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齑臼方看金作屑,脍盘已见雪成堆”,这是诗人黄庭坚的诗句。我们知道,现在把众人称颂的好诗文,称作脍炙人口,这里的“脍”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烧烤,意思是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
黄庭坚写的是鱼肉,切的是鱼脍。与之相似的还有唐代杜甫的诗:“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 ”看样子,古代的鱼脍最为有名,飞薄透亮,如雪似玉,所以历史上的很多“脍”到了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的 《饮食正要》里,95种“聚珍异馔”只有一味鱼脍入选;61种食疗精品中也仅有一种羊头脍在册。
在上古时代,人食的都是生脍,《礼记·少仪》上就说:“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这种鱼脍、羊脍、牛脍,都是经过细切后直接进食的,它虽然没有通过烧烤这道“炙”,依然符合不少人的口味。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烹调技法的提高,人们发现把切细的“脍”加上调味品放在火上烧烤后,味道更加鲜美。于是人们喜欢的“炙脍”就出现了,也产生了“脍炙人口”一词。最早的“炙脍”,依然是鱼片,据《海槎余录》记载:“江鱼状如松江之鲈,身赤色,亦间有白色者,产于咸淡水交会之中,士人家以其肉细腻,切为脍,烹之极有味。”至于“脍炙人口”一语,最早见于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中:“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
“脍”作为一种美食佳肴,早在周代,就已经是王室祭祀的祭品了。除了当祭品,“脍”还爬上了士大夫的餐桌,被纳入了官制礼仪士大夫阶层宴会上的佳肴之中。 《礼记·内则》:“大夫燕食,有脍无脯,有脯无脍,士不二羹胾,庶人耆老不徒食。 ”
历史上的名脍对原料的选择有严格的标准。 《遵生八笺》对鲈鱼的制脍方法,也作了详细的记载:“吴郡鲈鱼脍,须八九月霜下时,收鲈三尺以下者劈作脍,浸洗布包沥水令尽,散置盘中。 ”要求可谓严矣,“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且不作腥,谓之金齑玉脍,东南佳味”。只有又肥又嫩,洁白透亮的上等好鱼,才能做出“丝丝鱼脍明如玉”。
《酉阳杂俎》上说:“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脍,觳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因会客技。 ”切脍的人,动作娴熟敏捷,响声若有节奏,切成的脍肉如薄纱细丝,可以吹起来。这种技艺,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就像写文章一样,不认真选材,没有很好的“刀工”,要想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绝对是不可能的。
□刘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