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维健(左二)培训老师们书法。尹晓燕摄
今年39岁的孙维健是市公交公司的工会主席,同时也是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去年3月份开始,他又为自己增添了一个新的身份,赵虎镇联合小学的书法培训老师。
为了这个新身份,孙维健每周六都会利用休息时间驱车前往赵虎镇新华希望小学,为赵虎镇联合小学辖区内5所小学的语文老师培训书法,至今已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
驱车30多公里,只为一堂书法课
“这幅字,行笔流畅飘逸,笔法干净俊俏,整体来看很不错。” 1月17日,在赵虎镇新华希望小学二楼的一间教室里,孙维健正为接受培训的老师们点评书法作品。
提到孙维健为教师培训书法,还得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说起。 2013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书法课,而赵虎镇联合小学辖区内的5所小学都缺乏教授书法的师资队伍。最初学校想从社会上聘请专业书法老师,但因赵虎镇地处偏远,远离市区,没有一个专业书法老师愿意前来授课。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关工委和教育局的领导找到孙维健并说明了情况,孙维健当即决定前往赵虎镇,免费为学校培训书法老师。 “我自己擅长书法,不仅在市书法家协会任职,还是中国致公党德州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于公于私我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开展书法教育贡献一份力量。”他的举动还得到了单位总经理马军的大力支持,不仅为他在时间上提供方便,还亲自为学校的师生送去了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
去年3月22日,孙维健在赵虎镇新华希望小学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自那之后,几乎每周六下午,他都要从市区驱车30多公里,前往赵虎镇为老师们上书法课。经过近一年的培训, 5所学校的30多名语文老师从学习如何下笔开始,如今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书法作品了,更可喜的是,学校有4名老师的作品入选了2014年举办的德州市第三届书法篆刻展。随着老师们书法水平的提高,学校里的书法课也正常开设起来。
自幼学习书法,感念遇良师点拨
对孙维健而言,为学校培训书法老师,不仅是出于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农村孩子学习书法的不易,他了解一位好的书法老师,对学习书法的孩子有多重要。
孙维健9岁那年,父亲为了让他能够有一技之长,将他送到了本村一个会书法的老先生家学写毛笔字。而这位老先生也正想培养一位外柜接班人,一拍即合,自那开始,孙维健便拿起了毛笔。
那时没有字帖,老先生写一笔,孙维健就跟着学一笔。当时也不知道书法专业术语,老先生在指导的时候经常用韭菜叶来衡量尺寸,这个笔画向上一韭菜叶,那个笔画向下一韭菜叶。在学习过程中,这位启蒙老师对孙维健爱护有加,传授了很多写字技法,经老先生 “保举”,孙维健14岁时,就在村里红白事上当起了记账先生。
上初中后,孙维健又遇到了第二位良师。一次,他办的黑板报被学校的历史老师发现,看到孙维健的字写得漂亮,这位老师有意培养,不仅送给他柳体字帖,还时常对他进行指点。孙维健的书法也在老师的一次次指点下,逐步提高。
到了上中专时,孙维健误打误撞走进了书法家丁兴才先生的家门,并有幸成了他的弟子,进入了学习书法的正途。为了寻求突破,参加工作后的孙维健又报考了山东大学书法专业,后来又进修于河北美术学院,理论和书法创作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苦练 30载小有所成,愿用所长回馈社会
从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近30年的时间,期间孙维健不断拓展自己的艺术道路。他曾不远千里观摩书展,克服种种困难外出进修,不畏艰辛四处拜师访友。他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地学习书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孙维健屡屡在全国、全省书法展赛中入展、获奖,第七届中国园博会书法展金奖、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一等奖、第三届颜真卿奖全国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等奖项一一斩获囊中。
如今孙维健已在书法上小有所成,同时未曾忘记用自己的所长回馈社会。他曾多次拿出自己的作品,进行慈善义卖资助困难大学生,帮助困难群体。近期,他拿出了自己所作的一副精品,将拍卖所得的一万元钱捐给了我市患眼癌的双胞胎兄弟。
义务培训书法老师,在孙维健看来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微不足道, “想象着学生们有老师教授书法,他们拿起毛笔时那种快乐的样子,就觉得很满足”。
□本报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张明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