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群众体育“遍地开花”



  8月以来,我市群众体育比赛与专业竞技比赛轮番上演,让热爱体育的市民过足了瘾。各项体育赛事的背后,是我市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与普及——
  8月24日,2013年全国桥牌公开赛在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这是我市首次举办桥牌比赛。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的70支队伍、400余名桥牌高手参赛。
  山东省健身运动会轮滑比赛、市乒协会员争冠赛……这一天,5场体育赛事在我市展开激烈角逐。

8月底到11月,周周有比赛

  乒乓球俱乐部联赛、足球俱乐部联赛、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围棋俱乐部联赛、篮球俱乐部联赛,从8月24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每周都会有精彩的赛事上演。
  除了这些群众体育比赛,我市还会迎来一些大型的专业比赛,如9月21日的第五届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赛、10月16日的围棋名人邀请赛,这些比赛同样值得广大体育爱好者期待。
  除了针对成年人的五大联赛,为了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我市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会举办青少年五大联赛,即田径联赛、篮球联赛、乒乓球联赛、足球联赛、排球联赛,此外,10月份将举行初中生羽毛球联赛,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举行游泳比赛。
  从2003年开始,我市连续10年举办全民健身节活动,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全民参与的体育赛事。各类群众体育比赛的开展,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切磋交流的平台。

用比赛带动群众参与

  各种体育赛事的开展,得益于德州良好的群众体育运动氛围。 “俱乐部是由爱好者们自由组织的,这种组织方式更加灵活,也更好组织,更有利于各种体育活动的开展。 ”市体育局局长李庆丰告诉记者。
  34岁的张鹏是一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从2009年开始,他迷恋上了自行车运动。 “当时大街上骑这种运动型自行车的人还很少。 ”张鹏说,骑行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结交朋友,每天,他都和朋友们一起骑行两个小时。
  据德州市自行车协会会长杨海东介绍,自行车协会2009年成立,从最初的不到100人发展到现在的 2000多人,有100多个单位建有自行车俱乐部。自行车协会每周都会组织骑行活动,不定期举办各类比赛,让会员们在比赛中相互切磋和交流。
  如今,自行车运动已经成为德州的一个运动品牌。从2009年开始,我市连续4年举办了美利达杯国际自行车赛,2012年,我市还承办了环中国自行车赛,这些比赛的开展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自行车这项运动中来。
  据市体育局体育总会秘书长杨海涛介绍,目前我市共有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围棋协会等31个体育协会,囊括了各大体育项目。这些体育协会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吸引了更高水平的赛事来德州开赛,也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不换频道、只作微调”

  多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活动。自2003年以来,我市开展了篮球进村工程、健身路径进社区工程、乒乓球进机关工程、围棋进学校工程。
  锦绣川风景区的健身路径每天都会吸引许多老年人来锻炼身体。家住岔河小区的赵大爷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每天下午,他都坚持来这里锻炼,10年来从未间断。如今,53岁的他翻单杠双杠,让很多年轻小伙儿都自愧不如。连续10年,我市一直推行健身路径进社区工程,在新建小区、公共花园、绿地,都建有健身路径,为市民打造“5分钟健身圈”。
  “篮球进村工程推动了农民健身活动的发展。建篮球场、组建篮球队、组织篮球比赛,健身活动在农民中开展得有声有色。 ”市体育局群体科副科长毛庆海告诉记者,今年市体育局投资788万元,为全市444个行政村安装健身器材,包括篮球架、乒乓球台和健身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0多个行政村安装有健身设施,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农民达8万人,市县乡三级举办农民篮球赛800余场次。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实施群众体育‘一节’、‘四大工程’,作为德州体育的特色工作去推动,连续坚持10年,可以说是‘不换频道、只作微调’,打造城市运动品牌。 ”李庆丰介绍说。
  “衡量体育工作的标准就是两点:一是带动当地开放和经济发展,二是促进全民健身。 ”今年5月份,在杭州千岛湖举行的中国体育营销论坛中国自行车运动峰会上,李庆丰的发言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应该是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
  在政府的主导与推动下,当前,德州体育运动呈现出了“五热”,即自行车热、乒乓球热、羽毛球热、少年围棋热、老年健身操热,掀起了群众体育运动的热潮。
□本报记者 刘平 见习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程俊渤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群众体育“遍地开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