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兰为颐老中心做清洁。刘平摄
12月9日,记者见到闫志兰时,她正在社区颐老中心的走廊里拖地。
由于老人们还没有入住,颐老中心尚未通暖气,而闫志兰却只穿了一件毛衣。如果不经人介绍,我们很难想象,眼前的就是闫志兰,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柴市社区党支部委员。
为了社区颐老中心能尽快投入使用,闫志兰忙活了几个月。
34年如一日的社区工作
闫志兰今年51岁,她并不是德州本地人,而是河北省邢台市人。 1979年,她来到德州,成了老柴市街的一名基层工作者,一干就是30多年。 “刚来的时候还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呢,到现在是社区里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了。”说起这些,闫志兰满脸自豪。
从最开始在社区商店当营业员到居委会工作人员;从只有几间破平房的工作地点到宽敞明亮的服务大厅……34年如一日,不管干什么工作,闫志兰都尽心尽力。
柴市社区位于城区中心,流动人口多,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除了社区居民,辖区内还有很多单位、沿街门店、地下商城,管理起来很困难。 ”闫志兰说。
“比如计划生育这一项,所有门店都要入户进行人口普查登记。”闫志兰说,“单是社区服务中心对面的观湖城,里面就有上百家商店。”闫志兰和同事们挨个登记,一遍下来就需要几天时间。
“沿街门市经常换人,只要看到门面换了,我们就会重新登记一遍。 ”对于闫志兰来说,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
她是热心助人的雷锋
闫志兰学雷锋做好事,那在社区里也是出了名的。家庭矛盾、邻里不睦,她知道了都会上门为其调解;谁家有困难,她都会帮上一把。除此之外,闫志兰拾金不昧的故事也成为社区群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今年3月份的一天,家住德城区的郭女士为社区送来一面“拾金不昧,风格高尚”的锦旗,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对她的帮助。原来,3月21日早上8点,闫志兰在上班的路上发现建筑垃圾堆里有一个黑色的皮包。她捡起来一看,里面有手机、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购物卡等20余件。闫志兰通过失主的手机第一时间与失主郭女士取得了联系。郭女士来到社区,当场拿出几百元钱表示感谢,被闫志兰拒绝了,“我是学雷锋做好事,怎么能要钱呢! ”闫志兰甚至没有告诉失主自己的姓名。后来,郭女士打听到闫志兰在柴市社区工作,给社区送来一面锦旗。
像这样的好事,闫志兰做了不只一次。今年2月份的一天,闫志兰遛弯时拾到一部手机,怕失主着急,她在原地等了近1个小时。闫志兰说:“拾到东西不还给人家,心里不踏实。 ”
社区就是家,对社区要尽心尽力
从今年6月份开始,社区开始为成立颐老中心做准备。闫志兰也为此忙碌了起来。
“我们把办公楼腾出来当颐老中心,搬家就成了一个重要工作。 ”闫志兰说,干完日常工作,她一有时间就过来搬家,一直持续到8月底。
6月份到8月份,正是最热的时候,5楼会议室的会议桌、椅子、大书橱,又大又沉,都是靠他们自己一点点搬下来的。为了省钱,闫志兰不愿意多雇人,只能自己和一个工人搬。“一趟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闫志兰说,“有时候累得牙疼、头晕,可是家里也没嘛事,能盯着就盯着。 ”从6月份到现在,她没有休过一天班。
修水的、修电的、修暖气的、修电梯的……各种安装队一拨一拨地来,看哪里不行闫志兰就在本子上记下来,然后一遍遍给维修队打电话。闫志兰说,最近,光暖气就坏了20多回。有一次,一间屋子里暖气漏水,她从地板上淘出了10多桶水。
为了检查暖气漏水,闫志兰趴在地上把每个暖气片的底部都摸了个遍;有的电源插座没电,她拿一个充电器挨个插座试;有的马桶堵了,她自己想办法疏通……“这是让老年人住的地方,不能有一丁点马虎。 ”几个月来,闫志兰几乎没回家吃过饭,晚上到家也到了12点。
尽管辛苦,但闫志兰没有一丝抱怨。 “我是一名党员,对于社区这么大的家业,一点儿都不能含糊,要尽心尽力。 ”闫志兰说。
不久,社区颐老中心就要投入使用了。闫志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区这个大家庭变得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刘平 王倩 本报通讯员 玉娟 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