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前引黄清淤几十万人齐上阵、奋战水利建设的热烈场面。
上世纪80年代初,坐着大卡车出河工的农民。
1971年冬,调集15万民工建成潘庄引黄工程。
德州与黄河有着不解之缘,大禹治水的传说,就是最好的佐证。勤劳智慧的德州人也一直在探索趋利避害的良方,据《齐河县志》记载,德州有记录的引黄工程始于1891年,时任山东巡抚的张耀曾在桑梓店油坊赵处的黄河堤修建3孔石闸,意在泄洪,兼顾灌溉。
1956年春天,齐河、济阳两地安装钢管虹吸,1958年进行扩建,设计引水量26立方米/秒。经过两年试验,背河淤改洼地种植的水稻亩产最高达400斤,结束了德州千百年来黄河为害的历史。每年清淤出河工,也成为德州冬季的一项重要任务。
1958年到1960年,德州连续干旱,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开展了打砖井的群众运动,短短几年时间,达到32万眼。随着旱情不断加重,地下水位下降,砖井大部分成了旱井,干旱问题依然未解,引黄灌溉再次被提上日程。 1958年,山东省政府决定兴建位山和泺口枢纽工程,大量精壮劳力出河工。齐河、禹城、平原、武城、夏津出动8万余人,参加位山工程施工,临邑参加了泺口枢纽工程建设。 1965年,因旱情严重,山东省委向水电部报送了《关于恢复和发展引黄灌溉的报告》,后这一报告通过。恢复引黄灌溉后,齐河豆腐窝、大王庙增建了虹吸两处,1966年6月齐河韩刘小型引黄闸建成放水,可引水每秒25立方米。
1968年全市大旱,冬春连续147天无雨雪,河干井枯,群众吃水都发生了困难,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为此,德州地委下决心扩大引黄灌溉和河道蓄水,先后在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上建起16座拦河闸。 1970年至1971年,结合黄河修建齐河工程,李家岸分洪闸改为分洪灌溉闸;1971年冬始,调集15万民工奋战一个冬春,建成潘庄引黄工程;1974年,在济阳县又建成邢家渡引黄闸,解决了济阳、商河、乐陵、庆云4县的灌溉用水问题。引黄不但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而且解决了城区工业和人民生活用水。按照国务院引黄济津的指示,自1982年起两次从潘庄灌区向天津市送水7.75亿立方米,支援天津人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引黄供水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年均引水17亿立方米,最多的1989年达30亿立方米,特别是1980年至1995年,德州连续15年大旱,却连年丰收,黄河水功不可没。
随着引黄的迅速发展,泥沙处理成为引黄的难题。为了引黄清淤,几十万人齐上阵、奋战水利建设的热烈场面曾一度成为奇观。 1993年初冬,一场罕见的大雪降临德州,当时引黄清淤工程仅干到一半,20万民工就被迫撤出了被大风雪覆盖的工地。这成为水利施工由人海战术向机械化施工转变的契机。 1994年,地区行署批准了《关于水利工程推行机械化施工的报告》,当年的引黄清淤工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把每年几十万民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劳动效率,成为德州治水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之后,每年冬季我市都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机械化引黄清淤治理工程,年均投资4000多万元,清理土方近千万方,有效保证了“命脉”畅通。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