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国古代的“空调屋”
  □佚名
  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空调屋”——凉殿,只是由于物力所限,没有全民推广。
  中国古代没有电,空调只是痴人说梦而已,可凭借着冰,古人还是造就了“空调屋”。
  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转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利用冷水循环的原理,用扇轮转摇,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后来慢慢使用机械法制冷消暑,正如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刘禹锡的《刘驸马水亭避暑》一诗中也描述了水亭特色:“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这种水亭,利用机械将冷水输送到亭顶的水罐中贮存,然后让水从房檐四周流下,形成雨帘,从而起到避暑降温的效果。而杨国忠更是异想天开,试图每个夏日都造一座冰山来避暑。
  到了宋代,高官显贵纷纷效仿,建立起私家避暑的“空调房”,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新鲜花卉,在享受清凉的同时,更有丝丝鲜花香气使人精神愉悦。
  明代,“空调屋”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明朝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有过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这“霍都别墅”比之现代来说,降温的效果更好,也更具有流通性。
  清代时期在制冷方面更是别出心裁,经常用“冰桶”来降低室内温度。“冰桶”是宫内储存冰块的器具,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为内胎,也有用金属作为内胎的。形状呈斗状,口大底小,桶有四足,足下有托,用来防潮。盖多采用很厚的木板,桶盖上设有透气孔,可排出冷气以起到“空调”的效用。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古代的“空调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2 版:闲情12】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