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英受理案件
“赵庭长,您说的太对了,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经营,这婚我们不离了,以后好好过!”在宁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门口,一对年轻夫妻向立案庭庭长赵兰英致谢时说。
智慧司法,用爱化解纠纷矛盾
2013年,进入冬天最冷的一天,一位年轻妈妈王某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哭着走进了立案大厅,说要起诉离婚。孩子的脸冻得青紫,不停地哭闹,这一幕让立案庭的法官们很是心酸,她们连忙递上一杯热水,并给孩子买来饼干面包,这才让孩子安静下来。
随后,法官们细问了这位年轻的妈妈。原来,王某与丈夫都是打工者,王某因为怀孕,辞去了工作,一直在家养育孩子,家庭的重担就全部落到了丈夫的肩上。也许是受不了生活方式的突然转变,也许是工作的委屈无处发泄,丈夫劳累后经常对王某及孩子发脾气,有时甚至还动手打人。
在了解情况之后,法官并没有依照王某的要求立案,她们把王某和孩子送回家,并找到当地的村委会一起给王某的丈夫做工作。通过与二人的深入交流,法官们详细分析了他们在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入情入理的总结让夫妻二人深受触动。尤其是王某的丈夫,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两人和好如初。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法官还联系了当地社区领导和企业,根据王某的个人情况,在她家附近为她联系了一份工作,让王某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能就近照顾家庭。
女性化团队,成为司法窗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像这样的场景,宁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每天都在上演。
该庭现有6人,其中5名是女性,这支女性化队伍牢固树立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从接待、咨询、立案到缴费的 “一站式”服务。为群众提供诉讼指南、诉讼须知、举证须知等各种诉讼指引服务,方便群众诉讼。尤其注重对案件的诉前调解,争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程序之前,让群众少走弯路,尽最大努力减轻群众诉累。
作为案件能否进入审判的第一道 “把关者”,立案执行与审判执行岗位相比,少了一份风光,多了一些单调与清贫。但立案庭的法官们始终用微笑去面对这份工作。解决老人赡养纠纷,为农民工追薪……几年来,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慈爱之心,常常在立案、信访、调解工作中取得峰回路转的意外效果。
去年12月,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张某来到立案庭,要起诉一起案件。他于2012年借给一朋友10万余元,但天有不测风云,朋友于几个月前不幸去世,家中只剩下宋某母子二人,生活并不富裕。作为朋友,张某并没有急于追债,但最近他因生意原因想要讨回所欠债款,但宋某却并没有钱财还债,无奈之下,他只得求助法律。
听完张某的诉讼,法官给予立案,却并没有急于转业务庭,而是去宋某所在社区走访,了解其家庭状况。情况核实后,法官们找来二人当面交谈,在诉说了双方的困难后,二人最终达成协议,避免了朋友间的尴尬。
据统计,宁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 2013年审查各类案件 2681件,审查登记结案卷宗共2506件。移送上诉卷宗 107件,上诉返回案件122件。收取过付款3826万元,支付过付款3910万元,为审判程序的开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石。
热心公益事业,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好妈妈”
多年来,立案庭始终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 “包村帮扶”活动,对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农民工子女等进行捐助。
2013年4月,立案庭的法官们来到宁津县宝莲华双语学校,为该校260名留守儿留上了一堂题目为 “塑孩子阳光心态,创生活辉煌未来”的心理辅导课,帮助他们丰富思想,健全人格。临走时,她们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这些孩子可以随时给她们打电话诉说心事。
5月份,她们到大柳镇明德小学看望慰问贫困学生,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体育用品,并购买了励志书籍。至今 ,她们还和这些孩子保持着联系,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 “好妈妈”。
宁津县人民法院立案庭的法官们用自己的行动,打造了司法文明的窗口。为民司法,丹心殷殷,宁津县人民法院立法庭通过诉前调解这样一个小小支点,诠释着人民法院、人民法官一心为民浓浓情怀。
□本报记者曹清王倩倩本报通讯员孙久生孟娟高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