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路”残迹
“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九省御路”等,在德州的历史上,都是德州人引以为荣的词汇。其中“九省御路”说的是通往京城的“御路”。就是这条“御路”给德州人送来了文明、智慧和财富,给德州带来了繁荣昌盛。
这条“御路”多指米市街、九达天衢牌坊、桥口街这段路,因“九达天衢”牌坊就建在这两个街的中间。但现在这段“御路”时至今日只留下了不足200米的残迹,现坐落在棚户区中的桥口街前街。
据德州史志记载:明正统六年(1441),德州知州韦景元在小西门(广川门)外,“回龙坝”附近重修文庙时,挖掘出隋代石如玉板、字若琅书的董子读书台石碑,即在石碑出土处修建了董子读书台。而隋代之所以能在此建董子读书台,除了对董子的敬重外,也说明此处在隋代已是较发达的区域了。这里距桥口街不足百米。
元代建都北京后,为使交通更加方便,便开通了济州河,为保证“御路”畅通,便在此修了桥。有了桥,这里便形成了通往京城的水陆要冲。进出京都的官员、来往的商贾络绎不绝,这里便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和服务区域。到了明代,此处更加繁华,人们将原来的桥,返修成了单孔石拱桥,并在此桥旁修建了德州的标志性建筑——“九达天衢”牌坊,使这段“御路”名震天下,获得了“九省御路、神京门户”的美名。很快,这段“御路”周围发展成了集码头、商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闹市区。
据民国二十四年 (1936)《德县志》载:“雍正十二年(1735)该河西移,浮梁亦随之而移,故至今西关渡河处,名浮桥口。 ”“浮梁”指原来小西门外的“广川浮桥”,随着运河的改道,它也移到了这条“御路”与运河的交汇处。因此,桥口街很快形成了各种设施齐全的商业服务网络,其繁华程度达到了历史顶点。
咸丰五年(1855),因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的河口淤塞,河运开始逐渐衰落,而此时,海运业却悄悄地兴起了。光绪二十八年(1902)运河漕运全线停止。1912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运河的客运全线停止。
1902年前后,官家在现文革桥处修了座木桥,使这段“御路”在剪子股街和顺城街中间向西拐,经大、小竹竿巷、董子读书台与老“御路”相接。 1908年津浦铁路动工,铁路在桥口街的东头将“御路”截断,使名扬四海的“九达天衢”形同虚设。 1946年后运河码头南移,桥口街也结束了繁华的历史,成了名副其实的居民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九达天衢”牌坊因长期无人修葺、维护,于解放初被拆毁。上世纪70年代末,原农机厂扩建将牌坊下的“广宁桥”拆毁。随之顺城街、剪子股街在德州版图上消失。2013年米市街拆迁,这段“御路”也消失了,现在还能看到的,只有桥口街这段不足200米的残迹了。
这条“御路”残迹,虽然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但基本路线和走向没变,依然能从中找寻到当年历史的痕迹。□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