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妙手救人,医德高尚,深受患者称赞,如今虽已是72岁高龄,仍坚守“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格言,继续研究医术。
位于德城区二屯镇的第三店,是冀鲁交界处一个平凡的小村庄,却因为一个乡村医生而声名远播。行医近50年,他妙手仁心、医德高尚,深受乡亲们的爱戴。
他就是周春华,如今虽已是72岁高龄,仍孜孜不倦,潜心研究医术。
心生不忍弃教从医
10多岁时,周春华就对医学感兴趣,父亲的一本老旧的中医书被他翻了无数遍。但由于家庭困难,周春华报考了免学费的师范专业,1961年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缺医少药。农民生了病,家境好点的,要跑十几里地才能请来大夫,家里穷点的,就只能忍着。有时候夜里有急症,天黑路远,大夫还不愿意出诊。
那时候,周春华的不少学生,因为得了脑炎、肺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留下后遗症甚至死去,这让他非常痛心。 “我要是个医生多好。 ”周春华不止一次这么想,于是教学之余,他又拿起了医书。周围能找到的医书都看遍了,他就从济南、天津等地邮购。
周围的人知道周春华懂得医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看,他也总是不负众望。渐渐地,找周春华看病的乡亲越来越多。1965年,辞去小学教师的工作,周春华正儿八经地当起了乡村医生。
24小时随时出诊
从开始行医起,周春华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24小时随时出诊。
可定规矩易,守规矩难。不管夜里几点,只要病人家属来招呼,周春华披上衣服、拿起医药箱就往外跑,“要不是急症,谁半夜来请医生啊,人命关天的事,一刻也不能耽误。 ”
十里八乡,周春华的名声渐渐传开了。有一次,周春华去林庄给人看病,几十里地,顶风,他却把自行车蹬得飞快,等到了林庄,把病人家属远远地落在了后边。给病人看完,扎上针,没来得及歇一歇,周春华又赶去堤岭村,那里还有病人等着他。像这样一天跑几十里地、赶好几个地方的情况很多。 “幸亏那时候年轻,都熬惯了,也不怕熬。”周春华说。有时候出诊回来得晚,周春华又累又困,刚躺下,有人来叫,就又得起来。
1972年的一个大雪天,周春华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回到家已经夜里12点多了,周春华把中午家里人吃剩的白菜汤热了热,泡了个凉饼子,就是自己的晚饭。不管多晚,周春华从不在病人家里吃饭,“家里有病人就够闹心的了,咱不能给人家添麻烦。 ”
“给兄弟爷们看病有成就感”
从医近50年,周春华从未停下过学习的脚步。 “刚开始学的时候也挺难,一些药名拗口难记,比如莨菪,可一遍记不住多说几遍,总能记住。 ”那时候,用的都是煤油灯,有时候学得太入迷,连头发也烧掉了。
中医、西医,周春华广泛涉猎,“当乡村医生,必须各科都得懂,就算治不了,送病人去大医院也能告诉人家去哪个科。 ”年轻的时候,只要有机会,周春华就去市里的医院进修。遇上解不开的难题,周春华就把相关参考书摆在炕上,一本本地翻,有时候半夜爬起来也得再看一会儿,直到问题解开了为止,不然心里不踏实,觉也睡不好。
当乡村医生,周春华有自己的见解,“在村里看病,要有乡村味儿,老少爷们儿来了,得用人家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 ”在半个世纪的行医路上,因为坚持多沟通,周春华鲜与病人和家属产生矛盾。 “当医生,得体会病人的难处。 ”周春华说。
在周春华的熏陶下,他的儿子女儿都走上了学医之路,如今大儿子也已当了20多年的乡村医生。虽然诊所早已交给儿子打理,周春华依然坚持每天上午坐诊。他还学会了上网,经常看一些医学讲座,补充新的知识。
周春华多次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可与这些荣誉相比,他觉得治病救人更重要,他说:“给兄弟爷们看病,有成就感。 ”在周春华看来,给病人看好病,才是医生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