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贺同兴,中共党员,1942年出生于夏津县东李官屯镇贺屯村。
1949年,随父亲迁居北京。
1958年,初中毕业后,为四机部738厂学徒工。
1960年至1968年,空字026部队地勤兵、机械师。
1968年至1978年,四机部738厂机械动力科技术员,处级干部。
1978年至1998年,历任民政部救灾司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民政部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救灾专员。
1998年至2000年,任中国救灾协会会长。
2000年至2008年,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
北京市朝阳区体育场路5号是一个年头不小的公安大院,从外表看去,这里与周围的普通住宅楼没有两样,甚至略显陈旧。
本期采访对象贺同兴就住在这里,未进门之前,他先向记者打了一个“预防针”:“我们家属于‘陋室’,不要见笑。 ”推开房门,7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两室一厅,每个房间都不大,家具更是普通到毫不起眼,却收拾得整洁、利落。
贺同兴从事救灾、慈善事业20余年,退休时已经是民政部的司局级干部,然而,他却秉持老实做人、踏实干事的作风,虽然身处救灾、慈善这样“敏感”领域,但他始终以俭朴、清廉的操守本分做官,贺同兴说,自己身上流着德州人的血液,德州人的耿直与正派是一辈子也抹不掉的。
贺同兴老家是夏津,但是他的口音却有浓郁的北京味儿,采访就从他的口音说起。
少小离乡
贺同兴说,自己口音里的北京味儿,与长期生活在北京有关。1942年,贺同兴出生于夏津县东李官屯镇贺屯村,记事之前,父亲就已经随同乡去了北京闯荡。后来,父亲考上了北京的公安学校,毕了业就留在北京,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父亲在北京站稳脚跟之后,不忍与家中的娇妻幼儿长期分离,就在贺同兴7岁时,将全家人接到了北京,从那时起,贺同兴一直生活在北京。
但是,贺同兴告诉记者,在老家的童年时光,是他这一辈子最不能忘怀的,也是对他影响很大的7年,“可以说,是家乡赋予了我山东人特有的秉性”。
在北京,贺同兴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彼时,工人的生产力得到空前释放,整个社会对工人有着一种特殊的崇拜和羡慕,这同样吸引了贺同兴。
初中一毕业,贺同兴就离开了学校,进入第四机械部下属的企业。这家企业是一个国防企业,系前苏联援建我国的100多个项目之一,全厂职工近6000多人。在这里,贺同兴开始了两年的学徒工生涯。由于他头脑灵活、勤奋肯干,很快就掌握了车间的大部分技能。按照正常程序,他完全可以转为正式的工人了。
此时,他的周围又兴起了一股参军潮,年轻的贺同兴也想去体验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17岁时,贺同兴毅然放弃了转正机会,参军了。
成为空军地勤兵
参军前,贺同兴有过车间工作的经历,进入部队之后,他成了一名空军地勤兵,从事部队飞机的维护与修理,专业上的优势,让贺同兴如鱼得水。
贺同兴遇事爱动脑筋,能沉下心来钻研问题,飞机的许多疑难故障,都在他的摸索与实践中一一破解。在连队里,他每年都是五好战士、技术能手。贺同兴说:“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从部队里养成的,我今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受益匪浅。 ”
贺同兴非常喜欢运动,部队组织的各种球类比赛,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尤其擅长打篮球,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投篮精准,弹跳力很强,为此,他还拿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资格证书。爱运动,给了贺同兴一个强壮的身体素质,也给日后从事艰苦的救灾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部队,贺同兴经常参与部队的救灾工作,虽然吃了不少苦,但是却培养了贺同兴吃苦耐劳的精神。上世纪60年代,沧州地区爆发洪水,贺同兴奉命去修筑堤坝。由于灾害破坏严重,战士饮水就成了问题,他们不得不饮用从高处流下来的雨水,而沧州地区又多是盐碱地,流下来的雨水既浑浊又苦涩,包括贺同兴在内的许多战士都病倒了,但是从来没有人抱怨什么。修筑堤坝,每次需要挑着近百斤的黄土运送到工地,对于从大城市出来的贺同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干了没几天,他的肩膀上就肿起来一大块,再后来,肩膀上的伤口结了痂,再去挑土结的痂都被压破了,鲜血顺着肩膀直流,那种钻心的疼,贺同兴至今记忆犹新。
但是这种艰辛,让贺同兴对自然灾害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对他以后参与救灾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到工厂
贺同兴当兵10年,很早就是提干的苗子,但是由于部队医生的误诊,让他与升职擦肩而过。“医生说,过不了几年,我的嗓子就会说不出话来。 ”谈起这一段往事,贺同兴坦然一笑,这显然是一次误诊,到今天贺东升说起话来依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7岁时,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贺同兴转业回到原来单位,他被安排进了机械动力科。机械动力科是工厂重要的生产后勤部门,全厂大到几百吨重的设备小到一颗螺丝钉,以及水电气的运行都在机械动力科的管辖范围之内。这个部门有500多名员工,不少人身怀绝技,从中脱颖而出非常不容易。
但是,靠着多年来的积淀,贺同兴工作干得相当出色,没过多久,他就被提拔成处级干部。在许多同事眼中,贺同兴办事公道,为人正派,虽然500多人的大部门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但是贺同兴出于公心,总是很平稳地处理许多内部矛盾,很多人都很敬重他。
1977年,由于贺同兴表现优秀,还得到了一次去北京大学进修新闻专业的机会,贺同兴说,当年没有考大学,是他最大的遗憾,去北大研修,可以说圆了他的一个梦想。贺同兴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大学校园里,为了追上课程,他需要一边自学高中课程,一边读大学的内容。一年的时间,他从来没有过午睡,即使到了晚上,他也每天打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读书。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别人两年才能学完的东西。 ”贺同兴说。正是靠着这股子不服输、勤奋上进的劲头,贺同兴的文化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我后来从事救灾工作,需要撰写大量调研报告,这种写作能力就得益于这段时间的勤奋刻苦。 ”
奔走救灾第一线
贺同兴的出众能力,也得到了原内务部的重视。当时我国尚未成立民政部,全国范围内的民政、民族、人事等方面工作由内务部全权负责。文革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内务部被撤销,内务部的原工作人员全部下派进了基层,其中,就有一部分人员下派到贺同兴所在的工厂。
在与贺同兴朝夕相处之中,贺同兴的为人、处世风格,深受一些老内务部干部的认可。 1978年,民政部成立时,这些内务部的老干部又被调入民政部,便想将贺同兴一起带入民政部。
此时的贺同兴已经是处级干部,如果离开这个企业,他只能从基层的办事员重新干起,虽然有些犹豫,但是贺同兴还是想试一试。
(下转3版)
□本报记者任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