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博学笃志自高远
——记著名学者、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周克庸
作者:尹滨周坤

周克庸(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个人简历

  周克庸,男,1951年生,山东庆云人。研究员,中共党员。 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66年初中毕业后赴新疆参加工作,1970年返乡于庆云县崔口镇周辛村务农,1976年在德州工艺美术厂当工人,1980年在德州七中任教。1984年应聘到中共太原市委党校,2001年应聘至浙江传媒学院。
  曾任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理研室主任;兼任“山西省舆情研究预测专家系统”研究员,山西老年学学会特约研究员,山西青少年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山西省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党校系统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会员;山西省青年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协会副总干事、哲学学会理事、美学学员理事等;曾任浙江传媒学院特级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校思政研究会副会长等。
  曾在 《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高校理论战线》《中国国情国力》《晋阳学刊》《浙江学刊》等报刊发表论文、作品350余篇,连同专著总成果400余万字;有多篇文章为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业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小学教育》等专题分册转载,为《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哲学年鉴》《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文摘报》等报刊转载、摘登。先后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报纸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中国改革与发展”全国征文优秀论文二等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文章大奖赛三等奖等各级各类奖数十项;有论文入选“全国社科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全国入选文章57篇,中国社科院主办)、“全国第三次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全国入选文章100篇,中宣部等国家七部委主办);“世界第十五届老年学大会”(1993,布达佩斯)等重要会议。
  见到周克庸教授之前,我们努力地想弄清他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但很快就发现这是件困难的事。
  作为浙江传媒学院的教授,他显而易见应该是传媒学方面的专家,他参与了多部电视片的创作,当下正在创作一部关于家乡人民抗战的长篇电视剧,他主笔的电视理论专题片也得过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这样的大奖。但同时,有关资料显示,他大学学的是中文,文字语言学、先秦思想文化、中国古代神话研究都是他的 “长项”,他在 《“同义连文”与民族文化恒常准则》《现代汉语形声字 “韵变”说》《月神原型为玄冥说》等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引起了学界注意。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发现,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更加突出——曾先后在 《求是》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作品350余篇,题材涉及中国政治、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党的建设、道德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文明等方方面面。他还钟情于文学创作,无论诗歌还是小说都有出众的作品。他甚至还在硬笔书法、歌曲方面也有作品曾获全国大奖……想用某个专业来限定他,着实让人为难。
  我们只能冀望于从周克庸自己那里找到一个关于 “专业”的清晰答案。 11月14日,在他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家中,我们把自己的疑惑告诉他。略一沉思,他说: “杂家!”这,就是他给自己专业的定位。
  “在这么多方面广泛涉猎而且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您靠得是什么?” “文生于情,兴之所至。”
  而他的一个友人在一篇文章中说: “周克庸是那种给一缕阳光就会打造出一方灿烂天地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凭借自己的博学多才换取累累硕果。”

艰苦岁月,靠抄书点亮梦想

  在周克庸网易博客的 “个人简介”栏里,写着这样一段话:“我的人生信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迷失了自己……”这是他用60多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智慧。
  1951年出生的周克庸,在青少年时代经历了人生诸多的困苦磨难: 15岁,他告别北京舒适的城市生活,远赴新疆成为建设兵团农一师的一名 “羊倌”,稚嫩的脸庞经受了塔里木盆地如刀的风沙和冰雪; 19岁,他回到庆云老家的农村,在结满盐渍的贫瘠土地上流淌自己的汗水; 25岁,国家落实政策,他到德州工艺美术厂做了一名造型工人; 26岁,他迎来恢复高考的喜讯,虽考出了山东省语文分数第一名的好成绩,却历经几次反复才得以进入大学。
  然而,所有的坎坷崎岖都未能让周克庸迷失掉自己,在 “文革”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靠读书让心中的梦想继续飞翔。当时,书籍大都被扣上了 “封、资、修”的帽子,被扔进熊熊大火,偶尔有幸存下来的书,其主人也不愿借人。对书籍如饥似渴的周克庸,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抄。在新疆建设兵团放羊时,周克庸借到了一本 《唐宋词一百首》,他如获至宝:一边放羊,一边抄书。新疆的冬天天寒地冻,风卷狂沙,吹到脸上像刀割一般。周克庸把吃饱了的羊群赶到一起,挤成紧紧的一团,自己钻到羊肚子底下躲避风沙,把身子半埋在流沙中,用冻僵了的手把整本书抄写了下来。
  除了 《唐宋词一百首》外,周克庸还先后抄过 《聊斋》 《唐宋名家辞选》 《少年维特之烦恼》 《巴尔扎克研究》 《拿破仑年表》 《声韵字表》等等。抄写《聊斋》时,周克庸已经回到庆云老家种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远亲家发现了一套12册线装木版印刷的 《聊斋》,好说歹说,人家终于答应借书给他抄,但一次只借一本,还旧借新。这位亲戚住的地方离周克庸的村子有三四十公里,那会儿也没有自行车,只能腿着来腿着去,光借书还书12个来回跑下来,周克庸就走了四五百公里。那会,一天得下地干活十几个小时,只有晚上才有空抄书。当时是冬天,周克庸把窗户纸全扯下来,让风呼呼地往屋里灌,好多人说他 “抽疯犯神经”,其实他是怕自己犯困。因为冷,周克庸一冬天没脱衣裳,身上的虱子多得滚成了蛋。就这样,他把一套《聊斋》抄了下来。后来,周克庸虽然有了铅印本的 《聊斋》,但这套手抄本一直保存着并珍爱有加。
  抄书之外,周克庸还和别人换书。上个世纪70年代的农村,仅存的一些书被当成废纸,用来在过年时换鞭炮。但鞭炮作坊更喜欢用报纸做鞭炮,同样分量的报纸可以换到更多鞭炮。周克庸就用自己订的报纸换旧书,收获颇丰,他用这种办法,先后换到了《袁了凡王凤洲纲鉴合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还有民国初上海广益书局的 《言文对照新式初等论说指南》等等。后来,国家给周克庸部分落实了政策,他有了自己的工资收入,便时常走进书店买书。当时,周克庸日子过得非常抠门,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但买书却非常大方,攒点钱大都花在买书上了。

厚积薄发,学术成就斐然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读书对周克庸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下转3版)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博学笃志自高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德州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