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正在打理菊花。张晓航 摄
13年前,菊花被定为德州“市花”。彼时,菊花曾在我市枝繁叶茂、花开灿烂。但后来,我市的菊花产业进入低速发展期,几近停滞。
今年8月26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菊花产业发展的意见》,提振菊花产业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花开灿烂的曾经
有资料显示,我市的菊花栽培史,可上溯至1500年前。进入明清时期,我市菊花种植达到鼎盛,成为朝廷贡品。解放前后,在私人庭院及近郊农民田园中,菊花被广泛培育,至1965年,我市已有菊花品种300余个,每年栽培量达万余盆。
改革开放以后,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种植,栽培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市菊花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1982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首届菊花展览会上,德州菊花获得第一名,名耀全国。在此后的历届全国菊展评比中,德州菊花屡屡夺魁,摘下奖项近百个,并于1993年被指定为国庆节天安门庆典花卉品种,与菏泽牡丹、平阴玫瑰、青州仙客来并称山东四大名特花卉品种。
在国内屡获大奖的同时,我市范围内种植菊花的氛围浓厚。我市自1981年便开始举办菊花展会,至2000年共举办18届,参展菊花达60万盆。菊展的带动,使城区能随处看到各种各样的菊花,各大企事业单位几乎都能培育菊花,郊区专门培育菊花的花农也很多,街面上以菊花为主题的商铺比比皆是。
繁华过后的式微
然而,繁华过后,德州菊花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式微期。
2000年,我市成立花卉产业领导小组,把菊展参展单位由市区单位及近郊花农延伸到各个县(市、区),这使得那届菊展的规模空前,但令人失望的是,这竟成了我市菊展的绝唱。从此,再也没有组织过一届菊展。
慢慢地,各企事业单位不再育菊,城市近郊也没有了养菊的花农,道路上难觅菊花的身影。据调查,目前德州菊花种植面积不足50亩,就市区而言,仅有市园林处东苗圃育有1000多盆菊花,用于参加全国菊展,并不对外销售。
菊花没落的原因何在?
市林业局副调研员赵建国告诉记者,这与菊花自身特点有关,他将菊花的特点总结为“费工、费时、费钱且经济效益低”。据他介绍,菊花比较难打理,每天都要浇水施肥修剪,费工费时;据测算,一亩菊花的种植成本约为2-3万元,这个数字在花卉种植业中算是较高的;另外,菊花为草本植物,种植一年,花期为一个月。 “专业的养花人知道留芽等来年再种,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花期一过,这盆花就算死了,花几十块钱买一盆菊花,只能赏一个月,大多数人会觉得划不来,不如养别的花,慢慢地菊花就没人养了。 ”赵建国说。
另外,育菊专业人才的紧缺也是一个问题。受菊展的带动,1999年,市区从事菊花种植工作的有100余人,2000年菊展停办后几乎所有的育菊人员都转行了。据了解,市区目前专门从事育菊的人员仅剩市园林处东苗圃的蔡松年一人。蔡松年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只是为了参加全国菊展被单位挽留,一旦退休,就真的是后继无人了。“这个活儿费时、费力、费神、又脏又累,年轻人没有愿意干的。”蔡松年对记者说。
重塑辉煌的努力
“市花”没落,业内人士痛心疾首。于是他们向市领导提出了重振德州菊花产业的若干建议,令人欣慰的是,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
举办菊花展会,成为业内人士共同的期待。建议发起人之一陈凤岭是一名育菊专家,其已故父亲陈玉亭是赫赫有名的育菊大师。陈凤岭告诉记者,重振菊花产业,首先要有一种氛围,“如今走在德州大街上,一株菊花都见不到,如何叫‘市花’?要想壮大菊花产业,首先要有人种,有人赏,举办菊花展会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鉴于育菊成本高的事实,对育菊者予以补贴也被作为一项重要建议提出。
为将振兴我市菊花产业落到实处,今年4月,市委宣传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座谈并赴开封、洛阳两市考察学习花卉文化建设经验。
在此基础上,《关于加快菊花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 《意见》认为发展我市菊花产业,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保持适度种植规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视人才培养、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等。
《意见》对我市菊花产业发展做了总体部署,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逐步产业化”的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到2016年,全市规划发展盆栽菊1100亩,由政府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意见》让菊农看到了希望。山东绿城市政园林工程公司禹城基地负责人辛卫国告诉记者,明年开始,他将规模化种植菊花。
辛卫国说,正常年份,他的基地每亩能产出中型菊花2000到3000盆,每亩可赚1.5万至2万元。虽然效益不错,但是一盆菊花的地租、用工、花盆成本高达六七块,如果再算上运输、种植过程中的损耗,成本会更高。因此,他虽然种植菊花十几年,仍然不敢轻易扩大规模。
《意见》的出台,增强了辛卫国扩大菊花种植规模的底气。他说:“市里出台菊花产业振兴政策,对我们降低成本和拓宽销路大有好处。接下来,我计划把种植盆栽球形多头菊和独本菊的规模扩大到50亩左右,再设计一些大型塔菊、盆景菊等立体花坛,丰富公司的菊花产品种类。”
□本报记者 张晓航 见习记者 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商涛 崔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