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们在研读诗词。王倩倩摄
在德城区新湖风景区,绿树掩映、碧水环抱之中,坐落着一栋白色小楼,每个周二的上午和周五的下午,有一群老人会准时出现在这里。
他们,是德州市诗词协会的诗友们,这些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颜苍人未老,鹤发亦多情,赋诗填词,在平仄声声里描绘着美好生活。
新湖边聚起诗词协会
今年83岁高龄的刘辛龄是诗协的创始人之一,幼年时在村里的老秀才那里念过书,对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退休以后,刘辛龄在老年大学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结识了一群同样爱诗的老人。 2005年,刘辛龄牵头,老人们成立了一个自发组织——长青诗友社。
诗友社刚刚成立的时候,连活动场地都没有,于是公园的台阶上,新湖的湖边上,常看到老人们写诗、品评的身影,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乐此不疲。后来,老年大学腾出教室,为诗友社提供了活动场地,老人们的热情更高了。
老人们非常珍惜每一次活动机会,有几位60多岁的老人,每周都要从二屯镇、黄河涯镇和赵虎镇赶来参加诗词协会的活动,几乎从不缺席。随着时间的推移,诗友们的水平不断提高,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新诗友慕名而来,诗友社逐渐壮大起来。
2010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民政局的支持下,德州市诗词协会在长青诗友社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目前,诗词协会的成员已有50余人,虽然仍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主,但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为协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反复推敲, “一诗千改”出佳作
“那时候大家都是门外汉,虽然爱诗,但连最基本的格律都不对。”回忆起诗友社刚刚成立的时候,刘辛龄感慨良多。为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他自费为诗词协会每位成员复印了厚厚一摞学习资料,有 《中华诗词》上的名家佳作,也有精彩的诗论诗评。
“在这里,人人都是老师。”诗词协会秘书长田润民说,能者为师,是诗词协会的传统。每次活动,诗友们都将自己新近的作品写在黑板上,大家共同讨论,指出其中的不足, “爬黑板”成为诗词协会的特色,在互相讨论和摸索中,大家进步得很快。
为写出好的作品,老人们往往反复推敲。 “一首诗写出来常是即兴而发,但脱稿却至少得半个月时间,这中间就是不断地斟酌、修改,说是一诗千改一点儿也不为过。”田润民说。
老人们认真严谨的态度,使得诗词协会佳作频出, 《中华诗词》 《历山诗刊》 《鲁北文学》等杂志上经常能看到诗友们的作品。在中央组织部发起的 “我与中国梦”诗词大赛中,诗友们的参赛作品全部获奖。
2013年底,山东省诗词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协会副会长张延龙发出了 “德州的诗词质量最好”的感叹,在看到田润民对诗稿的推敲过程后,他由衷地说: “你们这么个推敲法,能写不好吗?”
诗词里道不尽美好生活
2013年12月,散着墨香的《清风苑诗选第八集》面世。每年,诗词协会都会将诗友们的佳作精品汇编成册,如今已经出到第八本。
“我们的作品,有的歌颂美丽德州,有的歌颂幸福日子,我们要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65岁的邹魁敏说。宣传新德州,传递正能量是老人们诗词创作的主旋律,新湖、锦绣川、董子园在他们笔下熠熠生辉。
诗词协会的老人们在享受诗意人生的同时,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更加努力地传播诗词文化,联合全市诗词爱好者,努力把德州建设成 “诗词之乡”。“现在不少地方,乡镇上、学校里都成立了诗词协会,这一点,我们做的还不够。”说到德州诗词文化发展的现状,田润民言语间不无遗憾。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建设幸福德州、人文德州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欢迎更多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参加到我们的队伍中来。”采访的最后,田润民如是说。
□本报记者王倩倩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