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倾情慈善心系百姓

贺同兴(右二)在灾区勘察灾情。



年轻时期的贺同兴(右一)陪领导考察。



上世纪80年代,贺同兴(左三)在湖南灾区勘察灾情。



  (上接2版) “我当时就想,到哪里干都一样,更重要的是,一种年轻人的冲动和好奇感,驱使着我进入国家机关,去那里感受一下国家机关到底是如何运转的,最后就答应了。”就这样,贺同兴放弃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和比较不错的职务,开始了具有挑战性的新工作。
  进入民政部,贺同兴被安排到了救灾司,在这里,他一干就是20多年。从普通的基层办事员干起,他一直升任为国家的救灾专员 (司局级),期间跑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灾区。
  贺同兴的主要职能是深入灾害现场勘察灾情,然后根据调研情况撰写灾情报告,这个报告就是国家拨付救济款的重要依据。
  出差,成了家常便饭。每年,几乎有大半的时间,贺同兴都是在灾害第一线。有一次,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发生灾害,近100天的时间内,他持续马不停蹄地奔走三地,出门时,孩子尚小,等他出差回来,孩子几乎已经不认识他了,连一声 “爸爸”都不会叫。即便如此,贺同兴依然不后悔,他说,既然国家需要我,我就义不容辞。
  深入灾害的最前沿,往往与危险并行。一次,新疆发生了特大雪灾,贺同兴被派往当地勘察灾情并慰问灾民。贺同兴是乘坐飞机去的,由于大雪肆虐,飞机愣是在上空盘旋了好几周,就是找不到降落地点,最后只好在离灾区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了下来。
  为了全面掌握受灾情况,贺同兴毅然选择在零下40度的极度寒冷条件下换乘汽车前往。汽车驶进白茫茫的暴雪之中,危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车窗外的大风发出令人胆寒的怒吼,几乎看不清前行的道路,虽然汽车里有暖气,冷风还是从车门缝隙间呼呼地钻了进来。还没到达目的地,贺同兴的脚已经冻得不听使唤了。灾区的群众见到他们之后,既惊喜又有些后怕:如果汽车中途抛锚,这一车人极可能就命丧茫茫大雪之中了。
  救灾工作既辛苦,又是一个极为敏感、复杂的领域。这项工作一头连着灾民,一头连着国家,一旦勘灾不准,就可能犯下极为严重的错误。
  工作中,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多争取救灾款,往往会在受灾情况里掺入水分,这会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有些地方领导,对于灾害掌握不全面,有可能少报受损状况,这就极大地影响了灾民的生活,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贺同兴说,掌握好里面的度,这就必须保持一颗对国家负责、对灾民负责的心。
  对于地方政府报告的受灾情况,贺同兴从来都不会拿来照抄,他一定会深入灾民中间,仔细调查情况,一旦发现政府报告中有水分,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如果有的地方政府对灾情估计过低,他也从来不会撒手不管。
  上世纪90年代,西北的一个省份发生了6.2级地震,从表面看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并不严重,由于地方政府低估了灾情损失,如果按照地方政府提交的灾情报告拨付资金,灾区得到国家的救济款也许会少一些。
  贺同兴根据领导的派遣,带领工作组深入到地震灾区调查,经过仔细、缜密地调研,掌握了更为真实的灾情。他还亲自带着地方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深入居民家中查看,一进家门,地方领导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从外部看去,居民楼的确没有倒塌,但是房子内部却到处开裂着大口子。贺同兴当即提出,这些楼房虽然没有倒,但是已经不能住人了,必须重盖,不然会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如果不把这个实情报告给中央,灾民们的损失将会更大。贺同兴的调查引起了当地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就在当天,当地政府立马召集了班子成员集体开会,重新调查核实了受灾情况,并如实报告给了中央。
  有人对贺同兴说,既然地方政府已经打了报告,你就没有必要较真,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追究到你的头上,何苦得罪地方?贺同兴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如果我不较真,就可能给国家造成损失或者让灾民吃亏,我的良心上过不去。

探索救灾新模式


  20多年从事救灾工作,贺同兴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完善我国的救灾制度,他曾多次被派往国外考察当地的救灾和慈善事业,每次外出,他都认真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的救灾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按着部领导的要求,执行了一条新型的救灾模式:救灾合作保险。
  “当时的状况是,哪里有灾,国家就救济哪里,但是,灾民的经济状况是不一样的,富裕户即使受灾,不至于没有吃穿,但是贫困户受灾可能会雪上加霜。”贺同兴发现,根据当前政策,一旦受灾,无论富裕或贫困都会得到国家相同的补助,这种 “撒胡椒面”式的救灾,无法真正发挥救灾的意义。贺同兴陪同部里领导在国外调研时了解到,早在几十年前,国外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发展出了成熟的救灾保险模式。
  受此启发,部里领导提出了救灾合作保险的新方式,并指派贺同兴具体执行。在这种救灾方式之下,受灾户有了一条区分明确的标准线,标准线以下的贫困户受灾以后,可以免费得到国家的救助,而标准线以上的富裕户,可在平时缴纳一部分费用,由当地农村组织自己保管,待受灾以后再使用,分类补偿切合了实际也让救灾发挥了真正的作用。他的想法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并做出批示 “同意经过试点,积累经验,向社会保险方向逐步过渡的意见”。
  此后8年,贺同兴一直致力于在全国推动这一模式,最终在全国108个县开展了试点,在一些地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1998年,正值国家机构改革,快到退休年龄的贺同兴被调入中国救灾协会任会长。由于救灾协会的的部分职能与中华慈善总会有重叠,两年之后,民政部决定将中国救灾协会并入中华慈善总会,贺同兴任副会长。
  为了将中国的慈善事业发扬光大,当时已近花甲之年的贺同兴积极奔走,一方面,积极同国外慈善机构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慈善项目进入中国,加速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慈善活动,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壮大。贺同兴经常给周围的人说: “这一辈子能够从事救灾、慈善这样神圣的事业乃是我终生的一大幸事。”

为家乡修路、建学校


  贺同兴从7岁时,就离开了家乡,但是他告诉记者: “我的根在夏津,在生我的故土。”如今,贺同兴的父亲已经年逾90岁,仍然身体很好,现在父亲张口闭口就是家乡的往事,而这,也时常牵动着贺同兴的心。
  2007年,他回乡之前,一位朋友得知他想给家乡人民做点事,便主动提出愿意给贺同兴的老家提供援助。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之下,贺同兴给家乡父老修建了一条马路,如今这条马路依然方便着家乡父老的出行。
  还有一次,当他得知一位香港的慈善家打算在大陆建设一批希望学校,他主动给老家争取了一个名额,由于资金有限,建起完整的学校有些困难,贺同兴又发动了亲朋好友捐款,最终给村子里建起了一所高标准的小学。
  贺同兴说,这些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却是他与父亲的一份心意。
  “家乡给了我们太多东西,为家乡人民办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动情地告诉记者。
  采访结束,我们邀请贺同兴给家乡题词,他写下: “魂牵梦萦,最美家乡”,表达了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倾情慈善心系百姓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