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的德州西瓜
上世纪70年代西瓜外运。
1959年7月,德州闫庄西瓜获得大丰收。
上世纪70年代,园林二厂的喇嘛瓜丰收。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西瓜种植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其闻名于世得益于一个状似枕头、甜脆沙爽的西瓜品种——
西瓜喜阳光及偏沙土地,所施肥料以芝麻酱与豆饼为好,忌化肥。德州地处华北平原,历史上由于黄河及大运河的冲击,形成了大面积的沙壤土,粒细层深,质地松散,易于排水,这种自然环境十分有利于西瓜的生长,且西瓜生长期间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光照充足。因此,德州西瓜历久不衰,素享盛名。
德州西瓜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唐朝著名文学家骆宾王的代表作品之一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中这样赞扬德州西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康熙年间田雯写的 《古欢堂集·广种瓜说》中也反复提到德州西瓜: “斑青更有西洋种,剖之如乳倾壶浆。”
德州西瓜里有个品种称为喇嘛瓜,又叫长蜜瓜或者西洋枕,清道光年间传入,最先落户在运河以西五里庄一带。这种瓜呈长椭圆形,两端略细,像大个的枕头,每个一般重12—15公斤,皮较厚,大约有1—1.5公分,且不平坦;底色浅绿,有不明显的核桃花纹;瓜瓤为浅黄色沙瓤,细致无丝,成熟后瓜瓤空心;种子鲜红色,窄小。吃一口,又甜又脆又沙爽,冰糖味十足,人们称喇嘛瓜“脆沙瓤,赛冰糖”,是德州西瓜中的珍品。由于靠近运河,喇嘛瓜一上市就得到南来北往客商的认可,加上耐储运,一时间成为馈赠亲朋的抢手货。 1939年山东大学吴耕民教授调查后写道: “德州西瓜的栽培由来已久,惟其著名于世,盖自优良品种喇嘛瓜传入栽培后。”
当时运河码头只有两处,一是上码头,在如今的胜利桥北侧,一处是小摆渡口,也就是小庄附近。为了应对繁忙的西瓜运输,当时特意开辟了两处新码头,也就是胜利桥南侧的大摆渡口和宋家道口。
到民国初年,津浦铁路开通,德州火车站又成了另一条运瓜通道。每当瓜熟季节,商贩云集到各个渡口和火车站,德州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大大小小的瓜山。发展到上世纪20年代,北到京津,南到沪宁,瓜贩子纷纷慕名而来。那时,仅德县四区种植的西瓜面积就达万亩左右,喇嘛瓜带来了德州西瓜名声大震的最高峰。之后由于战争,德州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瓜生产濒临绝境。
新中国成立后,西瓜生产得到较大恢复和发展。为了保纯喇嘛瓜种,市政府令园艺场专门对喇嘛瓜进行了提纯复壮,并在黄河涯、于官屯等地的部分村庄建立了喇嘛瓜生产基地。蔬菜公司和农业局负责西瓜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购销,并有计划地引进了新的品种。
1963年,蔬菜公司派人去新疆引入了少量喇嘛瓜纯种,在五里庄进行繁育。这些措施保证了德州西瓜的种植面积、产量和质量的恢复。文革期间,受极左思潮影响,种植西瓜等经济作物被当成只看 “钱”的资本主义倾向,当时德州西瓜种植面积只有 2000余亩,产量不足1000万斤,品种混杂,品质严重下降,原有的德州西瓜风味已不复存在,喇嘛瓜更是难觅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