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庄,俗称 “吕庄子”,是鲁北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本志的编纂目的,在于透过乡亲们的回忆,参佐以其他尚能找到的文史资料,记录下吕家庄的史迹、荣誉与期许,供后人考据。
上世纪50年代,吕家庄约有500口人。村中共有六姓,依人数多少排序,分别为刘、赵、张、郭、周、李,六姓之来源为山西洪洞移民。明朝永乐年间迁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早期族谱均有记录。 “文革”期间,各姓家谱几乎悉数焚毁,除赵姓尚保存一幅供祭拜而张挂的谱图,刘姓、周姓保存了纸质的始迁祖以下十世名册外,其余诸姓再难找到确切的文字记载。
目前, “社区化”的脚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希望通过编纂这部村志——吕家庄立村600年的第一部村志,留住一些黄土砖屋的记忆,供乡亲们追思先祖生存居住的痕迹。当然,也包括凭吊品味先民们所留下的人文气息……
村名简考
吕家庄属四女寺镇,地处冀鲁边境 “省边县界”,隶属关系变化频繁。仅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经历数次变迁。
1956年以前,属河北省衡水地区恩县,四女寺为第三区;1956年,恩县撤销,四女寺镇改属山东省德州地区平原县,并在此建立平原县第七区;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德州地区被撤销,合并划入聊城地区。 1961年,中央纠正 “刮五风”的错误,再度调整区划,恢复了德州地区行署,四女寺也随之划归德州。 1965年,再度划为山东省武城县四女寺人民公社,仍属德州地区。
吕家庄濒临运河南岸。大运河堤岸恰如一个椅子圈,拱卫回护着吕家庄,传说这样的地形属风水宝地。吕家庄背依运河大堤,村庄和土地相对集中,而且向东、南、西南三个方向伸展,其形状略似灵芝。村子中心有一方不知何年何月开挖的池塘,呈怀中抱月之势。百姓以经营农事为主业,以读书上进为进取之阶,在四乡素孚 “文化村”的盛誉。这个村的土地资源也比较丰富,全村拥有24顷地,经过 “大跃进”运动中的 “一平二调”,吕家庄土地折损过半,再加上运河改道造成的土地流失,今天吕家庄土地不足1300亩。
吕家庄东与四女寺相距一公里,南与卧虎庄相距两公里;西南与礼义庄相距两公里;西与阮庄、达官营均相距不到一公里;北边隔运河与河北头屯相距约1.5公里。村西之运河大堤,俗称“八里塘”;村东之大堤,俗称“老堤头”;是两处运河大堤往南突出之处。 1964年,运河大堤实施了截弯取直工程,这些地方已不复存在。 1963年运河大洪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在吕家庄与四女寺之间的 “银钉扣”堤段破堤分洪,大水吞没了吕家庄和大洼100余个村庄,保障了津浦铁路和德州市乃至京津地区的平安无虞。吕家庄人民,为国家安危作出了卓绝的牺牲。
这次破堤分洪之后,村中的土壤成份有所改善,原有的一部分碱地因覆盖洪水冲积的泥沙之故,得以改良。
吕家庄村名,留下的最大谜团,就是虽名吕家庄,而全村无一户、一人姓吕。村中流传着吕家庄原是德州城中吕家街财主家的佃户村这种说法,但真伪无从考据。
村南里许有一土岗,老百姓称之为 “古贝州”。民间传说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贝州遗址,有神灵守护,无论谁家婚丧嫁娶,只要焚香祝祷,都能借出桌椅板凳,方便千家万户。后来,由于有一些人家不守信用,只借不还,渐渐就借不出来了。
不过,古贝州遗址存在于旧恩县、旧城 (今武城新县城)一带,是史有明载的。村东南有一片水面,据 《恩县志》载: “古贝池,在四女寺附近。”当是此水无疑。这又可以作为 “古贝州”在此附近的佐证。
地处吕家庄村南的大洼,可是大有来历的。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高鸡古泊”。据 《中国地名大辞典》载: “高鸡泊,在恩县西北,旧为漳水所汇,广袤数百里,葭苇阻奥,可以避兵。隋大业九年,窦建德使其党孙安祖入高鸡泊为群盗。后高士达据以起事……今夷为平陆矣!”这里是推翻隋朝的三大农民起义之一的窦建德起义的发祥地。近年,在这片大洼里,距吕家庄数里之处,发掘了起义领袖孙安祖的墓地,证明了上述记载的可靠性。
据清康熙年间王士祯所记,这片大洼时有海市蜃楼出现。村中长辈也都依稀记得在村东半空中忽见一带城墙、数里街市的奇异景象。而村北的运河,更是“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的皇家出巡必经之地,其地位相当于后来的津浦铁路。
村东一里处,原有 “十二连窑”,是为北京城烧制城砖的官办窑场。所谓 “北京的城、德州的土”就指这件旧事。上世纪50年代,这些窑址还大体完整地屹立在原处,而且仍能使用。国家“防总”实施破堤分洪时,滚滚波涛恰从 “十二连窑”故址汹涌而出,故其消失。迄今,村中老屋的墙基上,仍有大量从窑壁上拆下来的城砖残留。有诗曰:连窑十二势如龙,巍峨故都兹筑成。六百年前汗湿土,应有史笔纪德风!
吕家庄所在的武城县,人文环境颇为特殊,既出现了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孙伏伽,又出现了从高士达至义和团的诸多农民起义, “天下大治”和 “天下大乱”的征象,在这里都有显著的表现。
吕家庄地处河川形胜之地,人民见多识广。村东之四女寺镇,为原恩县左衙驻地,是千里运河线上的一个著名的水旱码头。据民国 《恩县志》载,本县历史上第一个搬运工会,就出现于此地。此地还拥有历史悠久的以弘扬孝义精神为主题的神话传说,是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村。吕家庄西接历史上的屯兵之所达官营,北濒南北交通大动脉大运河,南临历史胜迹高鸡古泊,可谓河川壮丽、位置优越,造成人民追求文化的性格特色。
耕读兴业
吕家庄六姓居民都是洪洞移民的后裔,这里有无原始居民,已无可考。六姓中,有的是一步到位,择此而居,系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迁来,有的则是历经辗转迁来。其中艰辛甘苦,难以一一考据和详述。
吕家庄的百姓,大部分依靠种植五谷谋生。因地近运河与高鸡泊水面,故有少部分农户兼营渔业,有撒网捕鱼、在岸边下搬网捕鱼、下滚钩捕鱼几种方式,皆属农闲务渔。因此又有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之俗谚。上世纪70年代运河断水,这几种打渔方式已不复存在。以赵姓为主的部分村民,农闲季节兼营木工,为乡亲打造家具、农具等,方便一村民众。
吕家庄人勤劳、聪明,富于创造性。他们种植芝麻等经济作物,磨成香油,除供应四乡需求外,还用船批量销住天津。当时就有吕家庄 “八十户人家、四十多盘香油磨子”之称。足见在小生产为特点的年代里,吕家庄已经形成了规模生产的新形式。
据记载,当时吕家庄有 “四多”:拉船的多,走京下卫的多,闯关东下南边的多,做小买卖的多。
因吕家庄地近运河岸边著名商埠四女寺镇,有一些村民参与经商活动。村民刘化成经营 “万福茂广货铺”,在四女寺街西十字街迤北路东,坐东面西,有6间门市。由于地近四女寺船码头,生意兴隆、享誉一方。吕家庄从事 “勤行业”者,仅在天津就有数十户之众。很多农户丰年在家务农,一遇灾荒年景,带上一麻袋 “芝麻仁”下天津卫,从事厨师业。德州烹饪业是鲁菜的北支,四女寺商埠是一支重要的厨师力量。在京津一些饭店集中的街区胡同里,形成了 “无店不是寺上人”的俗谚口碑。
清末民初时期,与吕家庄接壤为邻的四女寺 “山西会馆”曾是义和团活动的场所。 1945年日军投降,村中一部分革命青年,率先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赵洪典成为吕家庄村第一位共产党员。周金铎、张子申、赵洪升等先后入党。吕家庄出现了第一批共产党员,他们用行动带动了一大批先进青年。刘金峰1947年带头参军,时年19岁,两年后在解放江苏宝山之战中光荣牺牲……
在此后的民主建政和参军入伍运动中,吕家庄都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或直接参军入伍,或参加地方政权及其领导下的正在草创阶段的机构,成为颇具老根据地色彩的先进村。
上世纪50年代,吕家庄的各项工作都处在四女寺一带前列。
文化立村
吕家庄老百姓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极为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追求。他们把 “忠孝传家远、诗书处世长”这幅被世家望族张贴在门楣上的历史名联,也刻在了自己的心上。
上世纪50年代,本村考取四女寺完小的一批毕业生,被安排在当地机关,在基层机关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更有一部分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成为当地农村领导骨干。周金生、周振华、刘志军、张玉新分别从不同岗位考取大中专学校,成为本村学子的榜样,是这个时期 “文化村”的标志之一。
吕家庄重视学校教育。早在民国年间就办了私塾,由村中“秀才”张子实先生任教,以后更是从教成风。老师的学生,多有做了老师者,粗粗算来,不下十名之数。他们的学生,遍布故乡周围村庄。吕家庄所出教师数量,大大高于周围村庄的平均数。有的家庭子承父业、兄弟效法,一门数名教师,诸如刘玉恒老师及其家族、张玉新老师及其家族,可谓 “教师世家”。
吕家庄外出工作者,或就地在当地机关任职,或远走天津,参加饮食服务行业。更有人从军入伍,为保卫祖国效力。
说吕家庄是 “文化村”的依据,原不单纯表现在有多少人考取了大学,而在于村民对文化地位的追求和向往。
吕家庄人对于本村小学中来自外村的教师的尊重,是可圈可点的。李福彬老师在本村教书,每年春节后,各家轮流请他到自家吃饭,直到过完正月。后来,李老师奉调到贾庄教学,全村学生拦车苦苦挽留,被人们传颂了许多年。
这个村庄对于文化的追求是令人感佩的,在极左路线步步紧逼的严峻的日子里,一户普通村民,给自己的孙辈命名为:儒、仁、孔、孟、礼、义、珍……更有人在毁灭文化的高潮中,四处搜求图书古籍,苦心研读,最终成为德州地区的第一批省作家协会会员之一。所著的 《颜真卿》 《颜杲卿》《故渎》《昨天的公仆》等作品,至今风行于世。其中长篇纪实小说《故渎》,为民间抗日英雄宋景周立了一部正传。
高考恢复后,吕家庄学子考取大中专生之多,成为全四女寺镇的领先者,给 “文化村”的盛誉增添着新的内容和后劲。
吕家庄村被誉为 “文化村”,还表现在村民崇礼重教,身体力行。全村民风淳厚,孝亲敬长,鲜有不孝父母之辈,更遑论不法之徒,村里很少有刑事案件发生。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吕家庄人办起了高跷队,置办了全套行头,逢年过节都要击鼓同乐一番。村头场院里,村民们扮演的渔樵武士、神祇仙女,置身于两米高的高跷上,各显其能,其情其景,蔚为壮观。
前景瞩望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吕家庄的命运和全中国的命运一道,迎来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
此前的30年,吕家庄换了7任村委会班子,除1972年,在本村扬水站建成、水浇地面积得以扩大的前提条件下,小麦产量一度实现 “过黄河”外,其他时段,都没有能够带领群众摆脱吃统销粮的命运。据 《吕庄子村史》载:1973年以后,产量每况愈下,生产无人管,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吕家庄虽然有了全新的变化,但步伐一直不大。除村民郭丰明靠在外承揽工程取得一定成功外,玻璃钢生产、汽车配件生产、密封条生产等致富之路,都没有让吕家庄乡亲们接受……
历史,在这个阶段,为吕家庄留下了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遗憾。她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村庄,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样本。在她的身上,带有农耕村落的几乎全部特征。优点和缺点、高尚与低微;善良与偏狭、希冀与失望;卓识与蒙昧、尊崇与屈辱……她所反映的兴治规律,是中华民族兴治规律的缩影。吕家庄,是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想标本所在。
2009年春,吕家庄发生了一件震动一方的盛举:郭丰明捐资20万元为村中铺设柏油路面。村委会找到笔者,撰写碑文记录下这件功德。笔者写下一首四言诗,并请友人、著名书法家丁兴才先生书写备刻。兹录其全文于后:
吕庄子村,立六百载;村中道路,自然成街;三纵三横,坦荡和谐。高鸡古泊,多有水灾;蓄水分洪,村周筑台;道路阻隔,四围高崖。改革开放,顿显逼仄;通行不畅,发展受碍;不利经济,有碍往来;合村老幼,企盼一代。支部村委,统筹安排;主政诸君,竭诚躬率;郭氏凤鸣,慷慨解怀;捐款廿万,功德常在;六路通三,容颜大改;街平如镜,不见尘埃;民众腾欢,观瞻壮哉!
2013年 12月 15日,吕家庄村支部班子成员再度来到德州,请笔者参与本村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以及有关文化项目的策划,并希望笔者为本村编一部村志,这就是村志的发端与起始。
吕家庄立村600年来的第一部史志,正式启动……
□刘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