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做毛主席的忠实粉丝
怀着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王书喜爱上了红色收藏,专门收藏毛泽东题材的各类藏品——
作者:刘平王倩倩

王书喜向记者介绍他的藏品。刘平摄



  王书喜是我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也是一名红色收藏家,专门收藏毛主席题材的各种材质藏品。在他的家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塑像及摆件。经过10多年的收集,他收藏了300余件珍贵的藏品。

  

源于对主席的深厚感情,他开始了红色收藏

  王书喜出生于1955年,从小就受到毛泽东思想的熏陶。1974年,王书喜入伍当兵,接受了毛泽东思想的教育,12年的军队生活更加深化了他对毛主席的情感。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都对毛主席很崇拜,崇拜他的高瞻远瞩、战略思想。”王书喜说,“这种情感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体会的。 ”
  最开始,王书喜只是喜欢收集一些毛主席像章等小物品。1996年,由于心脏不好,王书喜在北京住院,一住就是一年多。期间,闲来无事,他常趁医生休班时偷偷跑出去逛报国寺、潘家园等文化市场。这些市场上,毛主席题材的藏品很丰富,各种主席题材的像章、摆件等珍贵藏品,激发了他的收藏热情。

  

走遍大江南北,10余年收集藏品300多件

  从北京回来后,王书喜开始收集毛主席题材的藏品。听到哪儿有好的藏品,他会马上赶过去。但是最开始,他并不懂收藏。
  “这两个铜像是后来的仿品,但是做得很逼真。 ”王书喜拿起放在电视机柜上的小铜像告诉记者,“这是最初收藏时从湖南搜罗来的,那时候把握不准,收集到了这些仿品。 ”
  从那开始,王书喜买了不少收藏方面的书籍,专为研究各类主席像。 “时间长了,见得多了,眼力也炼出来了。 ”王书喜说,“一般来说,真品毛主席像面相很自然,仿品表情不自然,要不胖了要不瘦了。文革时期的毛主席像最为珍贵,多是大师级的作品,因为那时候雕刻水平差的人根本不敢出手。 ”说起收藏的心得,王书喜滔滔不绝。
  “好的藏品可遇不可求。 ”王书喜说,有时为了一件好东西,三番五次地去求人家,因为没那么多钱,还需要不停地跟人家砍价,“哪件藏品也得跑个三四趟。 ”
  10多年来,王书喜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收集各类毛主席题材的塑像、摆件、挂件等,其中一部分可称得上原创精品和孤品。王书喜成为德州红色收藏的佼佼者。

  

希望和更多的红色收藏爱好者切磋交流

  随着藏品的不断增多,王书喜的家里早已放不下。卧室里、客厅里、储藏室里,到处都放满了大大小小的藏品。
  在王书喜的藏品中,最大的是一尊3.6米的石雕,毛主席背着手、穿着中山装,很是气派。这是王书喜今年刚收到的藏品,是他从东北运回来的,据说是当代著名造型艺术家韩美林的作品。此外还有一些两米多的雕像,“这些雕像在家里放不开,都存放在一个工厂的车间里。 ”王书喜说。
  对于每一件藏品,王书喜都十分珍惜。他收藏有一对玻璃心形毛主席像,其中一个被人拍照时打碎了,他心疼了很长时间,“每一件都是费了很大劲弄来了,轻易不敢让别人碰。 ”
  王书喜的藏品很多都是市面上罕见的精品,这吸引了很多收藏爱好者慕名前来。但是,如果不是真正的爱好者,王书喜轻易不让看。 “有一些是贩子,为了挣钱,这些人我一概不给他看,我只和真正爱好的人切磋交流。 ”
  最近,王书喜在德城区于官屯村附近租了几间房子,专门放各种藏品。在毛主席12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王书喜准备把所有藏品都集中到这里,开一个展馆,和爱好者们分享自己的收藏成果。□本报记者 刘平 王倩倩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做毛主席的忠实粉丝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街巷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