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单独二孩”政策落地月余,我市符合政策的3.8万对夫妻中,提出再生育申请的仅占3.7%——
理性的“再生”选择
作者:尹晓燕本报



  “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已有月余,截至目前,我市共办理单独二孩生育证1401个,这一数字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远低于预期。据了解,我市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夫妻有3.8万对,而申领单独二孩生育证的1401对夫妻仅占其中的3.7%。
  记者调查发现,当“生二孩”还是“不生二孩”两个选项真正摆在人们面前时,不少有生育意愿的人却改变了主意。是什么改变了“单独”家庭的再生选择?慎重选择的背后又折射出当今人们怎样的生育观念?

生育意愿≠生育行为

  “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前,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的工作人员就对辖区内符合政策的育龄夫妻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显示,辖区内480多对夫妻,80%以上的夫妻愿意生育二孩。
  家住八里庄小区的陈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4岁的陈女士算是较早的一批独生子女,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符合条件的她就赶紧前来申请二孩生育证,她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个伴,还能缓解将来的赡养压力。
  但实际上,像陈女士这样的父母并不多。据长河计生办工作人员统计,前来申领二孩生育证的仅有30余对夫妻,“我们当时担心的扎堆申领的情况并未发生”,该工作人员说。
  生育意愿为何会 “高启低收”?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该政策实施时间尚短,另一方面是生育意愿并不等于生育行为,当育儿成本、生活负担等现实问题摆在面前时,就直接导致了生育意愿的低转化率。

当理想遭遇现实尴尬


  无论是专家的分析,还是百姓的看法,“单独二孩”政策的利好显而易见,但经济成本高涨,职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却让众多夫妇想生不敢生。
  现年30岁的刘勇是家里的独生子,有一个3岁的女儿,虽然也曾有过再生一个的想法,但考虑到育儿成本,刘勇还是打定了主意不再生。于他而言,月收入4000多元,刚好够维持如今一家三口的生活,如果再添一个,很难承担经济上的压力。
  刘勇的妻子也同样抱有这种想法,她认为现在养孩子完全不是过去简单的吃饱穿暖,“生了小孩就得给他提供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教育、医疗等,如果降低养育质量生二孩,我宁愿不生”。
  家住德城区的周倩,是一家私企的营销主管,对她而言生二宝的压力主要来自职场的竞争,“我好不容易熬到这个位置,一旦再次怀孕休几个月产假,这个位置很有可能会被他人取代”。
  业内人士认为,当下房价高、就业压力大,已经使一部分年轻父母沦为了“房奴”、“卡奴”,一旦生完孩子又成为“孩奴”,虽然二孩政策放开,但在物价飞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年轻人只能“望而生畏”。

再生选择折射理性生育观


  根据调查,盘点拒绝再生的理由,多半是出于对 “成本高”、“养不起”的负担考量,尽管这种纠结带有几分迫于压力的无奈,但却折射出人们对育儿质量和生活品质的关注和在意。
  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计生政策的深入人心,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已经发生变化,当下人们更注重优生优育。注重孩子素质培养,不断提升生活品质,成为人们对生育、育儿、人生等生活概念的新解——宁可少生,也要优育,不但要过日子,更要过好日子,“这种对生育观念的理性解读,其实也契合了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列为基本国策的初衷”。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考虑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结构,“单独二孩”政策的宏观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即使从微观层面考量,鉴于时下“独生子女”对孩子和家庭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放开“单独二孩”同样不失为“优生优育”政策的合理延续。孩子们在“有伴”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或许对其性格的形成与人格的完善不无裨益。因此,符合条件的夫妇更应从多个层面认知“单独二孩”的政策善意。
  □本报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王法成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理性的“再生”选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