文学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人,可是时代扭曲了他,政治扭曲了他,他自己也扭曲了自己。这是他作为作家的遗憾,也是那个时代造成的遗憾。
  那一代作家在那个时代都没领悟到,或说没有机会领悟到邓小平同志在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祝词》里引用的列宁说的那句话的意思。邓小平同志说:“列宁说过,在文学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 ”
  死者长已矣!今天,我们在评价郭澄清先生的文学生涯时,实际上是在评价那个产生郭澄清现象的时代。但愿那样的悲剧永远不再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重演。
(下转8版)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二十、最后的遗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大刀记】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