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市民生活中的 “三大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并悄然变化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德州市百业待兴,经济水平较低,人们没有 “三大件”的概念。
上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结婚 “三大件”,家境好的,还要加上录音机,叫做 “三转一响”。 手表要“上海”牌的,缝纫机要 “蜜蜂”牌的,自行车要 “大金鹿” “永久”牌的。那时候,德州市人均年收入287元左右,市场供应比较紧张,肥皂、牙膏等都需要凭票购买, “三转一响”是贵重物品,一票难求,有钱也不好买。当时结婚家具要 “36条腿”:桌子1张,椅子4把,双人床、大衣柜、写字台、饭橱各1个,数一数,正好是36条腿。为了省钱,不少家庭自己买木头,请工匠来家里打家具,或到街头的家具铺里定做。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从规格到品种再到数量得到巨大发展, “三大件”演变为冰箱、彩电、洗衣机,条件好的会加上双卡收录机,合称 “三双一彩” (双门冰箱、双缸洗衣机、双卡收录机和彩电)。
与之相对应的,是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变成了吃、用、穿。吃,已经不像10年前以填饱肚皮为满足,而是讲究膳食结构,向高营养、低脂肪靠近;穿,则由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在市场上多年听不到的 “货比三家”又流行起来;推销商品的广告充满了电视、广播和大街小巷,昭示着消费品市场从卖方转向了买方。
1988年,德州市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025元。这一年,德州市销售电视机22738台,其中彩色电视机 3933台;销售电冰箱5944台;销售洗衣机10516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人们收入迅速提高, “三大件”也展现出不同面孔,购买较多的是电视机、录像机和音响。
当时,彩色电视机已经比较普遍了,成为了必需品,时髦一点就是买台松下或者飞利浦的。
那时候,德州街头有很多录像厅,播放的是 《霍元甲》 《陈真》 《蛇形刁手》 《醉拳》等电影,不少男女就是在录像厅里谈恋爱的,结婚后,买台录像机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1989年,中央电视台 《九州方圆》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潮——来自台湾的歌》的节目,包括姜育恒的 《再回首》和 《驿动的心》,小虎队的 《青苹果乐园》,张雨生的 《我的未来不是梦》,王杰的 《一场游戏一场梦》,黄莺莺的 《雪在烧》等歌曲,从形式到内容,都让人耳目一新。 《潮》的出现,不仅带火了流行音乐,也影响了 “三大件”,上世纪90年代,音响成了热门家电。当时德州楼房并不多,家家户户住平房,如果听到谁家总是传出震耳欲聋的音乐,八成就是刚结婚的。
1999年底,德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0.7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5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9元。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彩电 110台,电冰箱 79台,收录机 66台,影碟机和录放相机达到了45台。这一年,全市申请结婚登记的新人达到55611对。
进入21世纪,房子、汽车和存款,成为新 “三大件”。直至今天,这三件没有改变,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人们争相购买燕舞双卡录音机。
上世纪80年代百货大楼照相机货柜。画面上的海鸥4B-1相机1988年停产。上世纪70年代,缝纫机吸引着进城的农民。一九八二年,德州的新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