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刘家木牌坊的故事

刘家木牌坊


  在禹城故城南门,曾经有一座明朝建筑风格的木牌坊跨街而立。据《禹城县志》记载,这座牌坊是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刘贵、刘中立父子而建造的。
刘家木牌坊结构
  《禹城县志》记载,此坊建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 。坊高7.2米,顶部为斗拱结构,盖青筒瓦。宽9米,分为三间。中间跨街,高大宽阔,可通行车马。两侧稍低,居街两旁,仅可容身。牌坊四柱建在半米高、2.2米宽、4.5米深的石基座上。
  柱脚前后皆用大抱鼓石夹持,石上坐有石狮,抱鼓浮雕麒麟。柱前后还有木戗柱,戗柱脚也有卧狮相抵。四面共有16个狮子,有的抱绣球,有的负幼狮,有的怒目反顾,有的与幼狮嘻戏,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坊檐悬吊风铎铁马,微风过后,叮当作响,清脆悦耳。
  明代重臣刘中立之子刘士骥,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中进士,官至中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文史馆馆长)后,深受皇上器重,遂承蒙皇恩,为其祖父、父亲树碑立传。
刘中立廉洁奉公美名扬
  刘中立,字健甫,别号禹坪,禹城人。幼而聪慧,“十三能写文章,十八入县学”。在朝为官17载,官至陕西按察使,廉洁奉公,颇有政绩与口碑。
  刘中立在世时,他的一些故事和传说就已经广为流传。他去世后,这些故事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逐渐被神化,终成一段历史趣闻。
  传说,有一年滹沱河泛滥成灾,刘中立上奏折献策说:一要修复故道,二要有专人负责治理,三要有钱粮保障供给。可是太监却并没有把他的奏折呈报给皇上。
  当时,朝中派系斗争较严重,当权者江陵,以为自己举荐刘中立有功,便想把他拉拢到自已手下,但刘中立并不屈从。江陵让刘中立上疏反映河南某县令借机排挤异己之事,刘中立不愿卷入派系之争,没有答应。江陵又让他上疏评论某国公,刘中立还是不听,因此遭江陵记恨。同僚都为都刘中立担心,他却毅然说:“豺狼当道,他尚问哉。 ”
  刘中立出任陕西右参议时,亲自处理诉讼案件,不到一年,监狱渐空,社会安定。不久即迁任河南按察副使,亲自制定捕盗法,加大剿贼力度,开封的盗匪很快被捕获一空。
  1585年,刘中立升任山西左参政,守河东。当时河东矿盗为患,常啸聚数千人,骚扰百姓。刘中立亲自率兵擒获,诛其首恶,积乱顿平。这一年正赶上山西闹灾荒,他废寝忘食,组织人煮粥救济流民,救活了数万人。
  3年后,刘中立官至陕西按察使,除陋革弊,整顿刚纪,执法公允。当时的狱官狱卒们因为担心需要平反的囚犯太多,便想了个办法,让家中有钱的犯人交一千银元就能出狱,以便从中获利。刘中立知道后,立即制止了狱卒们的行为,并将为首的狱官法办。
  在得知父亲刘贵去世的噩耗后,刘中立急忙回家奔丧。据《禹城县志》记载,“到家后以头触柱悲痛哀号,竟因哀痛过度心疼而死,终年五十岁。 ”
  刘中立之子刘士骥,宁允良,别号祝阳,其聪明程度超过其父:“七岁可对偶句,合辙押韵;八岁能写文章,且会用词藻。 ”
刘士骥孝心感动乡里
  刘士骥中进士后,选入宫中藏书馆任职。入馆后,注重古今经济之务,研究国家历代典章制度,考究得失。因念及母亲老而多病,多次上疏请求回乡养亲。回家后,闭门读书,除天天给母亲做可口的饭菜之外,就是吟诗咏唱,读书消遣,成为邻里之间的美谈。
  县志云:“士骥事亲孝,与人交不设城府,不嗜酒,不延声妓,不蓄游客。入手一编,出或徒步,闻人过不出口。 ”
  刘中立、刘士骥父子二人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嫉恶如仇,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刘家木牌坊更是远近闻名,成为禹城老百姓心中永恒的丰碑。
□崔珠峰李月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家木牌坊的故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5 版:德州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