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现场。
针对如何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发挥小农水最大效益这一课题,近期陵县拟成立灌溉管理总公司。
每亩地年节水200立方米,粮食增产增收200元。这是在陵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区,农民用上小农水后尝到的甜头。
自2010年,陵县被列为全国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开始,历时3年,投资1.25亿元,建设完成现代农业小麦产业区15.53万亩,以低压管灌方式为主,突出高效节水节能灌溉,打通了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其效益却未得到充分发挥。原因在于,小农水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主体缺位的问题——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三分建,七分管。破解这一难题,充分发挥小农水效益迫在眉睫。
日前,陵县迎来了一个新的契机。通过各方积极努力,陵县被列为全省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作为试点,陵县不仅争取到200万元的扶持资金可用于农田水利管理,还能够通过创新运行管护机制的方式来破解上述难题。
小农水流到田间地头
11月24日,记者在陵县义渡镇戊极刘村的农田边上看到,每隔50米就有一个低矮的圆形小石墩,而距农田不远处的河道边上有一座黄色的小房子。
“这就是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 ”陵县水务局局长高建东告诉记者,小石墩是低压管灌设施出水口,黄色小房子就是小农水工程的核心——供水泵站。它们的地下是纵横交错的管网,就像田地的“动脉”,庄稼什么时候“口渴”了,合上泵站电闸,就会有白花花的水流向田间地头。
回想起几年前浇地的情景,义渡镇戊极刘村村民赵其升简直不敢相信现在浇地这么轻而易举。 “以前最怵浇地,又脏又累,一个人还办不了。 ”赵其升说,以前不仅要把机器、水泵拉倒河边,地里还得铺设“小白龙”。浇一亩地得用两三个小时,一家10亩地至少需要两三天。
而如今有了这种灌溉的新模式,过去的土沟渠、“小白龙”被一个个出水口所取代。 “现在地头有了出水口,一个人就能轻松把地浇完。”赵其升说,以前大水漫灌,浇一亩地的费用是30多块钱,而项目实施后,每亩地灌溉费用仅需20元。
“传统的灌溉模式为多级提水、大水漫灌,费时、费水、费工、成本高。通过新技术、新手段,真正实现了一级提水,破解了一家一户购置灌溉设备投资大、安装机泵难等问题。 ”高建东介绍说。
据了解,2010、2011和 2012年度,陵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连续3年被省水利工程验收和绩效考核小组评为优秀奖。在此基础上,去年又获批新一轮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在滋镇、郑家寨镇、陵城镇建设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工程7.33万亩,大棚滴灌工程0.37万亩。目前,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84.0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7%,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9.56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8.9%,实现年节水1900多万立方米,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提高3.12%。
管理困局“阻塞”供水管道
项目建成后,为保证其正常运行,发挥应有的效益,就必须有人或专门的机构来管护。然而,谁来管?维修成本谁来承担?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据了解,根据现行的相关管理办法,乡镇水管站及村集体负责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但实际现状却是,很多工程是跨村的,一个泵站负责几个村的灌溉,很难单靠某一个村集体出面管理或协调。而乡镇水管站一般只有一人负责管理,人手有限,也难以起到管护作用。
为此,很多乡镇探索出承包经营模式,将泵站进行承包,承包人对小农水工程拥有使用权,但必须承担工程的日常管护费用。义渡镇庄科王村党支部书记王长柱就是泵站的承包者之一。
2011年王长柱与人合伙承包下两个泵站,负责4个村5000余亩地的灌溉。农田需要灌溉时,王长柱向村民每亩地收取20元的灌溉费。而这20元,基本仅能满足泵站运行产生的费用。
“每浇一亩地电费就得 10元,另外人工、日常管护也都需要钱。 ”王长柱说,承包泵站属于微利,甚至是赔钱,“地里的出水口很容易被碰坏,维修一次就需要花费近百元”。
王长柱告诉记者,因为无利可图,人们对泵站的承包积极性并不高。有的泵站虽然被承包下来却仍存在管护不到位的情况。有时候到了灌溉时节才发现出水口或者管道出现问题,导致了水利设施无法有效利用。
(下转2版)
□本报记者尹晓燕任立松本报通讯员冯冬梅马俊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