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二次伤害”凸显心理枷锁隐忧
  8岁的小陈,准备转学到深圳宝安区松岗街道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读书,7月11日,领取入学通知书后,学校发现他天生兔唇,说话不清楚,于是将已发放的通知书收回。在媒体记者介入后,该校又同意录取小陈。
  学校前后态度的反差,值得每个人深思。作为孩子,身体的缺陷,已经让他遭受了委屈和压力,如果学校再“落井下石”,带给孩子的二次伤害则更加严重。
  类似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小陈的遭遇只是一个缩影。不管是在求学时,还是在就业时,对于存在生理缺陷的人,整个社会还缺乏关爱和体贴。现实中,歧视的目光,另类的眼神,依然存在,并深深刺痛着他们的内心。但是,对于具有生理缺陷的群体而言,他们与常人相比,并不缺少什么。只要整个社会能够接受他们,公众能够认可他们,他们也能绽放出光彩。
  说到底,面对生理存在缺陷的小陈们,每个人都要支持他们,鼓励他们,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不该再遭受到二次伤害。□刘建国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二次伤害”凸显心理枷锁隐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