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
南运河德州段自隋代开挖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兴盛,历代统治者不断在此建坝修闸,培堤、清淤更是成为日常工作。作为策划组织和指挥百姓修建南运河水利工程,并在治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主要有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刘统勋和嘉庆年间山东督粮道孙星衍。
明永乐工部尚书宋礼
宋礼 (1358—1422),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明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后降职户部主事。建文初,经推荐授陕西按察司佥事,又因过错被降职为刑部员外郎。成祖朱棣即位,命署礼部事,以办事敏练提升为礼部侍郎。永乐二年(1404),拜工部尚书。
朱棣一心想把都城迁至北京。这里不仅有他多年形成的人脉,而且被明王朝灭亡的元朝残余势力虽已遁回内蒙大草原,但还在暗中寻机南下进犯。迁都北京后,因离北元势力靠得近,便于及时掌握北元势力的动向,也便于运兵遣将。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朱棣不顾朱元璋不准迁都的遗训,毅然决定迁都北京。
永乐五年 (1407),朱棣派心腹姚广孝和新任工部尚书吴中等在北京开始规划和兴建都城。为了解决日后庞大的政府机构和军队供养的难题,需要大规模的南粮北运,进一步疏浚运河航道迫在眉睫。
元代虽然将运河山东段取直,但因会通河水源不足,漕粮一直仰仗海运。由于造船技术不成熟,海运风险很大,宋礼主张河运而放弃海运。他对朱棣说: “海运经历险阻,每岁船辄损败,有漂没者。有司修补,迫于期限,多科敛为民病,而船亦不坚。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以此而论,利病较然。请拨镇江、凤阳、淮安、扬州及衮州粮,合百万石,从河运给北京”。永乐九年 (1411),朱棣命宋礼开会通河。
宋礼用汶上老人白英的计策,在汶河上修筑戴村坝,横亘五里,遏汶流,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者十之四,北流达临清者十之六。从南旺北至临清,落差为30米,置闸17个,使汶水到达卫河;从南旺南至沽头,落差38.7米,置闸21个,使汶水与淮河相通。共用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众30万,蠲租110多万石, 200天完工。一条北京至杭州的黄金水道形成。
德州区域的卫运河和南运河均为地下河,依靠的是上游卫河和漳河水源,是水源比较充足的河段。但上游遭遇大雨时,运河河道狭窄而弯曲,满足不了泄洪要求,往往造成运河决堤,沿河村庄农田被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宋礼在治理会通河的同时,于永乐九年 (1411)设计并督修四女寺减水河。据 《明史》记载,四女寺减水河开挖后的第二年,宋礼紧接着督修德州城北哨马营减水河。
宋礼在整治会通河时,聘任白英为技术顾问。宋礼人品高洁,他将这位请来的布衣尊为上宾,一起策划和监督工程进展,感情如同兄弟一般。经过8年的努力,工程完工后,宋礼于永乐十七年 (1419)带领白英到北京面见皇帝并领赏。结果从运河走到德州时,因操劳过度,白英老人得病,勉强住进德州城北良店 (桑园)水驿后,便去世了。永乐皇帝追封他为 “功漕神”,后来的清乾隆皇帝勋封为 “永济神”,光绪皇帝勋封为 “白大王”。宋礼按照白英老人的遗嘱,将其灵柩运回汶上下葬。
运河工程完工后,宋礼又被派到四川采伐修建皇宫所用的金丝楠木。后自蜀召还,以老疾免朝参,有奏事令侍郎 (秘书)代替。永乐二十年 (1422)七月,卒于官。
乾隆大学士刘统勋
刘统勋 (1698—1773),字延清,号尔钝,雍正二年(1724)进士,曾任工、刑、吏三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山东诸城 (今高密县逄戈庄)人。祖父刘必显为清初官员,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父亲刘棨曾担任过四川布政使,是康熙时期有名的清官。其子刘墉,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清官。
刘统勋于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受命同大学士高斌查办山东赈务。五月,先后至济南府德州哨马营、东昌府及聊城县运河东岸、泰安府东平县戴村坝以及沂河西岸江枫口,改坝浚河,成绩卓著。由于成绩突出,十四年 (1749)十二月迁工部尚书,继而兼翰林院学士,又迁刑部尚书。乾隆十六年(1751),充军机大臣。十九年 (1754)加太子太傅。二十二年 (1757)加太子太保。二十四年 (1759)任协办大学士;二十六年 (1761),拜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二部;二十八年 (1762)充上书房总师傅。二十九年(1763)兼管刑部,教习庶吉士,充国史馆总裁。三十八年 (1773)三月,兼任首席军机大臣,充 《四库全书》正总裁,十一月卒于官。
乾隆十三年 (1748)五月,刘统勋奉命到德州哨马营疏浚城北减水河,详细细节不甚清楚。刘统勋的这次疏浚,实际起的作用不大。民国 《德县志》考证: “北支河当清雍正十一年 (1723)运河水溢,下游地方偶被波及,直督鲁抚会勘,由城北十里东西开支河,筑闸以泄运河之水,东行入金沟盘河故渎。又于河南岸开三涵洞,以泄田间之水。因支河下游不畅,年久淤于地平,河身淹没”。
刘统勋曾参与查办卢见曾的盐引案。乾隆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乾隆皇帝怀疑卢见曾贪腐,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决定让山东巡抚富尼汉对卢见曾抄家。富尼汉对卢见曾抄家后并未搜出金银珠宝,乾隆皇帝怀疑有人通风报信,就让刘统勋负责审问卢见曾在国子监读书的小儿子卢谟和孙子卢荫仁。结果查出是纪晓岚告诉的卢谟。纪晓岚被充军。
三年后,刘统勋向乾隆皇帝陈情说卢见曾的案子属于冤案。乾隆皇帝觉得自己仅凭怀疑就治人死罪,有愧于卢氏父子。卢见曾的案子终得以昭雪,其子官复原职,为他通风报信的纪晓岚等大臣也恢复了工作。
嘉庆山东督粮道孙星衍
孙星衍 (1753—1818),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字渊和,号伯渊,江苏常州人。少年时与杨芳灿、洪亮吉、黄景仁以文学见长,袁枚称他为 “天下奇才”。他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乾隆五十二年 (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三通馆校理;乾隆六十年 (1795)授山东兖沂曹济道,嘉庆元年 (1796)补山东督粮道,驻德州;嘉庆十二年 (1807)升任山东布政使。
孙星衍曾为德州文化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也在此完成了著名的 《平津馆丛书》,为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出不朽业绩。
孙星衍作为山东的督粮道佥事,当然对运河漕运是否畅通非常关心。据民国《德县志》记载,嘉庆十年(1805),值卫河上游经临清闸口夏秋之际水涨高于闸内之水,闸口被迫关闭,时粮艘阻滞。孙星衍知道恩县四女寺旧有支河入老黄河故道,经乐陵至海丰入海,年久淤塞,即上书要求疏浚四女寺减水河,以泄卫河之水。在疏浚四女寺减水河时,为了不影响农业生产,孙星衍没有动用两岸的民夫,而是通过协调和运筹,调用了驻守德州的满营军队,博得百姓的好评。
孙星衍因治河有功,升为山东布政使。德州百姓为铭记孙星衍的功绩,奏请朝廷批准,将其崇祀德州名宦祠。民国 《德县志》也在《宦绩志》里面为孙星衍立传,希图世代德州人不忘其贡献。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