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春节前夕,回乡过节的刘金峰把自己辛苦积攒的1万元积蓄捐给家乡敬老院和贫困家庭——
一个打工者的慈善梦
作者:张晓航本报

刘金峰(右)为贫困村民庞学冬送来救助金。张晓航摄



  当刘金峰将2000元救助金送到同乡尹志花手中时,尹志花握住他的激动地说: “感谢刘老板!” 而刘金峰则一个劲儿地表示: “千万别叫我老板,不敢当。”
  刘金峰所言并非谦虚。刘金峰来自乐陵市丁坞镇蛤蟆刘村,是名再普通不过的进城务工者。而今年春节前夕,他却做出一件不普通的事情:拿出1万元捐给家乡的敬老院及贫困家庭!

一直被称为 “实在人”

  刘金峰此举并非一时冲动,这种想法在他年轻时便已经萌生。刘金峰对记者说, 生长在农村且并没读过多少书的他,经历过贫苦的日子,理解没钱的难处, “最穷的时候,收完粮食想磨成面粉,却连加工费都交不起。”
  为了谋生,他走街串巷卖过甘蔗,开过农药店,给乡镇农机队当过拖拉机手……不管从事什么工作, 刘金峰都勤恳又实在。刘金峰在农机队时,很多拖拉机手给别人轧场都用慢二档,因为这样比较省油,但效率会降低;刘金峰则一直用快二档或三档。有同行说刘金峰傻: “这活儿是按时间收费,用慢二档既省油又多赚钱,何乐而不为?” 刘金峰就不这么认为,他知道每位村民赚钱都不容易, 能给省一点是一点。
  慢慢地,刘金峰 “实在人”的名声逐渐在村里流传。此时的刘金峰觉得,自己做的这点儿事儿不值一提,他希望能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

为攒善款勒紧腰带

  2006年,经亲戚推荐,刘金峰去往天津打工,在一家再生资源公司担任装卸工。这份工作无疑是辛苦的, 每天与废纸、废塑料、废铁等打交道。刘金峰笑言,自己从小力气大,七八十公斤的一捆废纸,扛起来毫不费力。
  勤恳工作3年后,刘金峰开始有了积蓄。 2009年的一天,刘金峰听说了一名老乡在外地做生意赚了钱,返乡后给乡亲们捐钱的故事。这件事给了刘金峰很大触动,他当时就决定,要和这名老乡一样,给需要帮助的乡亲们以资助。
  可这名老乡与刘金峰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财力颇丰的小老板,后者则是年收入仅3万的打工者。要想达成这个心愿绝非易事。于是,刘金峰采取了或许是最质朴的做法——勒紧腰带省钱。从那以后,刘金峰的生活可以说是 “滴酒不沾,荤腥不啖” 。饿了就花两三块钱买馒头就咸菜;炎热的夏天,工友们都喝几瓶啤酒解暑,他从来只喝白开水 ;冬天,自己租的房子里冷如冰窖,他甚至舍不得买蜂窝煤点火炉,而是去捡树枝木头当柴火……
  为了存钱,刘金峰专门在银行开了个新账户,每月都会把省下的钱存进去。他决心,攒够1万元就捐出去。

只要条件允许,会继续捐钱

  春节前夕,刘金峰的账户里终于攒够了1万元钱,于是,他拿出6000元买了油米面捐给丁坞镇敬老院, 4000元作为救助金捐给了尹志花、庞学冬等贫困村民。
  刘金峰说,他捐钱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想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再需要有比咱需要的,再辛苦有比咱辛苦的”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至今,刘金峰还没把捐钱的事儿告诉家人朋友。他说,他们可能目前不会理解支持自己,但自己会慢慢说服他们。 “只要经济情况允许,这一定不是我最后一次捐钱。”刘金峰说。□本报记者 张晓航 本报通讯员 刘文峰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打工者的慈善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